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6-15 04:16:25

关于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一些思考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增多。液氯、氯化钠、甲苯等各类危险化学品在运输途中的翻车泄漏,到松花江、广东北江、广西柳江的污染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能否及时防范和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对各级环保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突发事故的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建立健全应急反应体系,提高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发展相关污染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建立信息系统

任何突发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它必然是在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排查潜在事故隐患,旨在早发现、早治理、早消除。排查对象包括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流动污染源由于无组织性、多样性、突发性,事实上已成为环境监管的难点。

由于环境系统地理位置紧密相关。因此,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管理和存储,应包括空间数据库和环境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重点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的分布、行政区划图、交通网络图等(如重点污染企业、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学校、医院、疗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数据库包括大量的属性数据(如监测数据库、监测人员库、气象、水文数据库、危险化学品资料数据库)、文档数据(包括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应急处理预案等)、模拟数据(包括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水体污染扩散模型等)。据此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二、依据信息指标,建立健全应急反应体系

于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末端管理,以保护区域环境安全为目的的预警系统,通过获取污染源信息、环境标准值、卫生防护标准限值以及其它环境参数,可以及时表征污染物迁移,扩散途径等内容。有效的应急反应体系应包含两个层次:环保管理部门和企业。企业应建立自己的应急预案,并上交环保部门备案。

通过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中,嵌入预警功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风险——安全——预警——控制”系统。根据环境风险压力,一旦区域或流域环境质量无法满足预定的功能要求或具体范围时,就认为环境安全存在风险,需要发出警报,并由相关信息作出响度,以实现对系统的调控。

预警系统由4个部分组成:① 利用实时监测系统。可记录各监测点位污染物数据,还可以查看历史资料,报警数据,汇总报表等。②评价预测系统。在日常监管和新建污染源、环境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污染源的类型、气象参数、环境参数,选择适当的扩散模型,模拟重点监控的指标对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或流域及可能引发事故的污染源作出数据趋势预测提出预警。同时,要建立环境公告、环境污染预警报告制度。③污染应急子系统。根据污染物动态模拟结果,针对不同的污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污染物消减方案。在发生污染事件时,能迅速确定污染地点、污染物种类以及污染源强最大点,由此确定安全距离、防护范围、隔离范围。④可视化输出。通过图形及图形变换、声音及与通讯设备互联传递消息等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可在电子地图上直接显示污染发生的地点、范围,污染程度、污染源物理化学性质、健康危害等信息的查询结果。一旦污染发生或进入预警状态时及时在界面上以图形网络或警戒色报警,并向有关责任人发送信息,

预警系统还应包括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增强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对环境突发事故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群众自我防护、自救意识;提高企业防范和处置污染事件能力,客服麻痹大意思想,全面消除事故隐患。

三、控制事态,提高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

根据危险品的特点,事故性质,污染程度等方面,灵活地采取应急处理方法。如化工厂发生爆炸时,苯发生泄漏,苯的燃点较低,在泄漏口弥散着高浓度的苯蒸汽,回收苯已不可能,为减少苯对大气的污染,可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在不发生爆炸的情况下让苯继续燃烧,使其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以清除其污染。

总之,提高事故处理应变能力的根本,是对潜在的事故隐患有充分的考虑,需要企业、环保、市政、消防、医疗等多部门的配令。

四、结论

研究环境突发事件的防范对企业制定应急预案,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及环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践,不断地加强和完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以提高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后的损失,将环境污染程度尽可能控制在最小范围。这将对企业与各管理部门的协

上一篇:岱岳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