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

时间:2022-06-16 02:13:35

中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

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越来越重视,中职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也是全新人才模式的一种改革式的探索。通过我校农机专业的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各项内容及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方法,介绍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展中职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

中职农机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学徒制近几年,国家提出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旨在通过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的新形势从而使得双方优势互补,从而更加促进学生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双重达标。其中农机专业的中职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便是一个很好的呼应。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实践教学中主力的一部分内容,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完善的条件。在中职农机专业的学生群体中加强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无疑是对教育向现代化迈进又助力了一大步。

一、现代学徒制基础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方式

早在很长时间以前,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就早已经把现代学徒制运用到校外实践的应用上。因此,回顾之前的相关进程,借鉴西方先进国家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我校通过对农机专业的学生群体建设了沈阳市于会怀农机专业合作社、辽中县大成农机公司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农机专业2013届、2014届、2015届毕业生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展有关校外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试行工作。从而组建了相应的“试点小组”和“试点班级”,并为此设计规划了相应的现代学徒制校外实践教育教学方案。

这三届农机专业试点学生,前两年在本校完成对于农机专业的理论化学习,最后一年的理论实践全部在全新组建的农机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现代学徒制的形式完成,如果能够顺利毕业,则可留在本基地公司长期工作下去。因此,在首批试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精细微调相关细节,从而确保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展落到实处,真正形成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现代学徒制基础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措施

1.加强企业在教育办学中的地位

我国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是,学校方仍然占主导,而企业往往扮演的只是一个“出资者”的角色,这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大力提升企业在校企办学中的有关地位,企业除了资金的投入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入宝贵的企业实践经验,并且借助企业的强大发展力,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落到实处,让企业把参与实践的学生当作日后的企业一份子来培养,这是最为必要的。

2.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要想使得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得以完整的开展和持久运行下去,优良的教学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较为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整体移植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土壤中是很难存活。因此,如何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具有中国特色化的改革是当前我们所必须要去考虑的。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实践成份的摄入,同时做好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的相关完善和合理配合,是确保基于现代学徒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良好运营的必要手段。

3.加强相关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现阶段农机专业课程设置非常大的一个缺陷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这是最大的弊端。作为中职农机专业的学生群体,理论知识基础的薄弱使得他们如果仅解除单纯的理论课程是无法更好的学习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农机专业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相关实践课程体系要进行大力改革。针对现代学徒制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相关实践课程的辅助式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须的。

对此,我校农机专业部针对现代学徒制校外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增加课程中弹性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较,从而使得课程的设计更为人性化,也可使得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实践中的不足去选择自己需要学习进步的课程。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实践课程体系,从而紧密配合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相关进度,进一步确保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4.加强师资队伍的编排

对于农机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培养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中,老师无疑扮演着双重的身份,既是教学相长的“老师”,又是传授经验的“师傅”。这一点是我们所需要重视的,这便表明,基于现代学徒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师资队伍的编排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因此,在教师的筛选和培养中,不仅要注重其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状况,更要注重的是其对实践课程的掌握和教学能力。只有教师队伍编排好了,那么日后对于新兴人才模式的创建和人才质量的保障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

5.实现教学、实习、就业的一体化模式

现阶段,我国对于中职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一个不小的弊端,那就是学习就业分散性太强,脱离太严重的问题。针对现在社会发展的现状,我们无疑要努力改进的便是人才培养的一体化问题。

对于农机专业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工种,我们在对于中职农机专业学生群体的培养中,就要让学生看到“学习就是实习,实习就是就业”的广阔前景。而不是断点式的毫无意义的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大方面上引起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学习和就业兴趣,从而切实解决企业“招工难”“工人紧缺”的严重问题。也只有这样,基于现代学徒制所构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才得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和作用。

三、结束语

几年来,基于对我校农机专业学生群体展开了现代学徒制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一系列建设性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这是当前新兴和主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见对于基地实际的开发是最为至关重要的,这便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的高度紧密配合。因此,必须进一步高度关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进程,不断地加大基地的建设力度,维护好和发展好学校和企业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相关联系和相应关系,力保学校与企业共同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方式,充分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根本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更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便是我们日后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兰菊,顾青.中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4).

[2]孙立家.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学徒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7,(07)

[3]吕研,古继宝,梁操.我国现代企业师徒制重构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07,(04).

[4]屈善孝,黄勇.建设实训基地提升中职学生职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03).

上一篇:智能手机为辅助的电大开放教育课程学习模式初... 下一篇:院校合作开展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养的可行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