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反思“生命”的三个关键词

时间:2022-06-16 08:08:16

[摘 要] 李仁港导演的《锦衣卫》,有着鲜明的“作者电影”印痕。通过对电影艺术文本细读,可发现尊严、正义、希望是李仁港导演反思“生命”存在的三个关键词。对生命“尊严”的渴望和探求,对世道“正义”的追寻和坚守,对生活“有希望才是幸福”意义的发掘和倡导,是他这部影片始终关注的焦点。这种着眼历史来回应、反思和解析当代社会、现实人生复杂问题的电影叙事,有其认识价值。

[关键词] 《锦衣卫》;李仁港;“生命”;“尊严”;正义;希望

《锦衣卫》上映以来,观众好评如潮。有人认为影片选择“明朝那些事儿”中“锦衣卫”,满足了观众“猎奇心理”;亦有人说甄子丹、赵薇、吴尊、洪金宝、刘松仁、午马、罗家英等“老中青”搭配的明星豪华阵容和酣畅淋漓的武打、快意恩仇的情节,让观众“感觉过瘾”;还有人指出李仁港学美术出身,用独特唯美的构图、明暗交织的色彩及悲情凄美的音乐,为观众送上了“视听盛宴”。通过“文本细读”[1],我认为影片寄托了李仁港等电影人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对生活本质的发掘、对人间正义的呼唤,此乃影片内涵和价值所在。 一、为“尊严”而生活

人为何而活?怎样活?活着意义何在?这些问题,一直是电影人思考的核心问题。李仁港曾远赴伦敦学习艺术理论,有坚实的美学基础。这部影片,他兼导演和编剧,“作者电影”印痕鲜明。“尊严”,《辞海》释为:“对个人或社会集团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的认识和自我肯定。承认人的生命价值的存在是最基本的尊严。”[2]是此片思考人“生命”意义的第一个“关键词”,人应敬畏生命,承认人的生命价值存在,为“尊严”而生活。

此片武戏为主,台词不多,却7次围绕“尊严”叙事,6次显台词,1次“潜台词”,执著地围绕生活“尊严”思考、追问、质询、探寻、重申和隐喻,推动故事情节渐次展开,引导观众聚焦“生命本体”逻辑反思,不轻易转移“视点”,直到有“答案”和行动。“尊严”问题首先由乔花(赵薇饰)引出,她是一柔弱女子,侠肝义胆却武艺不强,面对“天鹰帮”拦路打劫,愤愤说:“为什么这些人老爱欺负人,这个世界真的变了吗?我们老百姓真要活得这么没有尊严?”青龙(甄子丹饰)答:“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取的。”表明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奋斗,与不平等生活做抗争,批判将“生命意义”建立在外来事物、他人力量之上,一如卢梭所言:“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拥有高强武艺就能获得“生命”尊严吗?不一定。对“没有名字”(青龙是“官号”)、“从来不问因由,只问时间、地点、何人”的青龙来说,“完成任务,是锦衣卫惟一的尊严”。可这种“生命价值观”将青龙异化为丧失人性的“杀人机器”,成了无是非对错判断、为阉党奸人利用摆布的“工具”,走上的“是一条有进无退的路,这条路很短暂,我很快就会走完。”说到底,亦无“自我尊严”,其所做所为社会不认可,主人也不肯定,反惹杀身祸。像乔花那样低声下气“托付终身”的“委曲求全”也无“尊严感”可言,因为她也不是自己主人,虽天真地对“未来充满希望”,但畅想无异于“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三不洗澡堂”中乔花和青龙的对话,既是对过往人生存在意义的回首和思考,也是对自我灵魂路归何方的拷问和追寻。在对“生命尊严”的探索和质辩中,完成了自我人生的短暂洗礼。

带着对“尊严”的思索和追寻,青龙、乔花在追击、逃亡路上历经坎坷,由猜忌、互相利用到熟悉、相依为命。因向往“尊严”,青龙“人性”渐渐觉醒复归,懂得关爱他人、信赖他人,并收获了友情和爱情,找回了生命存在意义――为“尊严”而活。最后为国捐躯,完成了心灵解脱、生命蜕变和自我救赎,升华了人生意义,由“杀人机器”武士进化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侠,死得有“尊严”。乔花也改变了对“锦衣卫”的认识,患难与共,擦出“爱情”火花,重新审视“婚姻生活”、思考女性存在意义,冲破了旧式婚姻枷锁――“推掉了婚事”,去追求自由爱情、快意人生,助爱人完成救亡大业。秦少游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有尊严地爱过,哪怕活在期待爱人归来的“镜像”里也有幸福感、有意义。

