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情观

时间:2022-06-16 05:02:47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情观

摘要:社会的进步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进而对我国现代化校园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爱情观的教学便是其中重要一项,在传统爱情题材教学中,教师一直对爱情话题讳莫如深,这对学生端正爱情观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良好的贯彻正确的爱情观。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情观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教材中关于爱情观的体现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爱情观

前言:

纵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爱情题材的文章比重逐渐加大,这充分说明了时代的进步与教育思想的革新,课程的变化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而转变的,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已经对爱情有了一定的认识与追求。在如此重要人生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指导,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对正确的爱情观念产生正确的把控,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教育中爱情观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的文化思想对现代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中,爱情观的转变便是其中重要一项。高中生正处于人生中教育的转折点,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情观对其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若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接受错误的爱情观,便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与行为,这会影响学生以后的人生之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爱情观进行教学并不是要教授学生该如何谈恋爱,而是通过古诗词等国学文化教育让学生梳理正确的爱情观念,进而学会如何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如何与异性进行相处等。高中生容易发生早恋现象,对此教师与学校不能通过一味的打压来解决,而是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学生走向成熟,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心智完善发展并走向成熟[1]。

二、爱情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一)关于对爱情忠贞不一的教学题材

关于爱情不忠的教学题材在高中课本中深有体现,此类的教学题材主要是通过正面爱情观的论述与分析,让学生明确在爱情观中索要秉承的爱情思想。进而让学生在教学中明确自身应该树立怎样的爱情观念。例如,在秦汉的《鹊桥仙》中出有着这样一句佳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其中所宣扬的爱情观念就是不管两个人在哪里,能否永远的陪伴在彼此的左右都不重要。因为爱情是永恒的,所以并不怕长久的分离,只要心中有爱便能够长记于心。榇耍真正的爱情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它不会因时间长久而发生变质。教材中通过忠贞不一的爱情观,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爱情不争朝夕,这对高中生的早恋行为是一种引导,教师通过“不争朝夕”的爱情观念,引导高中生要放下心中爱情包袱转而努力读书。

(二)基于良好责任感之中的教学题材

真正的爱情需要双方责任感的建立,需要道德和规范与约束,人们不能够在爱情的世界中随心所欲。高中教材中有一篇关于责任感缺失的反面爱情题材《雷雨》,其中周朴园与他的仆人在长期的接触中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两个人在一起后其仆人为他生了两个孩子,最后周朴园却因自身的私语而将她们赶出了家门,希望能够借此迎娶富家的小姐。这种道德沦丧的行为不仅使他没有得到其所期盼的爱情与婚姻,更使他遭到了道德的谴责。通过《雷雨》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反面的爱情题材中树立对爱情观的正确认识,让学生们认识到爱情的土壤需要责任感的建立,唯有双方都具备良好的责任感才能够让爱情得以长久延续。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会明确正确爱情观的重要性所在,明晰爱情的建立理智的,是责任与义务并存的,并不是单纯的一种享受[2]。

(三)关于患难与共的教学题材

荣辱与共的爱情观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另一中体现,其反应的是现实主义的爱情题材,学生通过对该题材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明确爱情观的树立目标,对高中生正确爱情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教材中的《项链》中,马蒂尔德因自身贪慕虚荣的思想而欠下了大额的外债,面对如此情景,其丈夫不仅没有弃她而去,反而安慰马蒂尔德并与其共患难,通过共同的努力偿还了大额的外债。《项链》中这种共患难的爱情故事充分说明了真正的爱情是不会因为困难而倒下的,同时亦能够说明爱情的维持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倘若不具备良好的物质基础去空谈爱情是一种幻想。学生在此爱情故事的影响下便会形成正确的爱情思想观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3]。

结语:

综上所诉,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中教育中对爱情观的教学题材不断增多,为了能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便需要在此重要教学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笔者认为,高中学生的爱情教育要充分将教材中的爱情故事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进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运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爱情与异性的问题。无论教材中的爱情观念是正面还是反面,都要让高中生在懵懂的青春阶段感受爱情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张建平.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情观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09):127.

[2]张水云.语文教学中的爱情观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2,11(05):128.

[3]刘晓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育刍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08):49.

上一篇:观念转变从朗读教学开始 下一篇:感谢范雨素,感谢那些心怀文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