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记者梦”等

时间:2022-06-16 07:13:42

轮椅上的“记者梦”等

轮椅上的“记者梦”

王世辉

他是一位依靠轮椅“走路”的农民。他是一位摇着轮椅走乡串村采访,伏在用木板搭成的“书桌”上写作,从而有数百篇稿件见诸报刊、电台的“农民土记者”。著名作家湖涌称赞他“既能走过芬芳的早晨,又能走过泥泞的黄昏”。他的名字叫陈浮。

陈浮今年47岁,是河南省滑县上官镇武安寨村农民。幼年时期,因患一场大病落下了重度残疾,最终只能靠一辆轮椅车“走路”。命运的不幸没能击垮与生俱来的坚强,只读过几年小学的陈浮不甘浑浑噩噩地沉沦下去,看书报、听广播成了他生命的支撑与生活的重要内容。渐渐地,他心中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渴望,那就是要学习写作,写身边的人和事,为农民鼓与呼。文化水平不高,仅有小学作文的写作基础,不懂新闻写作的专业知识,又加上行动困难,病痛折磨,写作起来的艰难是不言而喻的。1990年初,他采写的一篇不足500字的小稿在县广播站播出,像一缕投射到黑暗中的曙光,不仅让他看到了前途的光明,更让他找到了写作方面的自信。

在陈浮的写作历程中,苦趣就是乐趣。有一次,他得到线索,说是20公里外的本县瓦岗寨乡大范庄村发生了一件很有新闻价值的事,便立即摇着轮椅车前去采访。完成采访返家时,天色已是傍晚,又加上刚刚下过一场雨,乡村的小路就成了“水泥路”,一不小心,连人带轮椅车都翻进了路边的沟里。他不停地呼喊求助,但没人能听到,好不容易才等到一位好心的过路人,帮他从沟里“走”了出来。诸如此类的事情并不鲜见,但他认为,为了写作,为了自己追求的事业,吃苦受罪不算啥,心中是甜的。

在陈浮的写作历程中,总是把为农民鼓与呼放在第一位。看到农村打白条现象严重,他就采写了《方方面面看白条》,在河南经济广播电台播发,并在“农民与白条”征文评选中获得三等奖;看到伪劣产品坑农害农,他就采写了《伪劣产品现形记》,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后,又被评为“我看中国质量万里行”征文二等奖。

天道酬勤。执著的追求赢得了成功,艰辛的付出换取了回报。如今,陈浮已累计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经济参考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近百家中央、省、市级报刊、电台发稿500余篇,多次被评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优秀残疾人”、“优秀通讯员”。

在乡间的小路上,陈浮的身影和他的轮椅车,仍然流动着一道让人感动的风景;在那辆破旧的轮椅车上,陈浮的“记者梦”仍然激情地燃烧。用他的话说,生命不息,写作不止。

只供一个人阅读的报纸

李世顺

想当年窃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的野心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可是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

一天,“洪宪皇帝”袁世凯正在居仁殿内看报纸时,他的大臣赵尔巽前来谒见。还没谈上几句话,袁世凯便有急事先走了。赵尔巽留在殿内感到无聊,就顺手拿起桌子上放的一张《顺天时报》随便翻阅。岂料不看则已,一看顿时感到诧异万分。还没明白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时,袁世凯突然又回来了,善于察言观色的袁世凯,马上看出了赵尔巽神色惊讶,立即追问缘故。赵尔巽尽管老于世故,但一时也不知所措起来。只得结结巴巴地回答:“上……上海《顺天时报》,只有一家吧!可怎么,怎么这张报纸与我在家里看到的不一样呢?”袁世凯当即令人去赵尔巽家拿来当天的《顺天时报》。两张报纸一对照,真相大白:上海出版的《顺天时报》登载了许多反对袁世凯的文章和护国军胜利进军的消息;可袁世凯看到的同一天的《顺天时报》上,竟然全是全国各地拥护袁世凯的文章和消息。后来查明,原来袁世凯每天所看的报纸竟然都是梁士诒、袁乃实等袁世凯的亲信伪造的。他们为了使“龙心大悦”,就将《顺天时报》上凡是不合袁世凯心思的文章都进行了撤换或删改,然后重新排版印刷。其实那张改头换面的伪《顺天时报》就只有一个读者――“洪宪皇帝”袁世凯!

