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成绩

时间:2022-06-15 03:28:17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成绩

【摘 要】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在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开始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时,对学习的数学内容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本文主要讲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 积极性 兴趣教学 基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33

初中数学是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之后,学习较小学数学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其主要内容涉及基础函数、三角定理以及正负数等基础数学知识。在学生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开始阶段,老师应着重于学生学习心理的改变,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适应与小学数学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避免学生产生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学生刚刚进入初中的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最高的,因此教师在这一时期的兴趣教学,可以极大程度的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入手:

一、教师讲解生动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语言一定要生动。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兴趣,喜欢学习数学,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的钻研,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老师是学生学习上面的“指明灯”,学生对老师讲课的态度,大多数都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的课堂讲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解语言要精练,避免冗长赘述;讲述内容全面,但是不能说太多废话;讲解的语调抑扬顿挫,语调稍有起伏,可以避免学生,因为老师平缓的语调,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发生;老师知识储存量要丰富,只有老师懂得多才能为学生答题解惑。在上课时,老师在讲到重点的地方,要及时提醒学生标注笔记,老师的讲课频率与学生的理解频率达成一致,师生双方合作愉快,老师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学习效果也是事半功倍。初中的数学内容较基础,与生活实际还是较为贴近,因此老师的课堂讲解可以借用一些生活实例将自己的讲述变得更加生动、易懂。初中时期的学生思维灵活,学习能力强,但是情绪起伏较大,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要关注到学生情绪上的变化,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上课时避免照本宣科,上课的内容离不开课本,但是也不能一味的依靠课本,要把课本用“活”,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展开。

二、注重课堂实践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依靠老师的口头讲解时远远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实践,设计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在讲解到“图形认识初步”时,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各种的拼图或者积木,拼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图案,是由哪一些基本图形组成的。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自行讨论,寻找答案。然后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用一些基本图形还能组成什么样的图案,每个基本图案的边与边的基本关系又是怎样的?用通过实践的方式,营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不仅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各种图形,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对图形或者一些实验非常的感兴趣,老师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起来也能够更加轻松,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比起老师拿着课本一直讲解的“静态”教学模式,这个时间段的学生更喜欢观看各种动态演练图。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动态数学模型的视频,在课堂上或者课间的时候放给学生看,利用多媒体,进行一些拓展知识讲解。初中学生不缺乏观察力和想象力,但是观察目的不明确,找不到重点,这就需要老师在旁有意的引导他们。看的多了,学习了解的多了之后,学生对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解决。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成绩,那么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处于班级这个大环境之中,一个热爱学习的班级气氛可以激励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班级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每天朝夕相处的地方,是一个由师生共同组成,紧密联系的学习场所。班级中的每一个人的学习态度都能够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进而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班级中学生最依靠的老师,要善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及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多多给学生鼓励或者表扬,避免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抗情绪,师生关系融洽。学校组织一些春游,或者由老师带领参观图书馆之类的外出活动,将教室搬到室外,学生和老师相处起来也少了一层隔阂,变得更加轻松。可见教学活动不仅仅对学生很重要,对老师也是很重要的内容,教学气氛能够影响班级气氛,但是班级氛围也会影响教学气氛,教学活动作为沟通学生和老师感情的工具,有条件可以多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学校里面班级也不是单独存在,班级相互之间也有很多交集的,班级之间也有很多积极的较量,自己班上的学生要与其余班上的学生也要有良好的比拼精神,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会扬长补短。可见老师不仅仅要将自己班上的学习风气建设好,也要保持学校的校L积极健康,所以要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老师的责任,更是需要全校师生一起努力。

四、重视学生基础知识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理解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但是逻辑思维能力,又依靠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许多老师在讲课时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讲课按照自己的进度讲,导致学生对许多内容半知半解,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后续学习成绩下降。讲课中必须要将每个知识点都讲解到位,然后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设置课堂提问环节,让学生及时提问,老师为学生及时解惑,将知识点更加深刻的印在学生脑海中。教师可以时不时的向学生了解课堂节奏,是否过快或者讲解的知识是否存在遗漏,让这样的教学模式建设一个民主课堂,让教师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以上都是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者看法,总之,在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围绕着学生开展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更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上一篇:关于小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教学研究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师须关注课堂资源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