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县大河村土地规模经营现状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6-16 11:30:02

克山县大河村土地规模经营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 要:土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必然选择。克山县大河村土地规模经营处于起步阶段,土地规模经营使农民收入提高,劳动力充分转移,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克山县大河村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规模经营;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02-02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实现了土地所有制经营权的分离,极大地提高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家庭承包经营使我国农村形成了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阻碍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为了解决农户小规模承包土地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党和政府开始在政策上引导农民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并在很多文件和报告中提出要发展农业规模经营。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2013年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适度农业规模经营,实现生产的集中和规模的扩大,使小生产转变为大生产,农村生产力能得到进一步解放,并且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农民的比较效益,解决小农经济存在的问题。克山县大河村具有形成规模经营的优势,在村委会和合作社以及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土地规模经营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发挥了规模经营的优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克山县大河村农业规模经营的现状

(一)克山县大河村概况

克山县大河村位于克山县东南部、乌裕尔河南岸、河南乡西北部,交通非常便利。现有耕地2 700亩,人均耕地面积7.2亩,主要农作物以大豆、玉米、马铃薯为主。共有农户55户,人口275人,其中劳动力197人,2011年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23人,劳动力转移率为62.4%。

本村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2009年受到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户均纯收入为0.9万元,2010年户均纯收入为1.5万元,2011年本村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流转,劳动力充分转移,外出打工农户的户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这部分收入主要包括土地转包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从事农业种植的农业大户2011年户均纯收入5.5万元左右,2011年村民户均纯收入为3.1万元(见表1)。

(二)克山县大河村土地规模经营现状

克山县大河村共有土地2 700亩,其中一等地2 500亩,二等地200亩,2011年以前本村的土地流转现状土地流转主要在本村内进行,呈现为流转不规范、流转范围小、流转规模小等特点。2011年本村土地中的2 500亩一等地全部租赁给仁发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200亩二等地由本村几户村民承包,承包费为100元每亩。

仁发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土地规模经营的主体,对土地实行连片经营。2011年合作社以300元每亩的价格对本村土地进行租赁。土地流转方式为转包和租赁,不存在互换、入股等其他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本次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行为是村集体组织的,并且合作社与农户一年签订一次合同,签订合同后合作社即把租赁费发给农民。合作社2011年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三户农业大户是分散式土地规模经营的主体,把土地租赁给合作社之后在邻村转包土地进行生产经营,转包费用为160―200元不等,三个农业生产大户户均土地经营面积170亩。本村农民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

农业大户和2011年以前的小农户生产的亩产量没有显著的差别,土地的产出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农业规模经营没有产生规模效益,而以仁发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产生了规模效益,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2009―2011年主要种植作物亩产量(见表3)。

二、克山县大河村农业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规模经营不稳定

仁发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租赁了本村92.5%的土地,15%的农户表示只要土地承包价格合理就会一直把土地租给合作社,8%的农户表示合作社的租赁价格高于村民间的流转价格愿意促成合作社的大规模经营,其余农户则表示,外出打工只是暂时的,返乡从事农业种植的意愿强烈。多种原因使得农户不愿意在外打工,更希望从事农业生产,也希望能够以农民为主体促进土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

(二)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充分

农民实际是把土地租赁给合作社,并不享受利益分红,而是得到租金,并且在土地流转的年初付清。外出打工的农户除了与合作社存在土地流转的关系外,不存在其他关系。社员也不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和分红。合作社也没有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农户依然独自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合作社和农户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农民素质较低

大河村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90.38%是小学文化,8.6%是初中文化,1.02%是高中文化,土地流转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三位农业种植大户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户。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户虽然文化程度稍高一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是存在着种植经验不足的问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在使用农药、选用品种、作物重迎茬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农户在根据市场信息进行决策时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农户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推广上缺乏超前意识。

(四)社会化服务不完善

农户未受到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服务型组织并没有与农户紧密结合,农民在农业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都非常需要农业服务组织的帮助,解决农资购买、病虫害、产品销售等一系列问题,而农民正是非常缺乏这种采用新品种、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的能力。合作社除了可以收购农产品之外也没有对农户提供其他的诸如新品种的推广、技术指导等服务,没有充分发挥其社会化组织的功能。

三、促进克山县大河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对策措施

(一)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村委会及上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土地流转,保障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土地流转要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之上,并注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培育多种经营主体。农民可以把土地返租给大河村委员会,村委会可以对土地进行重新整合开发后重新包给农业合作组织以及农业企业。

(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政府应该提高农民对组织化的认识,积极宣传引导,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对农业合作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可以以入股的形式对农村合作组织进行扶植,并对合作组织的运行程序方面的指导。要以农民为主体,加强农民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提高组织化意识,清楚地认识合作组织,并且可以实现土地的联合,使农民走上真正的合作道路。

(三)提高农民素质

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政府和村委应加强和推广科学知识在农业上的应用,宣传知识对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和深刻的影响。要提高农民科技知识的运用能力,村集体应该积极开展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和发放一些农业科普知识书籍,让农民意识到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民掌握农业知识的理论水平。可以请农业专家在田间地头对农民亲自指导,提高农民对科技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

(四)完善社会化服务

政府部门要搞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体提供专项补贴,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大户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服务。设立村级服务站,为村民提供更直接的社会化服务。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形成内容丰富、功能全面的服务体系。要逐步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的职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联系更为密切,可以更加及时高效地为农民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薛亮.从农业规模经营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8(6).

[2]陈少强.中国产业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吴广义,刘振邦,王秀奎.现代农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杨世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7).

[5]孔祥智.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析共产主义何以实现 下一篇:以居家养老来解决丁蜀镇老龄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