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五大宫调”套曲中的海州民俗及成因

时间:2022-06-16 10:33:11

摘 要:海州五大宫调是指流布在海州地区(今连云港市)一种用曲牌连缀体来演唱的曲艺形式,是江苏明清俗曲的重要一脉。虽是外来曲种,但在长期传唱过程中,海州五大宫调融入了众多的“海州”地方元素,在单只大调原生态保留的同时,套曲小调也有了新发展。本文从海州五大宫调中的海州民俗入手,简析海州五大宫调的流入以及在海州地区的流传发展。

关键词:海州五大宫调;海州民俗;淮盐;戏曲文人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144-02

一、海州五大宫调

海州五大宫调亦称海州牌子曲,是指长期流布在古海州地区(今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的以[软平]、[叠落]、[鹂调]、[南调]和[波扬]为基本腔调的一种用曲牌连缀体来演唱故事的曲艺形式,分为单支和套曲两大系统,通俗的讲就是大调、小调。海州五大宫调艺人自称“玩友”,以区别其他艺人,标榜清高。表演时,坐唱,不化妆,亦无表演动作,是江苏明清俗曲的重要一脉。

明隆嘉(1522-1572)后,海州五大宫调逐步形成和成熟,经数百年发展,所演唱的曲目内容丰富,雅俗共赏,许多以为在江苏已经绝迹的稀有曲牌如[马头调]、[软平]等,在海州五大宫调中都得以完整保存。还有很多难度很高的集曲,如由十八个曲牌组成的《俏人儿我的心肝》,“玩友”称之为“十八魁”。海州五大宫调是研究中国明清音乐史的鲜活的例证,2006年6月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海州五大宫调中的海州民俗

(一)反映海州民间饮食风俗的[凤阳歌]《馋嘴大娘》

《馋嘴大娘》是海州牌子曲传统曲目,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叫“馋嘴大娘”的人希望夫妻相亲相爱、追求过上美好生活的故事。故事中提及了“馋嘴大娘”爱吃的、确切的说是海州地区有代表性的食物百余种,如:香肠炒韭菜芽、冷炝挑虾、香酱油拌荠菜、黄花菜烧豆腐泡、熬鲻鱼、锅盔饼、雪里蕻炒冬笋、过寒菜烧蟹籽豆腐、红烧加吉鱼、铜蟹、猫耳饺子、玉带糕、桂片糕、云台山葛藤粉、沙光鱼汤、红烧马鞍桥……

唱词中的过寒菜、加吉鱼、沙光鱼、锅盔、铜蟹(又称梭子蟹)、板浦滴醋、葛藤粉、红烧马鞍桥(鳝鱼烧肉)或是海州特产或是特色菜;有些虽不是海州特有,但其称呼却是海州化的,如:烧豆腐叫“汪豆腐”,烧鱼叫作“熬(第一声)鱼”,糖葫芦叫作“糖球”,鲫鱼叫作“大刀鱼”、还要乍腮又抖鳞的(形容鱼十分鲜活),馄饨叫作“猫耳(朵)饺子”,吃葛(藤)粉不搁洋糖搁冰糖,荷包蛋叫作“鸡蛋瘪子”,要汤心的(即不完全煮透)。这些都是纯粹的连云港称呼,出了这一地域,别人是不懂的。

(二)反映海州地区儿童游戏的[鹂调四喜]《娃娃忆》

《娃娃忆》,又称《娃娃语》、《娃娃娱》、《娃娃迂》,亦是海州牌子曲传统曲目,讲述的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成年后回忆童年时游戏的故事。唱词并不长,只有十六句,以[鹂调]、[罗江怨]、[粉红莲]串[双叠翠]、[鹂调尾]四首曲牌的部分连缀,俗称[鹂调四喜]。这种套曲形式在盐城、扬州、连云港地区广泛流行,由相同或不同宫调俗曲曲牌连缀组成套数来叙事、抒情、绘景、写意。

《娃娃忆》的唱词只有十六句,但涉及的海州地区民间儿童游戏却有近二十种,有的现在仍有人玩,如:踢毽子、藏蒙蒙(捉迷藏)、打独溜(打陀螺)、抬杠子、过家家、放风筝、荡秋千、踢球、抓龙尾(老鹰抓小鸡)、摸瞎子等,有的现在玩的人就比较少了,如:踢脚班、打碑(也称打瓦或打砖)、打歪歪、绑瘸腿等。该曲目唱词清新淡雅,生活气息浓郁,与其说是一个唱曲,到不如说是一幅苏北地区儿童游戏场景的画卷。此曲目对于研究海州地区民俗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三)反映海州地区昆虫的[鹂调六合]《草虫》

