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为何能钓到大石斑鱼

时间:2022-06-14 09:22:10

每次去到澳洲,喜欢钓鱼的哥们都会去海边钓几条鱼,让我打打牙祭。当然,能让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我打牙祭的,肯定不是一般的小鱼烂虾,而是石斑、苏眉之类的。即便在香港的海鲜酒店,也很难吃到这么大、这么鲜活的苏眉。

悉尼朋友早上起来驱车几十分钟到海边,九点钟回来上班,一般都能钓到一两条苏眉和石斑鱼。一开始我还不太介意,只觉得好玩,把照片发到微博,经过吃货和大厨网友们的鉴定,原来才发现,我们吃的苏眉在澳洲、香港和大陆,市场价几乎都在几千元(人民币)!石斑鱼也从几百到上千元!不觉暗自吃惊。

吃惊过后就开始打我的小算盘了:花费整整两三天时间憋出一篇稿,稿费不到两千元,累得头痛欲裂、茶饭不思。如果每天去海边走一趟,钓几条石斑鱼,没准弄一两条苏眉,卖到饭店,岂不美哉?又一琢磨,不对啊,如果钓鱼赚钱这么容易,为啥澳洲人不都去钓鱼?为啥还有吃救济的穷人呢?

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与思考,显然比钓鱼和吃鱼更有意思,也更令人深思。澳洲的渔业资源异常丰富,苏眉和石斑鱼竟然就在离城市不远的岸边垂手可钓,但澳洲的丰富资源不是没有止境的。关于钓鱼,澳洲制定了各种保护规定,什么种类的鱼可以钓,多大的鱼钓到后才可以带回去吃,某种鱼可以钓几条(限制商业出售)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例如,苏眉好像一次就只能钓两条,而且有大小限制。

但是,澳洲的这类规定几乎是“君子协定”,遵不遵守都靠自觉,再说,那么长的海岸线,执法人员又少,你真想搞点诡计瞒天过海,这些规定也就是废纸一张了。

国际权威组织曾经过一个富裕国家排名,其中澳大利亚与加拿大一直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这个排名不是按照GDP与国民有多少钱、多少套房子来计算,而是综合统计一个国家的各种公共资源与财富,然后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国民头上。按照这种计算法,能够在几十分钟车程的岸边顺手钓到几千元一条苏眉的澳洲成为“首富”,自然不难理解了。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比较难理解的可能是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渔业资源如此丰富,捕捞如此容易,为啥那么多澳洲人“傻傻地”循规蹈矩不会利用,靠艰难的打工为生而不去走点捷径?如果他们能“勇敢”地去破除一些规定和规则,不是能很快地积累到财富?

然而,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两千万人口的澳洲,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冒出我那种每天去钓几条高价鱼,然后偷偷卖给餐馆的想法,恐怕不出十年,澳洲的岸边再也不会有几公斤的苏眉与石斑鱼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竭泽而渔的发展即便让一些人暴富起来,作为国民共同拥有的自然资源就会越来越少,富裕国家排名恐怕就会越来越后。在保护子孙后代共同拥有的资源和环境方面,澳洲人选择了“国富民穷”。

说实话,澳洲的这种富裕其实也是很脆弱的,脆弱得只剩下规则、制度在约束,脆弱得如果你不愿意遵守,不顾道德底线,使个小小的诡计,就很容易让那些旨在保护子孙后代共享资源的法律和规定形同虚设……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生活在发达国家20多年,我发现我们和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那些法律与规定,以及我们是否自觉维护与遵守。

上一篇:毛铺村传统村落选址特征及聚落形态研究 下一篇:里约大冒险:一个南美城市的盛世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