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小儿疝气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探讨

时间:2022-06-16 08:57:32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0年2月――2013年2月的疝气患儿27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将2010年2月之前的另25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行常规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在院期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都较短,同时出血量也较少,在院期间并发症也较少。结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不管是在安全方面还是恢复时间上都更具优势。

【关键词】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1]。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而在术式的选择上,以疝囊高位结扎最为常用,临床疗效也令人满意,但该术式也有较多不理想之处,如并发症。对此,我们在采用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2月――2013年2月的疝气患儿27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将2010年2月之前的另25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248例,女25例;年龄1-6岁,平均(4.3±1.2)岁;左侧198例,右侧69例,双侧6例。对照组中男232例,女22例;年龄1-6岁,平均(4.2±1.5)岁;左侧186例,右侧65例,双侧4例。都为择期手术患儿,排除急性腹股沟淋巴结炎、鞘膜积液以及诊断不明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疝囊高位结扎术: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患儿平卧,在腹股沟作切口后行常规结扎。研究组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采用全麻。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腹股沟管近外环处触摸精索并确定位置,取横切口长约0.5cm,依次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提起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找到精索,将其提起,寻找白色疝囊;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层;在疝囊覆膜外脂肪层处结扎疝囊,并将远侧端切除;严格止血后常规缝合。术中应加强对精囊的保护。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在院期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 SPSS13.0 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 χ±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都较短,出血量也较少;研究组共1例并发症,为阴囊血肿;对照组共例,其中例阴囊血肿,例切口感染,见表1。

3 讨 论

小儿疝气的发生机制与成人不同,主要为鞘状突未随着机体的正常发育而闭合[2-3]。故疝气患儿的腹壁较完整,无损伤改变。因此,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该病最理想的术式,而在手术入路方面,则以“经腹”最为常用。常规疝囊高位结扎术多在腹股沟作斜切口,并经腹股沟管前壁进入,从而进行结扎,故对腹股沟的解剖结构影响较大。同时在分离的过程中,由于精索和疝囊之间的组织张力较低,如把持不当及其轻易影响精索,对其内的血管形成破坏,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其术后感染发生的可能也较大。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在常规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基础上,依据小儿腹股沟的特点而衍生的,主要优势在于:①无需经过腹股沟,故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较低;同时由于术中较易操作,故手术时间也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本组资料内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一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52±2.55)min、(6.12±2.07)ml,而行常规术的一组则为(18.05±5.52)min、(7.08±3.36)ml;同时行小切口的一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37%,而行常规数的一组则高达2.35%。②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切口长度约为0.5cm左右,故愈合较快,感染的可能性也较小;术后由于并发症的减少,故患儿恢复的时间明显缩短。本组资料内行小切口的一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4.23±1.58)d;而行常规术的一组则为(5.02±2.97)d。故我们认为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不管是在安全方面还是恢复时间上都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 巫水周,袁国伟,朱才雄,等.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86-187.

[2] 李万全,靳风莲.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158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6):65-66.

[3] 李应军,熊琼芳,谷印堂,等.经阴囊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7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4):67-68.

上一篇:谈谈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下一篇: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