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6-15 04:23:00

浅析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文章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已遍及城市和乡村,成为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极具时代和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积极的社会教化作用;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精神需求,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挥重要作用;群众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的娱乐、交流、沟通提供了高效的平台;群众文化活动是做好思想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缺乏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充分策划,缺乏对活动预期效果的分析;违反群众文化活动自愿参与的原则,以行政命令要求组织和参与活动;文化活动缺乏双向互动。

【关键词】

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群众文化活动以广大人民群众为载体,是群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已遍及城市和乡村,成为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极具时代和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又能振奋精神,促进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

群众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按节目类型可分为文艺汇演、征文、朗诵、演讲、音乐会、辩论赛、展览等;按活动场所区分有社区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村镇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按艺术门类又可分为书画欣赏、戏剧曲艺、舞蹈、体育运动等。按照文化活动组织的背景又有节庆文化活动、主题文化活动、特色文化活动等。

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已深深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是当前群众参与社会实践和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

1、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积极的社会教化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众的价值观念出现某种程序的混乱,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如赌博等仍滋生在群众生活的一些角落。这些无疑都不利于发展和谐社会。通过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宣传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宣扬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倡导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群众作为主要的参与者既收获了愉悦的心情,充实其精神面貌,思想品德和生活品位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因而在客观上避免沾染不健康的生活风气。从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实践中不难看出,群众文化活动较为积极活跃的区域,同时也是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的地方。这是因为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在交流情感、分享快乐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又凝聚了人心;另一方面又提高群众素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2、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精神需求,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已得到基本满足,精神生活已成为追求幸福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淡薄,在城市中,多数群众的生活基本在小圈子中进行,农村人口大量向涌向城市,成为城乡间的流动人口,这种社会现实使得我国传统的人际关系产生非常大的变化,这种背景下,拓宽渠道,组织开展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的娱乐、沟通、交流创造条件,为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了重要功能。

3、群众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的娱乐和交流提供了高效的平台。参与群体活动并成为被认可的一分子是人基于本能的需求。群众文化活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群体性活动,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往往是具有共同爱好的群众,他们乐于主动配合文化活动的开展,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能为群众带来真正的快乐。

4、群众文化活动是做好思想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群众文化活动基于自愿参加与和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自身具有主导性和价值取向,具体地分析,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主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愿望。既能让人们在参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净化,又用健康的理念和先进的文化熏陶主导群众思想文化阵地,让群众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知识得到教益。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性、娱乐性的特点,比传统的说教式宣传更易于令人接受和认同。群众文化活动强调活动形式的特色化和多样性,其内容又具大众性和艺术性,如能适当添加活动主题的政治性和时代性,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由先进观念引领,突出时代主旋律,将会为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当前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对群众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充分了解群众文化活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包括有:1、将群众文化活动机械地理解成为支撑场面的作用,缺乏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充分策划,更缺乏对活动预期效果的分析。表现为活动内容空泛,不具有充实及健康的文化内容;2、违反群众文化活动自愿参与的原则,以行政命令要求组织和参与活动。主要表现为,限制主题、过于强调说教而忽略服务群众;3、文化活动缺乏双向互动,群众仅扮演被动接受者,甚至是活动无关者;或是出于政绩需要,将群众文化活动当成向领导展现政绩的方式。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群众文化活动主管部门在群众文化活动定位和组织方式上纠正态度,更新思维,克服文化活动的表面化、形式化。同时要充分鼓励群众参与,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潜能,使活动真正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作者简介】

漆放军,出生年月:1974.12,性别:男,籍贯:湖南桃江,作者单位:桃江县文广新局,职称: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上一篇:探讨企业成本风险管理的创新性 下一篇:激励与人本管理在调动企业职业工作积极性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