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形任势巧用科学教学评价方式

时间:2022-06-14 02:40:59

谋形任势巧用科学教学评价方式

《孙子兵法》是部闪烁着哲学思想光辉的军事著作,它的智慧直至今天依然给我们无尽的启示。谋形任势,是孙子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谋形任势”构建智慧课堂,给每个教育者留下广阔的探索思考的空间。

科学教学中同样存在着“形”和“势”,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谋好“形”用好“势”能有效提升学生科学学习的有效性。我结合课题研究,就科学学习的评价方式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谋形,巧设多维的评价方式

所谓“谋形”,即指准确而深刻地认知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要素的改造和设计。

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指出:“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如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和评议法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时,必须要“谋形任势”,充分考虑将开放式的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统整,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

结合新课程评价中提出的几种新的评价方式,我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课题研究,针对学生实际及学习内容,从多维度来、多角度评估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例如:

成长记录袋,包括内容广泛,可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作业或作品,通过分析这些材料,掌握学生的成长情况。“成长记录袋”用资料袋或相册、文件夹之类均可,最好全班统一,用资料袋应指导学生建立袋中袋,把情况资料分门别类地放入各小袋中,如:实验观察记录小袋(包括课内外)、小组评议小袋、特殊表现小袋等。总之,要做到分门别类,便于今后的查找、分析、评价。

学习日记,类似日记的写和画,学生要特意准备一个笔记本或文件夹,学生在进行书面表述的时候,锻炼写的能力,也能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行为观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做观察、记录,其方式有教后记、个案跟踪笔记、研究周记等。如“有关植物的问题”评价活动的教学策略可以是:在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问题过程中,有意识鼓励沉默的孩子,了解他们的思维状况。老师把学生的问题记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将问题归类,追记哪个学生的问题多、新、奇等。

访谈,教师与学生的单独谈话,以了解学生的自我认识、进步情况和对教师、教学的意见为目的。谈话中要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学生有成功感,为下一次的访谈打下良好的基础。

开放性测试,要改变以往以知识记忆为主的书面考试方法,注意新情景的运用,针对不同的要求,采用口试、书面考试、现场操作等方法,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生对某一方面系统的了解,鼓励学生用多种途径和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概念图(画脑图),它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探究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探究学习过程中通过形象化的手段自主呈现知识要点,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联系。用概念图评价,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组织和理解知识的变化,强调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时,概念图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一致的。

通过创设这样多样化、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体系,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忱。对孩子们的科学学习有了全面的肯定与鼓励。很好地促进了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任势,巧用多元的评价主体

所谓“任势”,即指改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的积极功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主动性。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人员的角色关系一直是: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评价对象。评价活动一般都由教师提出,什么时候进行,具体有什么评价要求,学生能做的只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做好接受评价的准备。在这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评价活动中,很难发挥参与评价者的积极性和学科自身的特色性。

我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让同学、家长、专家、社区、学生自己都可来参与评价,使评价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学生自我评价既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满足内心需要,又能体验到被教师信任的感觉。学生就会产生主动学习、主动进取的内动力。学生互评可以建立一种伙伴激励的机制。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与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机制。有关课程专家参与教学评价,可以提高课程的组织实施、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质量。

谋形任势,巧用科学教学评价方式,让科学课的课堂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全方位进步与发展,更多地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培养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实验小学江苏】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新思路探究 下一篇:小学科学深度学习课堂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