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旷辛壮词风成因及其艺术表现

时间:2022-06-15 02:51:27

苏旷辛壮词风成因及其艺术表现

历来论词,标举苏轼、辛弃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我认为,苏、辛同一流派而风格殊异:苏词于豪放中见旷达轻、洒脱奇伟,辛词于豪放中见雄浑沉郁、曲折顿挫。正如王国维所评: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①。词学界对于苏旷辛壮词风不同的成因尚少系统研究,本文特就苏、辛风格的形成试作初步探索。

一、苏辛创作个性是苏旷辛壮的决定性因素

法国作家布丰明确提出:“风格即人。”②文学史上的事实也告诉我们,作家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我们先看看苏、辛个性。

苏轼(1037―1101)生活在北宋中叶。当时,宋朝廷表面上平安无事而内忧外患正在潜滋暗长。“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满怀“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积极向统治者献计献策,但由于王安石变法和新旧党争,始终仕途坎坷,为官、被贬、起用、再贬,就构成了他一生政治生活的命运交响曲。因此,苏轼在政治思想上以儒家为主而与佛道混杂的思想因素贯串一生,而且三种思想因素经常互相抵触交替。任职期,以儒家为准绳,贬居时,以佛老为主导,两种思想武器随着生活遭遇的不同而迭更主次,总的态度则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旨趣相契。在人生态度上,苏轼一面追求人生的意义,歌唱美好的生活;一面又经常深沉喟叹“人生如梦”,流露出空虚寂寞的情怀。于是排遣不得反作超脱,奉行儒家而出入佛老,谈论世事而颇作玄思。正如《前赤壁赋》所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顺应自然,超凡脱俗,乐观自适的这种旷达情性是苏轼性格的主流,从而决定了苏词风格的旷达主体。贬居黄州时作的《定风波))一词就是苏轼的自画像。你看,坡仙老漫步在风雨之中,是那么坦荡悠闲。然旷达,超尘绝世地歌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辛弃疾(1140~1207)主要生活在宋金对峙时代。南宋小朝廷偏安于江南的残山剩水:南方人民面临女真铁骑的蹂躏践踏,北方汉族人民正在女真贵族的奴役下。生长在北方沦陷区土地上的辛弃疾,自幼目睹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又受到家庭良好的爱国教育,立下了杀敌报国之志。绍兴三十一年,金主亮大举南侵,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率众二千从耿京领导的农民义军抗击金兵。起义南归后,向南宋统治者献《美芹十论》,上《九议》,力主北伐,收复中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种种矛盾,壮怀激烈、肝胆忠愤的辛弃疾有志难酬,退居带湖、瓢泉,在忧愤中慷慨悲歌。试看他淳熙八年闲居信州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词: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由此可见词人羽扇纶巾的儒雅风流,剽悍沉著的武将大略,磊落耿介的性格特征,宿志来酬的痛苦面貌。难怪前人称“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则弓刀游侠。”③和旷放乐观的苏轼相比,辛弃疾则是时代的骄子,爱国的斗士,抗敌的英雄。正如吴衡照所评:“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李,为岳、韩,变则为桓温之流亚,故词豪雄,而意极悲郁。”④

二、不同的词作内容决定着不同的风格基调

在纤巧轻糜词风盛行的北宋中叶,苏轼树起词“自是一家”⑤的旗帜,开始吟风弄月,绮糜香艳的词风,冲破酒楼歌筵、闺情花柳的狭小天地,在词作中抒发爱国激情,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寄寓政治理想,如《念奴娇》(大江东去);反映农村生活风貌,如《浣溪沙》。词作内容的革新,“指出向上一路”,⑥使入登高望远,举首高歌”⑦。但渴望建功立业的苏轼偏偏不得统治者的重用,因而在抒发豪情壮志时,糅合进身世遭遇的感叹,透出清雄傲岸的气度,追求超脱潇洒的和平心境。从而使他这一类豪放词形成旷达的基调。

作为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遥继苏轼,以满腔爱国激情和凌云健笔熔铸成宏搏豪壮,悲愤感人的爱国华章。在绝大部分词作里,他抒发爱国情绪,怀念中原失地,鼓励抗战将领,讽责误国权奸,鞭挞偏安朝廷,以及感叹怀才不遇,愤慨壮志难酬,自始自终无不激荡着词人抗金报国、拯救河山的爱国主义感情,而且是那么激昂慷慨,悲壮淋漓!这样的乐章内容使辛词不可能有苏词的超凡脱俗,只会表现得沉著痛快,凝重深沉,暗呜顿挫,造成壮美的境界。辛弃疾的爱国华章,较苏词偏重于个人遭遇的抒写,更具深广的时代内容和现实主义。

三、苏旷辛壮风格不同的艺术表现

苏辛创作个性的不同,词章内容的差异,反映在词创作上必然有着不同的艺术旨趣。苏轼为诗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追求朴质明快、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于是词章豪放处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如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见苏轼善用直笔抒情写志,至情从胸中奔腾而出,一气流贯,无所阻挡,明朗畅快。婉约处亦词情清新,不假雕凿。如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写夫妻恩爱情深,抒发词人对亡妻魂牵梦萦的怀念,又寄寓政治上的失意苦闷,感情曲折复杂,语言却简明质直,亲切隽永。稼轩则常用曲笔造语,多比兴,多象征,创造出雄奇开阔的艺术境界。读来令人感到辛词造语抒情,多呜咽出之,百折千回,姿态飞动。沉郁顿宕,哽咽回肠。

上面对苏辛风格的成因及其艺术表现作了初步的分析考察。其实,就他们风格的成因而言,词坛的时代风气亦不可忽视。北宋中叶婉约作风大盛,苏轼独具一格,力图创新,但势单力薄。南宋词坛在辛弃疾时代,深沉悲壮的爱国高歌响彻天地。这对于苏辛词创作不能不产生各自不同的影响。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注释:

①⑩《人间词话》。

②布丰《风格论》。

③《人间词话・补笺》引《词辨》。

④《莲子居词话》。

⑤苏轼《与鲜于子骏书》。

⑥《碧鸡漫志》卷二。

⑦汲古阁本《向子湮酒词序》。

⑧厚敬观《映庵手批东坡词》。

⑨《唐宋名家词选》录《郑评》。

上一篇:诗人与酒的缱绻 下一篇:生命的形式与艺术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