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放缓,如何防御

时间:2022-06-15 02:44:43

经济增长放缓,如何防御

由于外需调整尚需时日,而国内消费的增长―时不能快速填补外需减少的空白,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等因素,中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必然是走向相对减缓增长的平台。

1月1 7日,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GDP)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四季度增长8.9%,创近两年来新低点。虽然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有主动调控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宏观调控的目标,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需疲软等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增速放缓应该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趋势。

经济增长放缓显然对股市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在此大背景下,股民们应该如何选择防御性较强的板块和个股呢?经济放缓成主基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9.7%、9.5%、9.1%,而第四季度8.9%的GDP增速创近两年来新低点。

“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到目前看主要还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是我们让经济增长回归常态。”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分析认为,货币政策大幅回收流动性,各项刺激政策到期退出,房地产受到调控,意图是稳定物价,去除泡沫,让整个经济增长依靠内生力量,回归到常态。 但是,经济增长放缓并不仅仅是2011年的关键词,也将贯穿于未来一段时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是未来的主基调。“2003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但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外部需求的减少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至今仍没有消除。” 他指出,由于外需调整尚需时日,而国内消费一时不能快速填补外需减少的空白,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等因素,中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必然是走向相对减缓增长的平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就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有两个趋势基本确定:“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从两位数逐步向9%甚至更低过渡;二是物价内在、外在上涨压力交织,并将较长期存在。”

对于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绝对不是一个悲观的结论,我们应持一个积极的看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保持乐观。他说:“中国经济如果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比如由10%左右降到6%~7%,我个人估计大体上三五年以后,中国经济可能就会转入一个大概6%~7%的中速增长的阶段。但是即使进入了所谓的中速增长阶段,我们还有潜力继续保持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如果能保持这么长的时间,中国将会成功地跨越各种类型的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一个高收入的社会,对中国来讲,这也是一个成功的标志。”消费类防御性优势凸显。

经济增长放缓有其必然性,却又不必过于悲观;经济增长放缓对股市也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机会仍然存在。

湘财证券福州五四路营业部副总兼首席投资顾问张积椿认为,中国经济虽然面临着许多难题,但是中国模式决定了中国政府有能力动员其掌握的丰富的资源,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极端险峻的局面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虽然经济增长的放缓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经济放缓,但是一些板块可能在此背景下却凸显出其优越性。最为典型的就是消费类板块。“消费类,特别是一些有刚性需求支撑的种类,如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较小。”渤海证券福州营迹路营业部投资顾问郭光琛说。

张积椿还特别指出,从广义上来看,能源消费也可以被并入消费的概念中。而能源消费,特别是石油、石化产品的消费应该是持续看好的。 “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可以判断汽车保有量和汽车能源消费的增长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经济下行影响较小。”他说。

此外,在传统消费行业中,张积椿特别看好超市类个股,“以永辉为例,它的财务状况很好,特别是现金流和主营业务收入。而且公司的成长性强,未来的前景乐观。这样优质的零售企业值得看好。当然,在选股时要考虑到它现在的股价和未来的上涨空间。”

有所争议的是新兴产业。郭光琛认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行业受国家政策的扶持,未来可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张积椿认为,新兴产业涵盖的范围较广,需要分别对待,普通投资者把握个股机会的难度较大。例如, “新能源的运作就进入了低潮期,一些太阳能厂商的硅片停产,风能产能出现过剩”。“虽然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但是要达到预期的目标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中难免有一些公司倒下,而投资者要正确投资、稳健投资,难度较大。”张积椿如是说。

因此,他从安全边际的角度考虑,推荐投资者关注银行、保险等业绩好、估值低的金融类个股。

上一篇:纪事 第3期 下一篇:婆罗浮屠:一座浮世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