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对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6-16 03:49:46

论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对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要】全国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下称“大赛”),使大学生能够通过职业测评工具或方法探索职业世界,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创造力,制定个性化的生涯规划。大赛的举办是创新就业指导方式的有益尝试,大赛本身是高校学生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大赛 创新意识 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一报告精神于高校而言。就是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创新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而由教育部指导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则是在高校中推行创新教育的有益尝试。大赛成功地把行业企业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真实面试、就业实习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参赛选手通过使用大赛职业规划支持系统生成对个人生涯发展十分有参考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形成集独创性、个性化、可行性于一体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作品。学生参赛的过程,其实就是接受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

一、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双重意义

1.大赛的举办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

“传播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一般方法,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是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初衷。为了提高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而采取的竞赛形式,为了便于学生主动学习生涯规划知识而设立的职业规划支持系统、与之配套的网络技术等,都使大赛相对于高校以往的以第一课堂为主体就业指导形式有了很大的创新。依托互联网为平台,使用先进的测评工具,通过体验式的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作了~次深刻的思考。大赛的举办在全国高校学生中反响热烈,大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方式,作为推动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方式之一,大赛无疑是成功的。

2.大赛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大赛的又一成功之处,在于促进了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于参赛选手通过职业规划支持系统自动生成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只是一个基于个人职业测评的基本框架。要成为一份可参赛的职业生涯规划书面作品,选手必须对《职业生涯规划书》进行润色加工,通过进行生涯人物访谈、再测评、寻求指导老师意见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更多相关材料来不断对作品进行充实,最终完成人职匹配度较高的、可行性较强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因此,职业规划大赛作品的润色加工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基于原始材料创新的过程。大赛的举办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了可供创造的原材料,推动了国内发展相对滞后的创新教育,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1.创新是大赛的需要,也是适应就业环境的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不是以个人魅力、口才和文件编辑技术定胜负的比赛,规划大赛看重的是选手的规划能力或是对职业生涯的驾驭能力。参赛选手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展示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在于其树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具有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职业规划意识体现在作品之中,就是基于个人情况进行分析、职业世界探索而得出的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个人兴趣、性格相近的A与B由于自身所学专业不同,职业目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工作的目标地区不同,会有差异很大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就是比赛的迷人之处,每位参赛者的职业规划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复制的。

2.以职业规划大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1)通过培训加强职业规划指导老师的创新精神

教师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想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通过培训加强指导老师的创新精神可分两步走:首先,是熟悉大赛的基本情况。如流程、测评工具的使用和作品设计的基本常识及当下国内外就业环境、各类职业的前沿信息;其次,培训要引导教师要在职业规划作品的指导过程中贯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观,帮助指导教师树立起利用职业规划大赛提供的原始材料(即对个人和对职业的认知)帮助学生将参赛过程转变为参与创新活动的学习过程,善于在比赛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生参赛要敢于张扬个性,开拓创新

创新意识呼唤敢于标新立异、改革创新的精神,职业规划大赛给予了大学生良好的发挥平台。来自不同专业教育背景、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个人的职业生涯作规划,要求的就是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作为参赛选手,必须要深刻领会到大赛的这一特点,善于张扬个性。根据自身特长、专业特点来撰写个人的职业规划书,在上交职业规划作品及展示个人作品的时候突出特点、展现亮点。此外,由于职业规划作品强调可行性,因此参赛选手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目标及实际情况进行详尽的规划。总之,参赛过程就是同学们“不走寻常路”但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明确指向个人职业目标的创造过程。

(3)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

职业规划是以学生对本身的客观认识及对就业环境的深入分析为基础的职业定位,职业规划大赛提供工具、方法是职业规划操作简易、便捷。在指导学生参赛过程中,职业规划和创业教育并举。是职业规划大赛的发展方向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根据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旺盛、对一切新事物敢想、敢问、敢干的特点,帮助他们建立职业规划意识,了解并掌握规划工具和方法,侧重点应该帮助学生做详细的自我探索、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创新。对于高年级有一定社会经验、专业基础相对稳固的学生,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要以认识个人与职业的差距为基础,对进行规划调整与细化以日后进入社会提高人职匹配度;对于其萌发的创业理想则要通过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的实际情况等增强其创业计划的可操作性。在职业规划大赛中,规划能力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赛中的优秀作品,往往是兼具个性、可操作性和创意性的,就大赛而言。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是个很好的尝试。

上一篇:体育教学的提问要讲究“度”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