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时间:2022-06-16 01:26:29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摘要】银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影响到银行的决策,关系银行的业务开展与未来的发展。然而,由于管理层的非法干预、监督机制不完善、银行的恶性竞争与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影响银行经营的决策,不利于长期发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存款人与贷款人的实际利益。为此,文章就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四个成因进行具体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关键词】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监督机制;恶性竞争

银行会计信息是银行经济活动的体现,能给银行做出合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关系到银行企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银行信贷资产信息失真、抵债资产信息失真、固定资产信息失真、负债业务信息失真与损益信息失真等现象普遍存在,会助长行贿受赂、等丑恶行为的发生,也会造成资产的大量流失,给银行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银行管理层的非法干预

个别银行的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不惜铤而走险,设立小金库,搞账外账,私自挪用公款,为了掩盖污点要求会计调整账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一些银行负责人为了突出经营业绩,扩大账目金额,编造虚构业务账目,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这些领导非法干预的行为,会计人员作为下属,只能惟命是从,无形之中参与伪造会计信息的操作,违规越权操作、有章不循、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监督机制不完善

对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由会计审计构成,银行自身监督意识不强,内部设立的审计部门流于形式,审计工作人员受人际管理的影响,或者为了局部的利益,不严格按照相关审计规定执行。外部监督主要是依靠银行监管部门实施的监管和独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一方面由于外部监督机制弱化,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与问责机制,相关执法监督部门无法可依,导致执法不能严、违法不能究的局面;另一方面在于各级执法监督部门执行力度不够,在对银行会计检查时,没有履行监督的责任,没有对银行的业务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主要针对银行经营的合法性、操作的合规性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会计核算项目监督力度不够。因此,银行内外都缺乏有力的约束与惩罚,就容易产生信息失真现象。

(三)银行的恶性竞争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得到蓬勃发展,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银行为抢占市场,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扩大银行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吸引更多的客户,会夸大银行业务额等数据,突出企业的经营业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如在银行电子业务开通上,银行为了完成任务指标,会采取空号注册、虚假操作等方式夸大指标完成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四)银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有些银行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责任心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不熟悉会计法规,缺乏会计风险的辨别意识。不能从银行全局利益出发,唯上司意志是从,丧失原则,会因职务之便做出违法违纪的行为,虚构伪造会计信息,扰乱银行经济活动的秩序。有些银行的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工作马马虎虎,对会计核算与报表等不认真检查,容易出现数据错误。

二、治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强化银行领导层的会计质量意识

为避免银行领导层的非法干预,首先要端正领导层的态度,强化领导层的会计质量意识,提高领导层对会计信息工作的重视力度。可以通过加强会计法的宣传,强调领导层作为企业会计行为的主要责任人,需要对银行的会计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使法律法规深入领导层和会计人员的心中,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对个人发展与银行利益的危害,自觉维护会计信息的完整、真实和准确,杜绝领导层利用个人权威在财务活动中弄虚作假。

(二)完善会计信息的监督机制

监督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防线。一方面,加强内审制度的落实,可以通过增加严格的授权批准控制,明确规定会计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审批部门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对会计信息进行核查,确保信息无误才可以签字批准。内审部门需要定期对会计账目核算等信息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赋予审计岗位职责要求,使审计部门的内审工作能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完善银行会计信息的监督制度与信息失真的惩罚制度,使相关执法监督部门能有法可依,一经银行监督部门检查发现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弄虚作假的行为,严厉查处,并严格追究相关人责任。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为避免银行因为一些考核指标而产生的恶性竞争,银监部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励银行朝着合法合规的方向发展。首先,银行的考核机制应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原则,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扩大银行的经营自。其次,在制定银行经营目标时,应结合大市场发展的背景,综合考虑会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因素,尤其需要考虑银行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特点,既要考虑总量的变化,也要考虑比率的变化,经营目标不能硬性下达。此外,硬性考核指标应当进行适当精简,如手机银行注册人数与理财产品等指标考核,对于偏远地区的银行是难以实现这个任务的,因此,需要结合银行实际特点,选取更科学、合理与可操作的考核指标评价银行的业绩。

(四)提升银行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在银行会计人员的选用上,应具备会计基础知识与法律知识,熟悉金融行业的产品。第二,银行会计人员上岗需要规定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人员在银行会计信息中的责任与义务,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第三,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最后,还要组织会计人员观看违反《会计法》的典型违法案件的视频,学习《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会计人员严以律己,杜绝虚构伪造银行会计信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解决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需要强化银行领导层的会计质量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完善会计信息的监督机制与提升银行会计人员素质。才能准确反映银行经营状况,为银行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避免出现银行经营的风险,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宗放.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正确的“堵”与“疏”[J].工业审计,2005(2).

[2]刘文锦.再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张龙安,刘云峰.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根源及治理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7).

作者:郑艳敏 单位: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

上一篇:基层人民银行新会计准则影响分析 下一篇: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及防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