二、“正义”:值得用生命去追寻和坚守

除探讨为“尊严”而生活,影片还呼唤、考索“正义”,认为此值得用“生命”去追寻和坚守,这是影片反思“生命”存在的第二个关键词。

从人物塑造看,影片塑造了当朝大傅赵审言凛然正气、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形象,他是“正义”化身。面对尚未觉醒、为虎作伥的青龙索要玉玺、以死相逼,他当头棒喝:“我赵审言头可断,但绝不会屈服于奸臣乱党。……青龙,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个玉玺一旦落到奸臣手里,天下会有多少苍生因此而涂炭。保护玉玺,乃是你们锦衣卫应负的责任”,刺激青龙反思职责、行为的是非对错及生命存在的意义,最终觉醒。还塑造了杀人越货的强盗、天鹰帮帮主“大漠判官”,在“正义”感召下向“盗亦有道”复归。不要朋友、拒绝结盟的他,雁门关外一战,震惊于青龙以生命做赌注,说:“我天鹰帮家训,有一天,我能找到值得用生命去抢的东西时,我就由强盗变成盗亦有道了。”如果说“判官”生命世界此时还只盯着黄金,那么驿馆一战他成熟了,为青龙舍身犯险找寻、夺取和保护玉玺不为乱臣奸党利用,敢于奉献生命的“正义”精神所折服。久被金钱物欲迷失心性的他幡然猛醒、悬崖勒马,进而加入阻止庆亲王作乱的战斗,献出了年轻生命,实现了追寻大“道”(正义)的承诺和家族训诫。影片也塑造了“正义镖局”乔永等一批行侠仗义镖师,他们侠肝义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心系苍生。一生平凡,却也幸福。

追寻“正义”、坚守“正义”是影片的价值诉求。从人物姓名看,赵审言代表正义,其子名“守正”――“隐喻”坚守正义,后继有人。邪恶代表之一阉人名“贾精忠”,贾者,假也。从兵器名称看,“大明十四势”最厉害武器“天、地、将、法、智、信、仁、勇”等均与“正义”有莫大关联,更不用说“一杀违旨抗命、二杀干政弄权、三杀贪赃枉法、四杀通敌叛国、五杀同袍相残”等,明白彰显“正义”;镖局直接名号“正义”,担负着保护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的重任。即使镖局面临解散,老镖师乔永还嘱托年轻手下好好收藏“正义”镖旗,不愿断送在自己手上;在他走完正义一生后,又说:“江湖太少正义,正义镖局是应该坚持办下去的。”女儿乔花勇敢肩负起此重任,她读懂了“爹的酒,不是用来活血祛淤,而是助他想起最美好的回忆”中深刻含义。是拦路打劫的强盗对“正义”镖局的无情践踏,激发了青龙生命斗志;是天真无邪的乔花“希望这江湖能出现一位大侠主持正义”的热切呼唤,打动了青龙冷酷心灵,预设了青龙“奉天成仁”,牺牲宝贵生命来完成对“正义”的追寻和坚守。故事结局,赵审言官复原职,乔花称誉“有他这样的正义忠臣,老百姓一定会有安乐的日子”。另外,影片的构图、色彩和气氛烘托,导演亦用心良苦,当青龙等为“正义”而战时,画面选择正向构图,色彩鲜亮,气氛激昂,反之则否。在他们齐心协力完成保护玉玺任务后,导演有意给“正义”镖旗“正”字一特写镜头。这些细节,见出导演有意建构“正义”,这才是“侠”者之本,是“武侠片”真正的精神意涵。

三、活着“有希望才是幸福”

电影艺术根源于生活,是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探索和提炼。虽然《锦衣卫》为悲情结局,但影片结尾却提醒人们,要笑看人生风云,高瞻远瞩,对未来充满“希望”,有“希望”的活着才“幸福”。“希望”是这部影片反思“生命”存在的又一关键词,是其一以贯之都在思考和解答的核心问题。

