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时间:2022-06-16 06:58:52

常州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常州市科协软科学项目《常州与周边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比较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

当前,我国必须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各大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现状,最后针对高校如何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各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提升常州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力争在急速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常州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

1 问题提出

城市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以人才为本,根据仇杰进行的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江苏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大专学历人数上离上海还有较大差距。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常州区域内缺少国家211、985层次的大学,高水平的科技人力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常州除了继续实施引进和留住高级人才的战略,还要重视在常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建设,要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从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角度、从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客观要求,来创新人才能力培养机制,以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2 常州地区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近年来,常州各大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创新教育理念

就常州各大高校总体层面来看,从高校整体的教学安排就可看出,学校整体都缺乏创新教育理念。从学校管理层到一线教学的教师,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那再多的所谓创新教育也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走形式而已。高校要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首先自身就要保持一种持续创新的教育理念,而这恰恰是目前在常高校缺乏的东西。

2.2 缺乏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模式

前文已提到,常州各大高校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就目前来看,现有已实施的一些培养模式并非这些高校的自主创新,而是模仿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模式,有些模式甚至是直接套用,而未考虑是否适用的问题。当然模仿也是创新的一种形式,但在常高校更需要的是基于自身特点,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2.3 缺乏优秀的创新教师队伍

要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创新型人才,提升他们自主创新能力,则需要大批优秀的高素质教师。有了这样高素质创新教师队伍,才能去培养学生,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如果教师本身都缺乏创新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4 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大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传统教育约束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更重视对前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突破,学生在这种传统模式的教育下必然缺乏创新意识。

3 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策略

3.1 培育创新理念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对于高校而言,无论是领导、教师,还是在校学生都必须要搞清楚何谓创新,再此基础上才能去培育创新理念,把创新融入到教学、学习中去。当然对于创新的理解本身也要去创新,不要拘泥于其本身的书面理解,而是要延伸和拓展其意义,真正体现创新的理念。

在培育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要树立创新意识,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愿意去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愿意去创新地学习,创新地表现,从而达到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3.2 训练创新勇气

除了培育理念,高校还需要训练创新勇气。有时候缺乏创新,并不意味着没有创新的想法,创新的观念,恰恰缺乏的仅仅是创新的勇气。那如何去训练创新的勇气呢?从领导的角度要去鼓励创新,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做好其坚强的后盾,这样教师和学生才敢于去创新,去尝试。从教师自身而言,要把握各种机会去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结合实际的基础才有创新的可能,当然也更有创新的勇气和自信,也可以更好的去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训练创新的勇气。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更要重视对其创新勇气的训练,这个训练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教学课堂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勇气;竞赛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勇气;企业实践中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勇气,从点点滴滴中慢慢积累,自然而然学生就有信心去创新,有意识去创新,有勇气去创新。

3.3 指明创新方向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直接让他们去创新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哪怕他们已经有了创新理念、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但是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需要为他们指明方向。

3.3.1不同个性的角度

学生要想自主创新,可以结合自身的个性展开。一般从性格的角度去分析,会发现学生的个性不同,感兴趣的方面也不一样,擅长的内容也不同。也许学生所学的专业不一定是他最擅长的,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研究他感兴趣的方面,而不是局限于他的专业,只有有兴趣了,才会去深入研究,从而有创新的想法,创新的成果出现。

3.3.2工作生活角度

学生要想创新,也可以鼓励他们从工作生活中去发现。随时带着创新的意识去观察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一些方法,也许从这些细节中就可以产生一些创新的想法。很多创新的成果表明,工作生活中的实用创新占到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而当学生没有创新方向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和引导他们往这些方向去探索。

3.4 创新培养模式

从高校自身的角度而言,要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去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尤其是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去考虑如何创新培养模式。在常高校中并没有实力较强的大学,招生而来的学生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大批自主创新型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这些高校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创新培养模式不是简单的改变教学方式,而要从根本上去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真正培养出能满足企业需要,服务于地方积极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4 结束语

总之,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型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是提升常州市自主创新内生动力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简介】

夷香萍(1981-),女,江苏宜兴人,讲师,营销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客户管理,公共关系。

上一篇:网络视域下提升研究生社团自我管理能力研究 下一篇:关于快消食品的渠道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