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评估

时间:2022-06-16 02:39:29

论高校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评估

在我国,关于企业员工工作绩效评估的研究很多,而对教育领域中的高校教师的工作绩效评估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而高校教师的工作业绩的好坏,对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建立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同时,高校教师的工作业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素质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用人的需求满足程度。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需要对教师的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以及工作的实际业绩进行考评,凭借绩效评估的标准任用、考评、奖惩教师,激发高校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高校的更大发展。可以说,高校教师绩效评估是提高高校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保证。

于1992推出的综合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考核体系―BSC(Balanced Scorecard),即平衡记分卡可以在绩效评估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平衡记分卡克服了传统的单纯利用侧重于结果、滞后于现实的财务指标进行绩效考核的局限。还同时兼顾了以下其他三个重要方面:一是财务,财务指标概括了过去的容易衡量的经济结果,可以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是否对改善企业盈利做出贡献。二是顾客角度,企业为了获得长远的财务业绩,就必须创造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平衡记分卡给出了两个层次的绩效考核指标:企业在客户服务方面期望达到绩效而必须完成的各项指标,如客户满意、客户保有率、市场份额等;针对第一层次各项目标逐层细分,选定具体的考核目标,形成绩效考核量表。三是学习与创新角度注重分析满足需求的能力和现有能力的差距,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技能和能力上,将这些差距通过员工培训、技术改造、产品服务加以弥补。激烈的全球竞争迫使企业必须投资于员工技术的再造、信息技术和系统的加强、组织程序和日常工作的理顺。四是内部流程角度,从满足投资者和客户需要的角度出发,从价值链上针对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四种绩效属性:质量导向的考核、基于时间的考核、柔性导向考核和成本导向考核。

一、高校利用平衡记分卡进行绩效考核的意义

由于长期受到运行体制的影响及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经营效率和效益低下、内部机制缺乏活力、创新意识不强、内控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产业化改革的深入,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水平的有效性,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希望高校在人才培养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其他行业相比,高等教育是不以营利为目的非营利性组织,是高等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担负着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而高校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决定了高校的素质与生存与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讲,高校的战略是通过教学传播并创造新知识,提高输送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平衡记分卡在高校绩效评估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对平衡记分卡四个维度的有效分解,整合高校各部门的资源,减少和消除内耗,通过平衡记分卡的运作,可以使高校的战略目标与其正常运作、教学与科研、就业率与社会认同等各方面的绩效实现有效连接,从而使高校的各部门与成员清晰地了解各自的职责与任务,对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所以在具体选择各类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高等院校的特点并结合其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其发展战略为导向,结合BSC四个方面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

二、某高校平衡记分卡设计思考

该高校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49年建校,原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部,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省管为主的办学体制。现已发展为以管理学科为主,涉及工学、经济学、法学、理学、文学等学科的普通高等院校,成为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航空工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900余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0万册。1500亩的新校区已入住万余名学生,2009年,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校园将全部建成。学校设有13个教学系、部,还有成人教育学院和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二级学院)。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8个,其中工业工程和会计学专业系国家管理专业。学校确立“德育首位,教学中心,质量至上,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建校近60年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0余万名,一大批毕业生相继成为所在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或业务骨干。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位居省高校前列。

(一)确定战略目标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该高校也按照招生计划逐年扩大招生比例。为了保证在扩招背景下的教学质量,同时,学校也为了自身未来很好地发展,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校层次,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申请硕士培养单位的资格。为配合此目标,学院加大了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要求学院教师在完成自己教学工作量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多出科研成果,以科研带动教学。所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申请硕士培养资格就可以看作学校近期和中期目标。希望通过这些目标的最终实现使该高校成为省内知名、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是其战略目标,该高校的绩效考核程序与指标设计就紧紧围绕该目标进行。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为发展为重点。

(二)构建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学校发展战略

财务维度:对于非营利性的普通高校而言,其经费收支均受到预算的控制。在财务维度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财务资源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在高校的平衡记分卡设计中,财务是支持学校得以正常运作的基本要件。该高校2003年为了学校发展的需要,又购买土地1400亩,开始了学校新区的建设,现在虽有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入住新区,教学工作也陆续迁往新区,但很多的配套设施还正在建设之中。学校为了新区建设也欠下不少内债和外债,所以,从财务角度而言,学校的内部稳定运作、外部发展应是考虑的重点。

顾客维度:这个维度首要回答的问题是谁是高校的顾客,我们如何才能成为顾客最有价值的服务提供者?高校的顾客主要是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等。顾客维度的目标是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等对我们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意。对于该高校而言,要想成为省内知名,具有特色的高校,应不断提高其社会影响力,扩大在全国地域范围内招生的覆盖面,这就需要强化其办学特色,努力改善其教学环境与条件,提升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从而使顾客满意度提高,品牌提升。

内部流程维度:这个维度要回答的问题是为达到目标,我们应该擅长哪些流程?该维度的目标是教育管理与服务应该是高质量的、有效的、高效的和责任明确的。目前,该高校仍然定位为教学型的高校,教学工作是该高校一切工作的核心。但是由于这几年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师生比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由于内部管理以行政为本的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的发挥。同时,目前各类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对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应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行政运作满意度。

学习创新维度:这个维度要回答的问题是要实现目标,组织必须如何学习和进步?目标是我们需要营造一种能够不断取得成功的氛围,要创建学习型组织,鼓励并奖励科研与创新行为。由于该高校的起点是中专教育,而且长期处在师生比不足的状态,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较少,所以,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师资素质有所提升,但与战略目标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而且还在申请硕士资格培养权,师资素质的提高就显得更加重要。应当提高博士教师比例,减少优秀教师流失,并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在校的教师有充分的进修机会,以提高教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设计具体的指标

财务维度指标:该学校在财务维度的使命是“永续经营与发展”。要保持内部稳定外部发展,该高校不能为盲目扩大校园建设大量举债,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该目标的关键衡量指标包括现金流入流出比例、经费自给率和资产负债率三个指标,所以可以设计资金负债率、净现金流量、现金流进流出等指标。

顾客维度:以顾客满意为目标,高校的顾客包括学生与家长、用人单位与社会。所以设计了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三个关键衡量指标。同时为了提升学校形象,设计了毕业生就业率、优秀人才培养量、社会评价和媒体对学校正面报道的次数四个关键衡量指标。

内部流程维度:该维度可以从教育素质的提高、师生关系的和谐、办学条件的改善等方面体现。其衡量指标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精品课程的数目,多媒体授课比例,双语教学比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和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及生师比、对学生参与各类竞赛的指导情况和学生咨询时间,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学生宿舍面积,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面积和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及师生对行政部门满意度等指标。

学习与创新维度:该维度可以设计教师提高学位层次人数的比例、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和进修人数比例以及教师核心期刊量,教材编写量、省级以上课题批准、参加和完成量等指标。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进入竞争时代,面对挑战,高校应重管理、抓绩效才能不断发展。相信随着平衡记分卡在高校的尝试不断深入,BSC一定会成为高校执行绩效评价和实现战略的有力工具。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管学院)

上一篇: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营销战略思考 下一篇:高职采矿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