不产茶国家实现茶叶出口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2-06-16 09:16:22

不产茶国家实现茶叶出口的策略分析

波特认为,生产率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它植根于一国和地区的竞争环境,而竞争环境则产生于某一框架,这一框架在结构上如同一枚四个基本面所构成的钻石,因而通常被称为钻石理论。

该理论认为,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与国竞争状态等所构成的不同组合,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一、生产要素

1 基本要素。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债务资本等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

2 高等要素。现代化电信网络、高科技人才、高精尖技术等需要通过长期投资和后天开发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

茶叶产业作为直接向自然索取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受初级要素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但是这种自然垄断性并不稳定,当高级要素发生改变时,如出现先进的生产技术,自然垄断性也会减小,因此,一个国家的茶叶产业要保持持续的强竞争力,除了要充分利用各种初级的生产要素外,还必须致力于发展茶叶产业的高级要素和专用要素(茶叶生产新技术的创造、茶叶专业人才的培养等),从而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本国茶叶的独有特色。

韩国茶叶生产有较长的历史,但全国茶园面积较小,2005年数据为3,410.7公顷,仅相当于同期产茶大国中国的1/375,在自然资源方面的这种劣势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韩国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但从目前的茶业产业的发展趋势上来看,韩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的这种劣势对本国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的消极影响会越来越少。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世界茶叶贸易结构高级化趋势使茶叶初级产品在世界茶叶贸易中的比重下降,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减轻和摆脱了茶叶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第三,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使企业比以往更容易从国外获得生产资源,国内稀缺的自然资源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减小。与此相反的是,高等要素的重要性则与日俱增。因为高等要素是开发新产品、设计新工艺的必要条件,所以高等要素的获得是一国行业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

在充分发挥高等生产要素增强韩国茶叶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韩国茶叶的出口方面,应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加大对茶业科技的研发投入力度,增强科技对整个茶叶产业的贡献率。

韩国所创造出来的“汉江奇迹”已经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在增强企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在韩国已经形成了适宜科技生长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这就为新科技的不断产生并用于提高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利用质量创造了前提。首先,在韩国茶园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应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茶园单位面积的产量。在这方面韩国与产茶大国中国相比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以2005年韩国的茶园面积(3,410,7公顷)和茶业总产量(3,437吨)的数据,很容易计算出当年韩国的茶叶每公顷的产量为1,008吨,而在茶叶自然资源方面拥有很大优势的产茶大国中国2007年每公顷的产量却仅为o,762吨(2007年中国的茶园面积为153万公顷,2007年茶叶产量为¨6,6万吨)。其次,为适应世界茶叶贸易结构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应该利用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茶叶及茶叶制品的质量、档次,这也是增强科技对整个茶叶产业贡献率的重要体现。目前制约茶叶质量、档次提高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降低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科技手段的运用。

第二,充分利用好韩国与产茶大国中国地理位置接近这一优势,在当代贸易投资自由化这个大背景下层开与中国茶叶产业的合作,从中国获得生产资源,以增强自身茶叶的出口能力。

韩国与中国建交时间较晚,但两国自建交以来在贸易投资方面的合作进展迅速,现在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主要的境外投资目的地国。在茶叶产业方面,韩国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意义更为重大。前文已经提到,韩国在茶叶产业的基本要素的拥有方面较为缺乏,而中国恰恰相反,中国一直保持着茶叶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位置,特别是在中国的南部地区,拥有非常适宜茶叶种植的自然条件。韩国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接近,运用本国较为先进的技术、充裕的资金和成熟的管理模式等高等生产要素发展对中国的投资,从中国获得生产资源,对增强韩国茶叶的出口能力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在这方面,韩国的企业已经开始了一些有效的尝试,例如,在2006年韩国株式会社与云南勐海福海茶厂合资设立西双版纳福海布朗茶叶有限公司,进行万亩茶山原料基地开发。

二、需求因素

需求状况即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此不仅重视探讨了以往经济理论所重视的需求分析,指出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还非常注重对国内市场的需求特点进行分析,波特认为,如果一国国内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挑剔的话,会有助于该国企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因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消费者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达到产品高质量标准和产品创新。’这样的产业自然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

目前,韩国对茶叶的需求量不多,相比对酒的需求量而言要远远落后。从需求的主体上看,主要是追求高品位的、有着高文北的一些在需求方面较为挑剔的人,这样就决定了茶叶需求主要是对高质量茶叶的需求,需求上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提升本国茶叶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韩国茶文化兴旺,广大民众积极参与。主要反映在全国性的民间社团组织多,一些大学设茶文化课,民众人会和学生学茶文化的多,每年在各地举办茶文化活动。按资料显示,全国茶文化社团组织有韩国茶人联合会、韩国国际茶叶研究会、韩国茶生产联合会、陆羽茶经研究会、茶道协会和中国茶文化研究会等,其中以茶人联合会会员和组织活动最多。兴旺并富有特色的茶文化,预示着韩国在茶叶需求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在需求因素方面增强韩国茶叶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韩国茶叶的出口方面,应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升本国消费需求数量;其次,在消费质量高起点的基础上继续宣传、倡导提升消费质量。国家要鼓励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利益;企业要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的现在和未来的需求,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最后,鼓励需求的多样性,只有需求的多样性才能有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多样性也是增强茶叶企业出口能力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继韩国釉子茶2003年实现在中国的出口后,2006年韩国的传统茶一大枣茶、木瓜茶和生姜茶也开始出口至中国上海市场,这与韩国茶叶产品的多样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相关和支持产业

