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道的坡岸绿化形式与应用

时间:2022-06-15 07:11:49

生态河道的坡岸绿化形式与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推进,城市对河道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河道坡岸不仅要实现河道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改善河道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休闲空间和绿化生态空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生态景观坡岸的设计,来探讨坡岸绿化的不同形式及广泛应用。

关键词:生态护坡;绿化形式;城市河道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mote of the society , the demand of the city to the river cours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higher ,the stream banks not only achieve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rivers, but also improve the river environment, to provide a kind and pleasant leisure space and ecological space for people,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n and nature. Based on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bank,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fferent form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iverbank green-planting.

Keywords: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greening form; city river

中图分类号: 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 前言

在城市建设生态、景观、文化发展的需求下,生态河道的坡岸绿化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并不再是单一要满足功能上需求,如何使河道达到行洪排涝、堤岸改造、水系整治、水质保护,又达到亲水近水、回归自然的效果,就要运用不同形式营造生态坡岸绿化设计,使河道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 生态河道坡岸绿化的形式

生态坡岸是指恢复河岸天然属性,其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能够丰富河流地貌,达到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河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坡岸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即保持有效数量的动植物组群,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营造一个健康的林草符合系统,有利于边坡生态正向演替,既能通过先锋植物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护坡功能,还能使得绿化边坡长期生态系统的平衡,较快恢复河道天然景观。

1.1自然型坡岸绿化形式

自然型坡岸绿化形式即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同时满足自然生态的需求。

1.2人工自然型坡岸绿化形式

人工自然型护岸绿化做法是在种植植被的同时,增加天然石材、木材护底的应用形式,如在坡脚设置各种种植包、采用石笼或木桩等护岸,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结合,固堤护岸。

1.3土工网植被坡岸形式

这种护坡方式主要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将植物根系深入土中,形成稳定的空间网垫。

1.4水泥生态植基坡岸形式

采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组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性材料。固土物质包括适合于植被生长的土壤、肥料、有机质和由低碱性的水泥、河沙组成的胶结材料等。在植基土体物质之间,由稻草秸秆等多孔材料组成间隙,以方便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2 生态河道坡岸绿化的优点和设计原则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是确保生态坡岸的河道基本功能原则和宗旨,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岸已被多项工程所需求和采纳,并在大力推广之中。

传统硬质型坡岸形式主要考虑的是河道的行洪、排涝、蓄水、航运等基本功能,因此坡面比较光滑、坚硬,护岸结构都相对简单,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在稳定河道、防洪排涝、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给水域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原有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水体的自净能力被削弱,各种水生植物也失去了一定的生存空间。硬质型的浆砌石和混凝土护岸固然也是一种景观,但它使河流景观明显附上了人工的烙印,丧失了自然色彩。

生态坡岸保留自然色彩同时,满足人们追求自然、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它在强调安全性、稳定性、景观性的同时,兼顾生态性、自然性和亲水性的体现,其在治理水土污染、稳定坡岸、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植物、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改善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噪音、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其主要设计原则为:

2.1满足河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适当减少刚性结构,增加软环境,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构建能透水、透气、生长植物的生态防护;

2.2形成生态化的旱涝调节系统和乡土生境,满足生态平衡要求,创造一个由大量乡土物种构成的景观基底,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由高大乔木、低矮灌木、花草、水草、动物盐滩地等组成河坡立体生态体系;

2.3进行水文分析,选用合适的植物,如乡土植物的应用,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增加河道绿色,提高城市的绿地率,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4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发挥自然的自身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环境;

2.5坡岸结合河道地形,形成丰富变化的坡岸绿化,考虑亲水性要求,创造可游、可赏、可听、可感的空间环境;

3 生态河道坡岸形式在工程中的应用

在生态坡岸绿化的应用中这些生态护岸形式已被大量工程应用和实施,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其充分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亲水性,使河道景观成为优美、亲切、宜人且富有活力的绿色生态环境。

哈拉沁沟河道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工程,位于呼和浩特东北角东河地段,东起东河退绿后1.5公里处,南至京包铁路,西起呼哈铁路,北到110国道。河道长度3.65公里,河道行洪断面基本间距150米,分设两岸内外堤,河道中间设置3道拦河跌水,3道跌水池,池中设置了1座季节冰场,1座池花园,3座池中湿地。哈拉沁沟作为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设计旨在用最经济的途径,创造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达到为城市增绿,净化水体和营造小气候的目的。

通过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材料特点、种植特色等控制,合理运用生态坡岸进行景观生态建设,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的水域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绿色竞争力。

首先,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 其次, 运用自然型坡岸绿化处理方法,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体现具有当地特色的河道绿化景观。因为河床大部分时间是枯水季,所以在不影响河道功能的前提下,河床的植物种类选择呼和浩特乡土植物,采用萱草、沙地柏、绿景天等绿化景观构成铺成流畅的线型,体现出线型组合的韵律感。不同颜色的植物分割出的富有层次、韵律变化的护坡景观。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在护坡及河底种植紫苜蓿、黄苜蓿,交错种植,打造丰富的景观形态。

最后,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植物的生态种植最大限度的改善环境质量,充分尊重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塑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景观,同时兼顾到区域本身内部的能量与生态循环,这是生态原则的本质体现。在植物选择上同时考虑交通与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植物自身的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粉尘与废气污染,形成良好的河道环境。

4 结束语

通过生态河道坡岸绿化形式的应用设计,把“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生态理念运用于城市河道建设,创建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自然生态景观,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应用到河道坡岸绿化当中,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将自然生态作为河道坡岸设计的首要元素, “尊重自然、恢复自然”的理念,使护坡工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人们感受生态美、艺术美,打造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河道景观画卷。

参考文献:

[1] 邓卓智.生态护岸的一些做法.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集.

2] 季永兴,刘水芹等.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水土保持研究,2001.12.

[3]李海东,林杰等.生态护坡技术在河到边坡水土保持中的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8年1月32卷第1期.

[4] 孙卫岳,郑海龙,等.生态护坡技术试验与研究.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集.

[5] 陈剑中.小流域地段景观生态设计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

上一篇:浅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环节及措...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