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规划设计

时间:2022-06-15 03:07:37

浅析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规划设计

摘要: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对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了道路的规划设计方案。

关键词:市政道路, 规划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道路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区域路网规划,沿线的交通现状,在坚持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新旧设计结合,远近期工程结合,注重环境保护达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设计具有前瞻性,系统新,安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1从道路交通功能正常发挥的要求来讲,道路网络系统必须是一个有机协调的系统。首先,必须具有合理的等级结构、功能结构和布局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应由各类道路应各司其责,有机结合,实现道路功能结构与等级结构的协调统一。其次,每一条城市道路都有多重特定的功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应以实现其合理的交通功能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市政管线、绿化、景观、日照、防灾等其他附属功能。城市道路应根据其应赋的道路功能来确定合理的道路红线、横断面形式和分配等,决不是越宽越好。第三,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影响甚至决定道路网交通容量的关键。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必须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匹配,否则,要么会造成路段通行能力的富余和浪费,要么造成交叉口的严重阻塞。第四,城市道路要慎重处理好于城市空间、土地开发、历史风貌、遗产保护等之间的关系。

2 市政道路网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造成道路系统功能紊乱。路网级配不合理,导致就会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的紊乱。交通生成点与干路系统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城市交通集中在几条贯通性干路,不仅不利于机非分流系统的形成,也不利于不同出行距离交通的相互分离,更不利于不同类别道路系统交通功能的发挥。

2.2 路网节点不畅,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不匹配。我国传统市政道路设计缺乏交通工程理论的指导,交叉口红线、车道数与路段上完全一样。这样设计的结果,交叉口由于相交道路间的交通流要相互等待或避让而导致通行能力大打折扣。2.3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导致道路功能效率不能有效发挥。道路横断面的设计,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仅仅局限在道路工程设计,缺乏交通工程设计的理念和要求,导致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尤其是横断面设计极不合理,

3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与改进

3.1 道路节点设计。

1)道路节点功能分类。从功能角度讲,城市道路交叉口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快速路系统内的路径转换节点,其规划建设应保障各个流向车辆能高速、连续、顺畅地通过交叉口;第二类为进出快速路系统的集散节点,其规划建设应考虑快速路上、下匝道通行能力与临近路网的匹配;第三类为干路与干路相交的节点,其规划建设应保障“点”与“线”的通行能力匹配;第四类为支路或特殊道路交叉口,其规划建设应考虑交通管制与交通组织。

2)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原则。针对性原则:交叉口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城市实际情况,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交通政策研究成果。综合性原则:城市道路交叉口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分向流量、公共交通站点设置、交叉口周围用地性质、管线布置、防灾要求等确定交叉口的形式及其用地范围。协调性原则:干路交叉口必须进行渠化规划设计,通过增大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条数来扩大交叉口空间资源,以空间资源换取时间资源,使路口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系统性原则:路口改造、立交建设必须成系统,不能孤立改造某个路口,将交通矛盾转到其它路口。节约性原则:尽可能通过平交路口渠化来挖掘既有设施潜力,能不建立交尽量不建立交。现有平面环型交叉口应尽可能予以保留,宜采用“环交+ 信号灯”控制方式。立交设计应保障主流方向的交通顺畅,立交结构形式应美观、简单、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以便节约用地、节省工程投资。以人为本原则:道路应根据红线宽度来设置行人过街设施,通过交通岛绿化设置及高架桥绿色挂篮设置来形成城市新景观。远近期结合原则:道路交叉口改造近期实施方案必须考虑远期交通需求,必须研究规划设计方案的近远期过渡。近期无法进行渠化的远期应控制交叉口用地。平战结合原则:立交建设应与城市防灾相结合。

3.2 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分配也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关键。城市道路横断面要素通常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路缘带等。这些要素的尺寸分配要根据道路功能,综合考虑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交叉口渠化、港湾公交车站设置、地上地下市政管线布设、绿化景观等因素来确定。因此,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实际上交通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体,而不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一个好的城市道路设计应当成为是功能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关键:

1)基于对通行能力、行驶速度的适应及节约土地资源的客观要求,确定机动车

行驶的合理宽度;

2)基于对道路交通量的预测及实际管理措施的考虑,原有的车道数也需要调整;

3)基于车种的变化及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要,各种车道及分隔带在断面上的分配比例需优化;

4)基于环保及行车、行人安全考虑,要考虑分车带、绿化带的布置形式的调整;

5)基于节约资金及土地资源的考虑,必须考虑分期建设的需要及对现状道路的合理改造;

6)考虑道路附属设施布置的客观要求变化及维修、维护需要,要考虑断面各

部分的比例调整;

7)为适应各种先进的交通组织及管理要求,要考虑道路断面与路侧建筑物特性、土地利用性质、公交专用道、公交停靠站、路边停车带、道路交叉口的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3.3 关于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城市快速路是城市道路中的最高等级的道路,是为了保证城市长距离的机动车出行者在相对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其出行目的(或过程)而建设的、能相对快速、连续(也可不完全连续)通行的道路系统。城市快速道路的设置适用于快速疏解现代大城市中大型片区间长距离、大流量机动车流或者穿越大中城市的过境车流。所谓长距离,也即机动车出行距离至少超过5~7 公里,所谓大流量,也即在高峰小时同一机动车交通走廊内,超过5~7 公里的长距离单向机动车出行交通量至少要大于1000~1500 辆当量小汽车/ 小时。一个城市是否需要快速路,要综合考虑这个城市的规模、形态、布局、机动车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等因素,必须慎之又慎。如果确实有必要设置快速路,则要解决好四个关键的技术问题:1)快速路的选址和布局;2)快速路规划的系统性和协

同性(包括其自身的和与整体路网的协同性);3)快速路的标准问题;4)快

速路的几何形式问题等。

结束语: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路网的主要骨架,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城市道路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2] 景国胜.城市道路横断面的问题与规划对策[J].城市交通,2004,1.

[3] 应周杰,林春娥.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与建设改进分析探讨[J].价值工程,2010,29(18):95-95.

[4] 张林志.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规划改进设计分析[J].民营科技,2011,(9):277-277.

[5] 席永红.浅谈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4):13-13.

[6] 孙立志.浅析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2,(16):214-215.

[7] 孙海涛.市政道路网存在的问题及规划设计的完善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2,(10):269.

上一篇: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之控制研究 下一篇:生态型城市背景下园林绿地景观的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