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轨道车安全运行\日常保养\故障判断与故障应急的处理见解

时间:2022-06-15 12:44:18

关于轨道车安全运行\日常保养\故障判断与故障应急的处理见解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轨道车安全运行、日常保养及轨道车常见故障判断和查找方法与故障应急处理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轨道车; 安全; 保养; 故障; 应急

中图分类号:U273.1文献标识码: A

轨道车是从事铁路运输设备大、中维修及抢险等施工部门不可缺少的专用运输设备。它机动灵活能起到列车所起不到的作用,广泛地被铁路、工务、工程、供电等部门采用,承担着材料、机具和人员运送任务。

随着自轮运转车辆在铁路建设、施工、维修工作中被日益广泛的使用,尤其是轨道车、接触网综合检修车,轨道起重机,架线车组,巡检车,枢纽用高空作业车等在铁路设备的维修及养护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迫切需要对乘务员乘务作业程序与作业标准进一步规范。

安全是轨道车司机永恒的主题

“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安全正点、当好先行”是我党和国家对铁路部门最基本的要求,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则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方针。江总书记曾强调:“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又强调“人命关天的事,一定要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所以说安全是人类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

1.日常保养

各型轨道车在运行一定里程后,会发生零部件松动、磨损、甚至车辆技术状态的严重劣化。因此,只有日常采取相应的保养和修理措施,才能降低这种劣化速度和恢复车辆的技术性能,这是保证轨道车辆处于完好状态的重要手段。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乘务员们要做好日常保养的三检制度。轨道车日常保养的三检制度包括:出车前、行驶中和收车后。是以清洁、紧固、调整、为主要的检查预防性措施。

接触网作业车、轨道车辆的司乘人员应对所使用的自轮运转车型结构、各部件的名称、正常安装的位置及状态非常熟悉,掌握该车型运用特点以及容易出现的故障的零部件和关键点部位。要充分合理的利用检查时间,在检查车辆时应以有条不紊的顺序和正确的姿势及适当的方法进行,要求做到:顺序检查,不错不漏,姿势正确,步伐不乱;锤分轻重,目标明确,耳听目视,仔细周到;测试工具,运用自如,手触鼻嗅,灵活熟练。

在检查过程中,应根据声音、颜色、温度、及气味等线索,准确及时的判断故障处和故障程度,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1.1出车前检查

1.1.1即轨道车在出库之前对轨道车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查,包括内容有:车体、车架、门窗、灯光、音响、走行部、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系统、燃油供给系、液压系统,电气设备,和三项设备,及行车备品、备件等做一次仔细检查,检查方法为锤检法(锤击、锤触、锤撬)、手检法(手动检查法,手触检查法)、目视法、耳听法、鼻闻法、和试验测量法。

1.1.2对轨道车全车检查完毕后,认真填写行车日志及出库,检修记录本,如符合出车条件,按调车状态等待出库信号做好出库准备。

1.2行驶中检查

1.2.1做到检查顺序熟练、不重复、不漏检、工具使用正确,检查方法合理,了理车辆性能,熟悉运用特点,根据出车运行作业整备的特点对车辆做最大范围的检查,在一次出车中,停留时间长时做全面检查;针对停留时间短时做重点检查,重点进行走行部状态检查,因没有地沟,对车辆底部主要从走行部两边观察检查。

1.2.2对车辆进行检查中应做到:由左至右,从上到下,先内后外的顺序检查。

1.3收车后检查

1.3.1收车后检查也是对轨道车辆的一次全面回检工作。对车辆在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进一步处理,如遇到无法处理的故障或问题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1.3.2按规定做好车辆的“四防”(防溜、防盗、防火及寒冷地区防冻)工作。

1.3.3做好对车辆的清洁、排污和工作。

2.故障判断

判断与排除故障,是我们轨道车司机经常遇到的课题。轨道车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后,司机能否根据现象尽快而准确地找出故障原因并予以排除,这关系着轨道车能否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目前,铁路线路上在用的轨道车车型较多,对不同的轨道车和不同的故障,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但首先应掌握故障判断的一般方法,此对轨道车司机尽快处理故障有极大帮助。

