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呼唤

时间:2022-06-16 08:07:14

鼓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呼唤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请你无论如何不要让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中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他表明了鼓励对于孩子树立信心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鼓励就是为学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认可。所以,一位教师善于鼓励,就意味着他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可见,我们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让教育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么做才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鼓励的心理暗示呢?又如何运用鼓励的教学技巧呢?

首先,表扬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平衡。

人们常说:心性修炼可以维护心理平衡。被人赏识是一种幸福。由于青少年好表现,他们更喜欢别人的夸奖,更在乎老师的鼓励。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于儿童成功的肯定,是刺激他们大脑形成兴奋中心的催化剂,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驱动力和有效手段。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时实施鼓励教学呢?

一、 在学生的作文或作文教学中运用情感的纽带

笔者所在学校是城镇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生在第一单元学完后写了一篇作文,《这就是我》,在笔者班上有一个男学生,在这篇作文中,写到了自己性格内向,但做事精细,一丝不苟而速度较慢,有经常晚交、迟交作业的现象,也写到自己第一次月考失利的痛苦心理,字里行间充满着焦急的心绪。后来在作文批语中笔者留下这样一段话:你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有着草儿般顽强的意志,拥有坚韧不拔的决心,你只要坚持下去,老师相信你定会一鸣惊人的。果然不出所料,该生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中积极思考,增添了几分自信心,并且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事实告诉我:教师的情感鼓励和引导是学生进入课堂的金钥匙,师生以情激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二、 在平时课堂上多运用鼓励言语

在平时课堂上,老师一个激励的眼神,一个信任的微笑,一回肯定的颔首,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心理产生莫大的鼓舞。让他们喜欢老师,从而喜欢语文,热爱语文。

在讲解《陈太丘与友期》这篇短文时,同学们积极性较高,尤其是在导入课文前,叫学生讲述“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故事时,甲答:“司马光砸缸救友。”师评:“你真聪明。”乙答:“曹冲称象。”师评“记忆力真棒”。丙答:“孔融让梨。”师评“你真厉害”。此时,班上举手的同学络绎不绝,积极开动脑筋,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促进他们拓宽渠道去阅读课外书籍。这些理解、肯定、赞美和鼓励,如一束温煦着的阳光,照耀着孩子的心灵。现代教育心理学称之为“皮克马利翁效应”,也就是说,老师预言某些学生将出现特殊的好行为时,这些学生便将展露出老师所预言的才华。

三、 在语文朝读中多使用鼓励的教学手段

初中学生追求新奇心理特别严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多变,让他们有点新鲜感。如“朝读”这一环节,学生们每天早上按照教师布置的内容完成任务,有时,他们也会有疲倦感,那么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探究上来,可采用多种方式,个别朗读:你的声音真甜美、柔和,读得文章有意境,像播音员般好听。齐读:同学们声音真洪亮,感情很充沛。对抗读:突出竞争性,让同学们争先恐后,你争我抢来读。老师领读:突出示范性。听配乐朗读等。让学生深刻体味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围绕语文教学,鼓励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感到你是可敬之人,可言之人,可倾诉之人!使课堂空间无限丰富多彩,师生关系更加密切,从而引导学生热爱母语,喜欢上语文。从此,他们也就愿放声朗读,积极大胆地读出自己的心声。

其次,鼓励手段运用中应注意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在鼓励过程中,精神鼓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受教育者精神生活的需要,也能起到调动积极性,增强主动性的作用。倘若在精神鼓励的同时,加之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就能使鼓励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平时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发言有见地的学生奖给他们心爱的贴画;作业按时按质完成,态度端正,准确率高的学生奖励作业本;平时考试进步较大,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奖励课外书籍等。学生们面对这些物质“诱惑”时,都会努力拼搏,尽力去争取,超常发挥自己的潜能。由此可见,这些措施都会给我们的教学过程带来一些帮助。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恰当地实施鼓励评价教学,是激励学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老师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去鼓励他们时,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活动舞台,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教师的鼓励及时真挚,会在学生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会给他们无声的祝福,学生的潜力、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展示。(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长塘中学)

上一篇:以人为本的管理方略 下一篇:充分利用教师话语上好中职英语听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