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时间:2022-06-16 08:11:58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14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观察组患者护理进行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而评价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护理工作的综合评分94±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1±2.3分,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

【关键词】 妇产科;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49-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治疗期间的安全舒适期望要求也日益提高。在妇产科,妇女的法律意识和安全维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对于护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护患矛盾日益增多,尤其发生意外时,其家属往往把责任推给医院,追究医护人员的医疗责任。风险管理可以识别患者[1]、医护人员以及家属探视潜在的危险,进而及时评价,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损伤以及经济损失。本文以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14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现总结如下,以供业内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14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孕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3±1.6岁,其中初孕产妇79例,经孕产妇61例,孕周32-40周,平均(32.3±1.2)周,患者平均体重(66.3±3.2)kg;平均身高(162.2±4.9)cm。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等基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安置床位,维护好卫生环境,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以及陪护制度等;每日测量患者血压、体温、呼吸以及脉搏。定时巡视病房,做好基础护理和晨晚间护理工作。观察孕妇胎心及宫缩情况,发现患者阴道出血、阴道流液或异常腹痛及时报告,做好记录,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1.2.2 观察组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规范、约束护理中各项活动;组织护士学习,让护士认识到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明确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应担负的职责;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定期组织风险理论培训,定期组织护士业务学习,识别和分析护理风险因素[2];完善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风险管理预防小组,护士长为组长。依据工作计划制定出每周检查项目,综合各个方面信息,分析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时纠正,将潜在风险处理在萌芽状态;加强护理病历的书写规范,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认识,改变其护理观念和服务态度,增强其服务意识,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对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以确保患者安全。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管理工作、防范风险意识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护理人员单项评价20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使用t检验,P

2 结 果

比较两组护理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84.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护理风险是护理的抢救[3]、日常操作、处置配合等环节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对患者和护理工作者可能造成伤害的风险。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范围包括患者、医护人员、护理制度、医疗护理技术、护理环境、药物、设备以及流程等方面,对其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是风险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4],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对各个方面风险因素及时评价并预防。保持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医疗氛围,进而减少纠纷和事故。汪海燕在产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中提出[5],科室应识别和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完善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此结论为本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发生风险时,医护工作者也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本组实验发现,对妇产科的临床护理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完善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提高护士素质和护理记录工作能力,改善其服务态度,可以促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进而有效的推进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最大限度地规避护理风险,保证了患者安全,维护了医患双方权益。综上所述,在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在此鼓励广大医护工作者积极探索研究,将其优化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红梅.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89.

[2] 江新华.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2):3931.

[3] 李迎今,韩腊梅,张竞元.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J].吉林医学,2009,30(4):331-332.

[4] 鄢良平,邹江,陈明辉,等.规范化培训阶段住院医师的医疗风险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11):772-774.

[5] 汪海燕.产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3-5.

上一篇:5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