2.1判断故障的三种基本方法

2.1.1按系统或部分顺序查找

轨道车主要由动力部分、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

(低压与高压)组成。如果是液力传动的轨道车,其中还有液压系统。判断故障的顺序应先确定大类,然后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顺序逐步查找。如发动机无法起动,应先由大类确定是柴油发动机或是传动系统还是电气系统出现问题,如果确定出是电气系统,然后就又从起动开关、分闸、总闸、连线、熔断器、电瓶及连线,电磁开关,起动马达等依次查找。

2.1.2按故障症状查找

有些故障是有一定症状的,即外露特征较明显,按故障特有的症状查找故障,较为方便。例如发动机排放的烟为浓白色,说明燃烧室进入了水分;排放的烟为蓝色,说明燃烧室窜进了机油;排放的烟为浓黑色,说明燃烧室里的混合气燃烧不充分。为什么燃烧室进入了水、机油和燃烧不充分,应进一步查找和确定原因。除按烟色判断查找外,还有的故障具有特别的声响、气味、抖动、温升高等现象,也可按此查找。

2.1.3按经验查找

俗话说的好久病成良医。有不少司机在多年的驾驶工作中

遇到和排除过各种各样的故障,摸透了故障的脾气,积累了很多的检修经验,故障只要一冒头,便知道是什么故障及所在的部位,立即可动手排除,这全靠司机日常细心观察并善于总结,慢慢积累而成,这也是一门可贵的技能,我们应推而广之。

3.故障应急处理

轨道车在运行途中,经常发生油、电路及机械故障而造成

了区间停车、打乱了行车的正常秩序,直接威胁着行车安全。因此,要求我们轨道车司机必须掌握一些行车途中常见故障应急处理技能,以适用于一旦途中发生故障,影响行车时,当机立断,迅速排除,最大限度地减少区间停留时间,避免或缩小损失,从而保证运输安全。应急处理办法,只是一种权宜之策,是轨道车司机在万不得已之时所采用的临时性急救措施。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灵活运用,以不扩大事故为目的。当轨道车急救到站或驻地之后,必须进行正常性故障排除与修复。

3.1处理轨道车运行途中突发故障的原则

3.1.1就车、就近、就地取材。

3.1.2办法要简单易行,所需时间最短。

3.1.3尽量做到不损坏原有装置和不加剧其他机件的损坏。

3.1.4能继续运行或维持低速运行的车辆应行至就近车站处理,力争不轻易在区间停车。

3.1.5如故障严重,急救时间太长或无法急救,耽误列车或直接危及行车安全时,应立即请救援或推行至就近车站。如不能推行又无救援车时,可当机立断推出铁道,并不得侵入限界。

3.1.6对于一时查不出原因或各大总成与组件内部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应当机立断,设法将车辆移出区间。

3.2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3.2.1区间制动梁脱落

制动梁一头脱落一头连着,可用铁线把脱落头捆绑固定,把速度控制在25km/h以内,运行中不准刹车,直至行到前方车站。

3.2.2制动拉杆损坏

基础制动组件有上、中、下拉杆,任一拉杆断裂,均会不同程度影响车辆制动。如发生某一拉杆折断,用铁线捆扎或连接,保持其他制动组件原来的相对位置,控制车速,避免制动,行至前方车站换折断拉杆。

3.2.3区间“切轴”

轨道车“切轴”后没有落轨掉道,走行部也没有其他损坏时,应将断轴固定在水平的位置上,要低速运行或推出区间。在经过岔道时,最好把车速控制在5km/h以内,专人下车监视,当心脱线。在运行中避免制动,并在断头处适时加机油。

有两组以上的轨道车联挂运行时,可将“切轴”的一端升起,让车体爬在前方的车上,并捆绑固定,慢慢行驶拉回。

参考文献

[1]蒋丽川、王正生.《轨道车司机》,2004年

[2]王风雨.《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轨道车乘务员出乘作业与运行安全》,2006年

[3]许士杰.《轨道车安全驾驶读本》

作者简介:苏鹏,男(1980.06-),山东省凌县人,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于管理,现任职于神华准能大准铁路公司供电段,主要从事运输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上一篇:关于现代医疗模式对其建筑形态的影响 下一篇:关于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