《锦衣卫》诠释了李仁港导演对“生命”存在的反思。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指出:“幸福取决于三件事,这三件事都是你力所能及的:你的愿望,你对与你有关的事情的想法,还有就是如何利用你的想法使之发挥作用。”[3]在李仁港看来亦如此,幸福人生,路不能越走越窄,没有“希望”的活着是人生大不幸。只有放下心中包袱、超越外在压力,有权选择自己的路,坚定信念走下去,才会“海阔天空”。保持“希望”,怀有“梦想”,是坚持走下去的基础。影片叙事了青龙、乔花等人生存困境。青龙做锦衣卫、杀死自己哥哥、当上锦衣卫指挥使、听从命令残杀生灵、遭他人陷害追杀等,几乎人生每一个重要关口,他都“被”外在势力所遥控,由不得自己选择,“被”字在他人生词典中牢牢占据核心位置。不能做自己行动主人的他,说到底如行尸走肉苟全性命于乱世。他活着,但不属于自己,看不到希望和未来,直到在亡命途中碰见乔花。乔花说:“……但是我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我娘常说,有希望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路。青龙,对于你也是,路只要走下去,一定会海阔天空的。”其实乔花心中理想和现实也存在很大差距――“我希望找一个托付终身的夫婿,但他花心;我希望江湖能出现一位大侠,可他杀人不眨眼。”但她比较达观,她开导青龙振作起来,选择自己的路走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乔花鼓励下,青龙逐渐从“杀死自己兄弟的噩梦”中觉醒,正视生存困境,变“躲闪奸人追杀”为“主动侦破玉玺丢失案情”;变“生活在他人阴影之下”为“光明正大地面对和挑战对手”,完成了人生角色转换,并勇敢承担找回玉玺、保护玉玺,锄奸除恶、保卫国家的伟大使命。即使路上遍布陷阱、机关重重,即使一次次被打倒,但他都顽强站了起来,因为他的心中充满“希望”,任谁也阻挡不了。最终与敌同归于尽,但因完成了任务而倍感幸福。一生很少笑过的他,终于含笑九泉。乔花同样也走出了人生困境,虽然她和青龙的爱情没有结果,但她每当回想起“一起走过的路”,摇着爱人送的铜铃,从望远镜里也能看到活下去的“希望”――她看到了爱人向她奔驰归来,从片尾她那丝微笑中,能感觉到她是幸福的,对她而言“有希望才是幸福”。正如韩剧《大长今》中长今所说:“不做事就没有精神,哪怕是种一棵草、一株花,也要怀着希望去做。”是呀!只有怀着“希望”做事,畅想未来,人才有源源不断的生命精神,存在才感到充实、幸福。

综观整部影片,尽管还有瑕疵和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因对生命“尊严”的渴望和探求,对世道“正义”的追寻和坚守,对生活“有希望才是幸福”意义的发掘和倡导,提升了影片的内涵、质量和境界,足以与李小龙“武打+爱国”、成龙“功夫+谐趣”、李连杰“武侠+道德”等武打片相媲美。此片还有积极的当代意义。总理曾在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他着眼于中国社会现况和未来发展大计,拈出“幸福”和“尊严”两个关键词,为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提升人生质量鼓与呼。这与同期上映的《锦衣卫》及“水木年华”组合复出倾情演唱《生命的尊严》等,难道仅是巧合?对比2009年,“被”字成为年度“关键词”,也是暗应吗?我想不是。“艺术文本”与“政治文本”价值诉求趋同,都是对当下“生活文本”中“尊严缺失”“正义沦丧”“人被役使”“幸福遥遥”等的回应、解读与不懈探求。这,也是有责任感的每一社会存在个体都应用心思考、积极担当、付诸行动去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9.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856.

[3] [古罗马]爱比克泰德.生活的艺术[M].沈小钧,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7.

[作者简介] 喻琴(1979― ),女,江西南昌人,文学博士,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美学及文艺社会学。

上一篇:小议日本导演行定勋的电影 下一篇:从语用学的视角解读《阿甘正传》中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