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6-16 04:38:34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调查与分析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借鉴了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即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基础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既方便学生复习,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选择,经过两年的试行,对学生的意见进行了调查,从中获取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具体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等级考试;调查报告;统计分析

0 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公共必修课程。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电子文稿软件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及多媒体基本常识和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能够借助于计算机获取、加工处理、展示和再现、存储保存、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五种基本能力。

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因其内容相对较简单,加之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已经大面积开设同类课程,造成了学生厌学等情绪。目前学校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已经提出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根据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科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致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校的测试来选择是否修习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科目,这些科目主要涵盖的是传统的文化基础内容;二是计算机基础性、通用性的概念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专门提供给那些已经学习过基础性课程并且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同学,目前主要是针对性开设程序设计相关,图像视频处理相关,网络技术与应用相关几个门类选择,课程的考核以任课教师期末考核为标准;三是专业领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软件课程,由各个学院自行制定,结合专业需要来设定。

在经过两年的改革试点,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模式的测评,对目前的改革方案具体落实提供一些借鉴。

1 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及分析

受访学生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另外有部分大三、大四参加提高班通选课同学也填写了调查问卷,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3304,其中大一新生有2580人,大二有685人,大三有27人,大四有12人,因为大三大四学生人数过少,不具有代表性,故而在统计中不再专门考虑。

对于基础操作的内容,因为大多数学校在初高中阶段已经开设过相关课程,故而在调查问卷中能清晰地呈现出这一特点,在所有受访同学中有1377人自认为对计算机相关知识比较欠缺,有超过半数的人(1927人)认为自己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技巧。其中大一新生有44%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在大二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大约只有32%,究其原因,许多同学在大学期间可以通过图书馆、网吧或者同学的电脑,多少能接触一些基本操作。详细数据分布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操作系统和办公类软件的掌握程度基本属于正态分布,大多数人属于一般情况,即懂得一些基本操作,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才能熟练应用,至于对软件的熟练程度取决于软件的适用性,字处理软件使用的普及率相对要高一点。通过这张调查表的数据分布,也能帮助老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辅导,在学生比较欠缺的科目上进行更精心的准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表1 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调查表

在表2中,主要反应了学生对更高级一些的计算机技能的掌握程度,在表中呈现出的特点是,多数同学在这一方面存在欠缺的。比如对于硬件维护方面的知识,大一同学大约有1600人只是听说过,或者只能做简单的外部输入输出设备的线缆连接工作,大二的同学里面大约有400名也属于类似情况。至于数据库这样专业的内容,有些同学只是听说过某些产品而已。其中还有相当少数的同学曾经参加过等级考试或者计算机相关的知识竞赛。

表2 学生高级计算机水平调查表

表3、表4是学生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看法调查,在这两张表中,因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在选择项目上有十分接近的百分比分布,故而不再区别年级。从表中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在受访学生中多数同学对等级考试的看法还是积极的,他们周围的同学大多数也参加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多数受访学生希望能在有效的帮助下对相关科目进行学习,并且学校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学生们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复习参加等级考试。毕竟在就业环节当中,很多企业把有没有计算机等级证书看作一个必要条件,至少在同等院校或者同样成绩的同学中,企业总是优先录用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毕业生,而对计算机能力的评价,在没有客观考核的条件下,等级证书便成为一个有利的凭证。至于考试费用问题,多数同学没有压力,而且学校已经有相当多的民间培训班也开展了对口教学。

表3 学生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看法(一)

表4 学生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看法(二)

表5是对学生打算报考课目的统计,因部分同学有考多种课目的意向,所以百分比只是相对于总人数而言,从表中清晰的反应了,绝大多数同学非常认可二级C语言考试。除此之外,二级C++和一级的MS Office也有较高的支持率。四级因为难度问题和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太高相对比较冷门,在选择四级的同学中多数都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居多。通过这张表格,可以对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有利的借鉴,即在分级教学改革方案中,第二个层面的课程设置完全可以参照学生的需求,开设相关门类课程,方便学生学习。

表5 等级考试课目统计表

2 结论

本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通过两年的试点,在学生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尤其是在高层次选修课的报名中,C语言课程班往往爆满,很多学生因为无法报名而通过旁听的方式提高自己,究其缘由,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二是为了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方案,建议学校管理机构在制定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计划时,予以充分的考虑。

【参考文献】

[1]孙道志.统计分析中对应分析方法应用[J].黄山学院学报,2000(6):13-16.

[2]杨清华.探讨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比较[J].企业导报,2012(7):125.

[3]张文平.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J].科协论坛,2011(7):168.

[4]谈计算机等级考试引导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J].福建电脑,2010(1):175.

[5]刘芳.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实验教学改革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7(20).

上一篇:Fe―PNP螯合物催化酮氢化反应机理的DFT研究 下一篇:安全生产综合培训系统数据认证交换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