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 寓于实践 走向创造

时间:2022-06-16 11:53:35

源于生活 寓于实践 走向创造

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数学教学,将教学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对数学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笔者认为,基于“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下的数学教学,生活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创造是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升华。这样,真正把以实践能力与创造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给数学教学觅寻一片本真的灵动天地。

一、“生活教育理论”对数学教学的意义

1、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用“生活即教育”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要实施有效的生活化教学,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生动、实在、有用的,从而用心去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好基础。

2、注重“活的教育”,改革教学方法。陶行知认为:“教育可分为三部:死的教育;不死不活的教育;活的教育。”他深刻地剖析了传统教育“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首先,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再次,活的教育还应该用活的教育方法,他反对灌注式教授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法。

3、倡导“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主张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能力。他认为,培养创新人才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科学天空的强劲翅膀。(2)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好奇和质疑是儿童的天性,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和掌握创新方法的推动力。(3)鼓励学生独出心裁,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发明。(4)开辟实验园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1、源于生活――学习生活教育理论,体现数学与生活。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很多学生总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深奥难理解,造成之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脱离,学生学到的理论性过强的抽象的数学。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图形,探究体验轴对称图形。从古色古香的脸谱、剪纸、中国结,中国喜等图形入手,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学习:这些剪纸作品有什么特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小组合作寻找轴对称图形,我提供长方形、圆、衣服、L、黑体5等图形,请同学们找一找轴对称图形。创造出轴对称图形:请学生自己来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寓于实践――借鉴生活教育理论,手脑并用,动手实践。

教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做”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不能单一地用说理、讲解和分析的手段进行教学。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理解长方形对边相等是本课的难点,也是后面学习长方形周长的重要基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先提供6根长度不一的小棒,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根搭成一个长方形。学生完成这一活动的过程,需要不断选择和调整,思维是活跃的。接着,引导学生说说搭长方形过程中的感受,并猜想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这时的猜想是有一定体验之后的猜想,而不是瞎猜。最后,让学生想办法证实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在操作、猜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长方形对边相等的体验不断深化。

3、走向创造――升华生活教育理论,彰显创造的智慧。

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既培养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出示下面一个问题:一根绳子正好可以围成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一般这样解答:①(5×4-8×2)÷2=2(分米);②5×4-8-8=2(分米)。在教师启发下,还有的想出5×2-8=2(分米)的解法,理由是原来围成的正方形的两条边长的和相当于改围成的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减去长就是宽。最具创造灵感的是,有学生又想出一种新解法:5-(8-5)=2(分米),理由是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是原正方形的两条边变化而来的,正方形一条边比长方形的长短了8-5=3(分米),就从另一条边里拉来了3分米,另一条边剩下的长度5-3=2(分米),等于长方形的宽度。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评出最优解法,这样不仅实现了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的和谐汇合,而且激发厂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中选优、好中求佳的独创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总之,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数学教学,将教学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对数学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数学教学中,生活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创造是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升华。这样,真正把以实践能力与创造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给数学教学觅寻一片本真的灵动天地。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江苏】

上一篇:以“创新意识”构建课堂教学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创设小学英语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