《草虫》是《娃娃忆》的姊妹篇。用拟人化的手法对海州地区的各种昆虫做了生动细致地描述。这些昆虫近三十种,都为海州地区人民所熟悉,除去蜻蜓、螳螂、蝗虫、萤火虫等国内较为统一的称呼外,象小豆娘(一种体型娇小,类似于蜻蜓的肉食性昆虫)、黑老婆婆(待考)、土鳖子(学名地鳖虫、土元,有药用价值)、漂摇(联系唱词,笔者以为是水黾)、磕头虫(学名大黑叩头虫)、几溜(知了)、土狗(蝼蛄)、扑灯蛾子(海州方言形容蛾子具有趋光性,喜欢往灯上靠,故称蛾子为扑灯蛾子)、麻苍蝇(海属地区称一种个头较小,呈灰白色的苍蝇为麻苍蝇)、山水牛(天牛)、燕无心(待考)、扒根虫(待考)、草婆婆(一种多足的、暗红色的虫子,受到惊吓缩成一团,海州地区俗称西瓜虫子)、山草驴(蝈蝈的一种),纺线婆(一种纺织娘科昆虫,有些地方叫纺织娘)。

《草虫》曲调清新淡雅,唱词幽默诙谐,特别是末段,这个特征更是明显,创作者利用昆虫名称的谐音发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如:蚂蚱(啊)哎呀!嘴儿喳喳何曾说过知音话;好一个草婆婆,拿不起针来,织了什么绫?枉做婆婆;蜘娘儿不会浇花;土狗不会看家;山草驴儿驮不动土地公公;叫鸡儿何曾见它把晓来报;纺线婆何曾见她把线纱纺?这里虽说写的是昆虫,但让观众听起来像是描写人物一般,生活气息浓郁。

(四)反映海州地区山名的[满江红三环]《万山名》

《万山名》是海州五大宫调地方化的典型代表。该曲用问答方式唱出“古人名”六十多个,既有孔子、岳飞这样的历史人物,也有柴王爷、二郎神、赵公明这样的“神仙”。特别是中间“穿心”[数落]、[凤阳歌]那几段,艺人一口气唱出了近百个山名,除了北京的万寿山、镇江三山这样的外地名山,更有伊芦山、大伊山、孔望山、锦屏山等本地山名。其中很多山名本地人知道的也不是很多,笔者列举几个:

东陬山、西陬山,位于徐圩。“陬”意为天涯的山脚,东陬山是我市最东部海边的山体,故取“陬”为名;亚芦山,清称攸路山,位于同兴境内,在伊芦山正东七公里,海拔41米,南北走向,北大南小,俯视象一个丫腰葫芦,故名;张宝山,古称丫路山,相传一个叫张宝的人在此山捡了两个凤凰蛋,献给朝廷,皇帝赐名张宝山;大岛山,又名金蝉大岛,位于云台乡境内,与小岛山相对,道光年间此山仍为海中岛屿,云台二十四景中的“平台水月”描述的即是此景。还有一些山名更是生僻,如柯猪(老母猪)山、如意山、斗篷山等,非本地人或长期在此生活的人不能熟知。

(五)其它反映海州民俗的唱曲

在目前传唱的海州五大宫调中还有反映其它海州民俗的,如:反映海州地区生育习俗的《扣子》,扣子又称扣百子,是指婚后多年没有生育的人求子的一种习俗;反映赣榆地区花会的《龙灯会》;反映历史事件的《打县城》;赣榆地区还传唱着一个套曲[满江红]《百花上寿》,是好事者用本地艺名带“花”者编成的曲目。另外,在海州五大宫调中还有很多海州方言,如,管说谎叫“嚼舌根”;管什么地方叫“什么落”;形容人好吃叫做“馋痨鬼”……这些海州五大宫调中的原生态的海州元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海州五大宫调在海州地区的发展脉络

经考证,那些曲调哀婉,唱词典雅精致的单支大调,阮平、叠落、包括大调[满江红]等,绝非海州原产。盐城地区也流传着和海州五大宫调相近的“盐城五大宫曲”,扬州清曲中的[波扬]《一轮明月》和海州五大宫调中的[波扬]《一轮明月》从曲调到唱词都别无二致,只是在演唱技法上有区别,这都表明此种音乐形式非连云有。说到这里读者或许会有疑问,既然五大宫调不是海州“原产”为什么会用“海州”作为定语?套曲中怎么又会有那么多海州元素?为什么连云港地区的五大宫调会保存的如此完好?要回答上述问题,要从海州五大宫调的输入、传承发展、原生态保留三个过程作答。