相关和支持产业是指某一行业的上、下游产业,能够与该产业形成集群优势,形成良的互动的既竞争又合作的环境。某一行业在国内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辅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能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相关行业和辅行业在高级生产要素方面投资的好处,将在行业之间相互扩溢

产生“溢出效应”。从而有助于这些行业取得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茶叶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只有获得上游产业(如茶叶机械制造业)和下游产业(如包业、饮料加工业等)的支持,才有利于茶叶产业维持其竞争优势。

韩国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从传统的农业国转型进入了发达的工业国行列,因此在某些工业品(如电子产品、汽车)的加工方面有较大优势。而茶叶产业链的上游是茶叶机械制造业,处于茶叶产业链下游的产业主要是包装业、饮料加工业。因此为了在相关和支持产业方面增强韩国茶叶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韩国茶叶的出口方面,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方面,努力将本国在电子产品、汽车等工业产品上的制造优势覆盖到茶叶机械制造业领域,加大自主研发创新力度。

另一方面,改进包装技术,以包装业的不断进步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努力掌握茶饮料生产的关键技术,推进茶叶产品的创新。

四、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竞争状态

它们是指一国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都有其各自的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竞争目标、管理模式等,它们的选择和运作,不仅与企业内部条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例如一些消费资料部门,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得竞争优势,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精干灵活;而制造大型机械或精密仪器的生产资料部门要赢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保持组织管理上的严格有序,形成规范的组织结构。

波特同时强调,国内同行业中的激烈竞争是该行业产生竞争优势并强劲不衰的重要条件,他反对传统理论有关“国内竞争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观念,明确提出了,必须弃政府提供的特殊关照,以扶持国内少数企业成长的政策,否则企业将走不出“政府保护――不思创新――竞争无力――进一步保护”的怪圈。诚然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会损失一些资源,但从长远看,则利大于弊。国内竞争给企业带来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通过投资提升高级生产要素等一系列压力,这一切都有利于产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国内的激烈竞争,也会直接削弱企业相对于国外竞争者所可能享有的一些优势,从而促进企业努力“苦练内功”,争取获得更为持久更为独特的优势地位,最后,也正足国内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向外部扩张,力求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占领国际市场。

运用波特的理论并结合韩国的实际,在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竞争状态方面增强韩国茶叶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韩国茶叶的出口方面,应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在茶叶企业经营方面应摒弃掉家族式企业的经营模式,应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在茶叶企业组织形式的设计上,不要过分机械,应建立企业长远发展的方针策略。

第三,注重品牌建设。吸取一些产茶国家茶叶品种多而品牌少的教训,努力开创名优品牌。

第四,长期以来为了保护国内的茶叶行业,韩国对茶叶的进口有严格限制,有些茶叶品种的进口关税高达540%。未来降低进口关税,吸引较强实力的茶叶企业进入本国,参与与本国茶叶企业的竞争也将是一条可取之路。

除了上述四个基本因素之外,机遇和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对国家整体竞争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国家竞争优势的提高,有赖于政府作用的发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系统地阐述了政府在提高竞争优势中所发挥的作用。波特认为,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应起一种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欲的作用。政府政策成功的关键既不是越俎代庖,也不是无所作为,而在于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我认为韩国政府在促进本国茶叶出口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政府应该特别注重对国内专门要素的培育,这里的专门要素是指那些高级、且与茶叶产业关联,并对形成茶叶竞争优势有特殊意义的那些生产要素,如一些专门性高级茶叶生产技工、与茶叶产业直接接轨的科研机构等。

第二,政府要致力于营造一个市场化的宏观环境,要让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那些以种种理由故意压低生产要素价格和本国货币汇率,甚至冠之以各种名目的政府补贴,试图以此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政策,最终往往是事与愿违。

第三,政府要强制实施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与环境标准,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及产品质量创新,更好地满足顾客和全社会的需要。相关措施应当赶超国际标准,从而使得本国企业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捷足先登处于有利地位。

第四,政府要制定并有效实施反垄断法,防止国内同产业的企业间的超出一定限度的横向联合或合谋垄断,在观念上必须抛弃“合并、兼并必然有益”的理念,认识到垄断可能严重损害企业活力。甚至在鼓励国内大企业之间搞合作研究开发这类问题上,政府也要谨慎,因为企业独立的研究开发有利于增强企业技术和产品的独特性,促进企业发挥创造力。

第五,政府要放宽对于国际贸易的管制,贸易政策的重点,是促进贸易各国相互开放市场,而不是相互设立配额和提高关税,

综上,从不同的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极大的增强韩国茶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推动韩国茶叶出口、确保韩国在lu:界茶叶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将会产生重大意义。

上一篇:科学制定目标成本指标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下一篇:战略记分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