采撷百科知识锻造写作能力

郭玉荣

要提高写作水平,我的体会是,需要不断开阔视野,广泛掌握不同业务的特点,钻研多学科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一是从工作中学习,培育工作面的“复合型”。我学的是工程技术专业,搞过技术,当过教师,从事过工会工作和管理工作,这些为我写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要写好不同专业领域的新闻,就要了解相应专业的基本过程,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这样,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不说外行话。因此,为了写好自己未从事业务方面的新闻,我常常向不同岗位的技术人员了解专业知识、工作程序等。几年下来,不仅写作十分顺手,而且技术知识面也拓宽了,同事们说我简直成了“万事通”。

二是从书本上学习,培育知识面的“复合型”。写作知识是理论基础,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如同漫漫黑夜中亮起的一盏明灯,它能给人指明方向。但要剖析深层次的问题,就要学习多种相关知识。我抱着“开卷有益”的观点,先后涉猎了经济、管理、法律、社会学、心理学、会计学等知识,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拓宽,逐步培养了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写新闻能多角度构思,写评论能深层次分析。比如,企业实行主辅分流,精干主业上市过程中,一些群众曾经产生过片面认识,这时,我及时写出《思想也要上市》的言论,从不同层面进行说理,全面地阐述利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受到大家的好评,文章也获了奖。

身在基层怎样留心

王学华

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处处留心有新闻”。回顾自己多年当通讯员的经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所谓留心,就是对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特别注意,特别容易懂,特别容易记,特别容易联想。具体到通讯员,就是对写稿有兴趣,由开始当成任务来完成到逐渐变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与写稿有关系的,别人不当回事,自己却很当回事,观察、思考、琢磨、研究,别人熟视无睹,自己却抓住不放。有了这股劲,对“留心”就算悟出了一点“真谛”。

那身在基层的通讯员又该怎样留心呢?

一是留心报纸动态。把读报、学报、评报、“见”报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及时了解报纸的宣传动向,把握不同阶段的宣传中心,既能紧跟形势,巧用时间差,打好提前量,避免马后炮,又能随时洞察报纸宣传上的细微变化,还要随时留意报纸上的征文启事,以便在第一时间寄出稿件。

二是留心会议发言。在基层我们要参加各种会议,这正是通讯员收集信息、了解情况的重要来源,千万不能轻易放过。如果说记者应该少“泡”会场,多跑基层,那么,作为天天生活在一个地域、工作在一个单位的“局内人”的通讯员来说,则可以“先”到会场,“后”到现场,而且对会议在新闻采访和材料搜集中的重要作用千万不能低估。

会议会涉及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会安排布置业务开展和各项工作,总结先进经验,表彰先进典型等,而这些大都是一般到现场采访所难以发现和了解到的。实际上,通讯员从会议上了解到的东西可以称为“骨架”,有了骨架之后再通过到基层采访来补充“血肉”,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愿我们这些通讯员都能留心起来,对不管是本单位,还是社会上随时出现的东西都要有一种新闻敏感,从中培养自己,锻炼自己,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要有一种“抓拍”意识,日久天长,新闻敏感就会在无形中增强,更多冒着热气儿的新闻就会出现在笔下。

“投栏所好”常见报

闫治凯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要提高稿件的命中率,需要经常研究报纸的版面,特别是那些专栏里的文章,更要细心阅读,精心琢磨。我的体会是:“投栏所好常见报。”

通讯员要悉心研究报纸的宣传重点,把握宣传方向。看报上宣传什么,需要什么,专栏里面的文章与宣传重点有无出入?文章有无指导性?好在哪里?若自己写应该怎么写?多问几个为什么,再认真分析,研究一番。吃准了专栏文章的内容,弄清了专栏意图,写出适合口味的稿件就容易上报了。如1990年3月《中国电力报》举办“能源杯”征文,需要一些反映基层电工的好人好事,我采写的《热心宣传安全用电的人》,正中“其怀”,很快在该报一版刊登,年底该文还获全国电力好新闻三等奖。有了写作素材,再多研究报纸,留心专栏、专版,注意征文特点,经过细细琢磨和加工,必会有更多的文章见诸报端,而那种“费力不讨好”见报少的遗憾也就越来越少了。

新闻写作中的“立骨”

韦公远

宋代散文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这样让醉翁亭出场: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一个“翼”字,将亭之情、亭之景、亭之形象和盘托出,现于读者面前。这就是古人一字立骨之法。

在新闻作品中,以一字、一词或一句话点破主题、深化主题,做到一字千钧,也需要立骨。那么,新闻作品如何立骨呢?主要应掌握两点:

其一,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高度概括提炼,通过对字、词、意的反复推敲,用最恰当的字、句表情达意。

其二,寄“骨”于物,形象传神。先看一则消息,《工科大学如何进行改革?》(1985年10月18日《文汇报》),钱伟长认为应该拆四垛墙;一是学校、社会之间的“墙”;二是学校内部各部门、学科之间的“墙”;三是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四是思想上的“墙”。可以看出,这则消息的主题是工科大学的改革,如何让这个主题鲜明、生动地突现出来,消息引用了钱伟长的观点:拆“墙”。这个“墙”字象征着要改革的对象,要拆除的对象。“墙”字统领全篇要义,像骨架一样支撑主题,具有一字揭示全篇之意的作用。这就是这则消息之骨。

在新闻作品中立骨与在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立骨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含义要准确,炼字、炼句要精当传神、务除陈言等。但二者之间还有着根本的区别,即新闻作品中的立骨必须是建立在生活真实基础之上,不允许有丝毫杜撰和虚构的成分,决不能因为立骨而失实。

上一篇:新闻署名要打假 下一篇:可怜新报成“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