(一)海州五大宫调的输入

据海州五大宫调“玩友”相传,小曲源于明代两淮一带流传的“时尚小令”,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条载:“嘉、隆年间(1522——1573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 [桐城歌]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则不分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亦人人喜听之,以致刊布成帙。”但大调流出年代及途径则无明确记载。

有一点可以肯定,海州五大宫调的输入与淮盐生产有密切的关系。用海州五大宫调“玩友”的话说,运盐河流到哪里,五大宫调就唱到哪里。封建社会,盐铁属于国家专卖,特别是淮盐,由于颗粒大、杂质少、质地干燥,销路极好,淮盐税收一直是历代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宋史·食货志》载:“海州板浦、惠泽、洛要三场,岁鬻盐四十七万七千余石”;清康乾年间(1662—1796年),两淮盐业发展到鼎盛时期,据《两淮盐法志》记载:从乾隆十一年起,淮盐运销开始提引,到乾隆三十二年,二十一年间,共提496.6万余引(每引400斤),产销旺盛的盐业贸易,促使了一批富可敌国大盐商的诞生,并迅速促成了扬州及其它与淮盐运销相关城市的繁荣。板浦就是其中之一。

板浦现是连云港市的一个下属镇,今天看来,毫不起眼,在历史上,它却是淮盐的一个重要的集散地——唐代建镇——后开挖官河进行盐业运销,康熙年间徐渎场并入板浦场,板浦盐业产量称冠淮北。当时盐业运输大都靠水运,盐商们将海州一带的淮盐经盐河运至淮安,再通过运河转运至扬州,回程又将扬州等地商品运回海州。板浦在淮盐产销环节中地位日渐显要,至清乾嘉时期,板浦经济、文化盛极一时,甚至有些畸形的繁荣。

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繁荣。在板浦经商的多为徽商,他们不同于一般暴发户,这些人信奉经世哲学,重商崇学。康乾时期徽商大多完成了商人儒化的转型,他们以“贾道而儒行”的行为准则,标榜自己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由于盐业经济的发展,盐商的推动,江南、安徽、河南的一些曲剧随着盐官的宦途和盐商的客居而流入海州。板浦成为牌子曲流入的一个重要门户。

(二)海州五大宫调的“地方化”发展,文人作用不可或缺

知识分子参与戏曲(曲艺、音乐)的创作,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翻开王国维先生所著《中国戏曲考》,例子俯拾皆是,马致远、尚仲贤、戴善甫,均为江浙行省务官,姚守中为平江路吏,李文蔚为江州路瑞昌县尹,赵天锡为镇江府判,……

海州五大宫调套曲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文人密不可分,虽然缺少明确文献记载他们参与了海州五大宫调套曲的创作,但如果没有当地文人的参与,海州五大宫调中绝对不会出现那么多充满海州元素的唱词、唱段。朱路,海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曾任清政府邮政总局任主政,晚年赋闲,改写了许多民间流传的韵文、通俗小戏,如《秦香莲》、《皮秀英四告》等;沈云沛(海州人,进士,曾任邮传部侍郎)组织专人修改《大书馆》;州西塾师周善动笔润色《樊梨花点兵》……这些实例或许能说明海州五大宫调套曲中众多海州元素的问题。

(三)海州五大宫调在海州地区的原生态保留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陇海铁路向东延伸通车至新浦后,海州一带的水陆交通渐为陆路交通替代,板浦逐渐失去了交通枢纽的地位。交通的闭塞和文化生活的单一,使得海州五大宫调在此地得以完整地原生态保留。

四、结语

由于海州五大宫调长期在民间以自娱形式演唱流传,并无专业艺人,随着老艺人不断辞世,这一珍贵的民间音乐瑰宝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海州五大宫调”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可以多学科地进行研究,让“海州五大宫调”很好的流传下去,这是历史赋予连云港文化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传藻.淮盐文化与海州五大宫调.连云港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

[2]朱秋华.海州曲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3]连云港市文化局编.海州五大宫调.2008.

[4]《两淮盐法志》电子本.

[5]连云港农业区划办公室,连云港农业区划学会编著.连云港群山概览.海洋出版社,1993.

[6]李洪甫.连云港地方史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7]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国戏曲出版社,1999年.

[8]张大强.海州五大宫调采访笔录.

上一篇:庭院的景观趣味 下一篇:湖南民间本土文化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