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聋人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问题及对策①

时间:2022-06-16 08:13:08

服装专业聋人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问题及对策①

摘 要:我国大部分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都开设了针对聋生的服装专业职业教育,聋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系统的学习了服装专业基础知识、服装专业理论知识和服装专业技术技能,但是,大多数聋生毕业走出校门走向企业和社会后,却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为此,课题组成员对服装专业的在校和已毕业的聋人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调查,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服装专业 聋人大学生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71-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同时指出:加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指出: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都开设了针对聋人的服装专业的职业教育,聋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学习了服装专业基础知识、服装专业理论知识和服装专业技术技能,但是,大多数聋生毕业走出校门走向企业和社会后,却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然而,服装行业需要的是素质全面,一专多能,有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服装企业生产要求的应用型服装制作人才。这一要求决定了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聋生的人才培养应该特别注重和提高聋生的职业素质。

为了全面了解聋人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聋人大学生就业,课题组成员对南京特教学院已毕业和在读的400多名服装专业聋人大学生进行了职业素质方面的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网络调查等形式。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2份,有效问卷382份。有效率为95.5%。

1 服装专业聋人大学生的素质现状调查内容与分析

(1)基本素质调查分析。

基本素质的优良与否是用人单位考察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否具备良好的基本职业素质直接影响聋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调查显示70%左右的聋人大学生目前对职业规划并不了解(一半左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职业规划),60%左右的聋人大学生乐观的表示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对薪金的期望为3000元/月,而企业普遍支付的工资只有1500~2000元/月,即聋生的期望要高于现实情况。进一步调查发现,聋生对就业的盲目的乐观和对薪金的过高期望来源于不了解企业需求和就业形势、高估自己的素质能力。

(2)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调查分析。

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来看,专业知识和技能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调查显示近60%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较强;只有20%的认为自己的专业意识、专业技能均一般;甚至有80%的认为解决专业问题能力一般,70%左右的认为掌握专业知识一般。60%的学生认为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情况一般;2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技能还不能够基本满足企业的需要。由此看出:只有少数聋人大学生认为自身的专业知识较弱,目前掌握的专业技能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大多数聋人大学生高估了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这是影响其职业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综合职业素质调查分析。

当前社会,聋人大学生想要在社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调查显示:50%左右大学生认为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一般;30%左右认为团队合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全面的综合职业素质是聋人大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高社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却告诉我们目前聋人大学生在这几方面普遍没有优势,形式让人担忧。

2 服装专业聋人大学生素质现状的对策

(1)开展职业规划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将就业指导纳入课程体系,引导聋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务实择业;同时对聋人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择业方法、与择业技巧的教育与指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真思考和规划。让每个聋人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帮助聋人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增强职业意识、端正职业态度,做好职业规划。

(2)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校内实训课程,着重加强专业职业技能训练。

在校期间加强与企业间的学习与交流,让聋人大学生结合学习内容直接到社会企业进行实践实训,使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活动完全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教学目的。校内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实训课程的模式和课时,按照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根据企业的订单项目和操作要求适时调整教学大纲的内容,让企业参与指导学校实践实训课程内容。同时,定期派教师或实训管理人员到企业学习最新技术信息和提供技术服务,建立校内校外相互补充的教学体系,为聋人大学生练就扎实的专业职业技能提供坚实的保障。

(3)开展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提高聋人大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

实施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寻求校企间的合作,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践实训教学全过程,以实训实习为依托,以实践教学为主体,顶岗实习为主线,形成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项目实训―顶岗实践的系统实践实训体系。通过校内实训的基础作业加顶岗实习的加强作业,锻炼聋人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聋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直观的了解企业服装工艺流程,了解行业职业要求,夯实专业职业技能,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

服装专业聋人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国家办学特教的目的就是让聋人大学生学以致用,自立于社会。调查发现,服装专业聋人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让人堪忧,就业形势严峻,聋人走上社会后从业状况也不理想。而作为教育者,认真研究聋人大学生职业素质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提高服装专业聋人大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促进服装专业聋人大学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Z].

[2] 国务院.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Z].

上一篇:浙江大学医学院VI形象建设改革实践 下一篇:浅谈实践课堂管理与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