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情,杏坛梦

时间:2022-06-14 07:28:43

已是深冬时节,风从山上吹来,穿过乳源县城。这是一座山城。一弯江水从小城中间穿过,两岸楼房建筑,马路人家,在纵横交错中展开。

放寒假了。张素琼如往常一样,晚饭后和家里人,沿着江边散步。风吹过江面,然后消失在遥远处的夜色中,一点一点地捎走小城的喧闹。突然,张素琼的手机响了。是一位邓姓学生的电话。一听,啊!学生正在哭,泣不成声。张素琼第一时间安慰她。老师亲切的声音让学生慢慢平静下来了,她说父母正在吵架,吵得很厉害,家里被砸得稀巴烂了。她很害怕,逃了出来。现在在外面,觉得无处可去,不知该怎么办,只好打电话给老师。

一番话听完,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张素琼让学生别乱走,她马上过去找她。

这位学生父母感情不和,张素琼是知道的。她的班主任工作细致入微,经常家访,学生的家庭情况一般都掌握。

张素琼接完电话,便结束散步,找学生去了。这种事情不是一次半次遇到,张素琼的家里人倒是很理解,继续散步去了。

还有一次,张素琼接到了一位学生的电话,是子晴。她是张素琼三年前带过的学生,考上了韶关市区的高中,现在正读高三。学生很焦虑,考试压力很大,在电话那头絮絮叨叨地诉说,一说便说了二十几分钟。老师在这边耐心地聆听着,不打断,不评论。学生说完,像呼出了一口深藏的浊气,声音顿时放松了下来。接下来,张素琼才以过来人的身份,谈自己的经验,建议她可以跑跑步,可以找找同学闲聊。实在觉得太压抑,甚至可以尝试着暂时忘记考试,忘记高考。这回,轮到学生在那头安静听讲,悉心听取老师的话语。情境仿佛回到了几年前,学生尚未毕业,还在乳源中学读书,而张素琼是他们严厉又慈爱的班主任。

末了,张素琼还不忘强调一句,有事打电话给我!

这句话并非客套。张素琼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她看新闻,偶尔看到有学生因为压力太大而自杀的事件,或者因此患上抑郁症。这很可怕。所以,每接到学生打来的倾诉电话,张素琼在耐心倾听之余,总是恳恳切切地加上一句:有事打电话给老师。她希望自己是一个树洞,学生无论遇到多绝望的事,都可以找她诉说。

对于张素琼而言:学生的事便是自己的事,无所谓公私;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学生永远是学生,走出乳源中学的校门,依然是她的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也还是她的学生。

时光拨回到14年前,那是2001年,23岁的张素琼,正值青春年华,她师范学校毕业,便回到了阔别六年的母校――乳源中学。回到母校,走上讲台,那是熟悉的讲台,也是梦想中的讲台,张素琼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

“那时候,我住在学校的宿舍。宿舍楼是一排平房,住的多是单身老师。因为刚刚毕业,很年轻,与学生年纪相差不大,聊得来。所以学生们都喜欢往我宿舍跑。有的找我聊天,有的找我打羽毛球,还有的趁着空闲时候,来我宿舍煮汤圆。老师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

其中有两位学生,一位叫许良,一位叫杨志康。他们两位,每次放学后,都要结伴来教师宿舍,找我聊一会儿天才肯回家。聊天是聊些班里的事,或者学习上的事,有时也聊家里的事。事情很简单,却聊得很开心。

许良同学很信任我。他家境比较一般,有一段时间,母亲赋闲在家,他甚至托付我帮忙找工作。为了鼓励他,我选他做班里的英语科代表,天天带大家晨读,根本不用英语老师操心。后来他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杨志康同学也喜欢跟着我。有一次放学后,我要去探望自己的外婆。他就说,带我们一起去吧。到了外婆家,还帮忙做事。就这样,连我家人里都认得学生了。他大学毕业后回到了乳源县城工作,每年都来探望我。

“他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看着他们毕业成才,真有一种花得花,种果得果的感觉。”

张素琼是教历史的。“在历史科尚未被纳入升学毕业考试的时候,一周一个班才上两节课。作为一位历史老师,确实有存在的危机感。学生记不住你。于是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狠下功夫。”张素琼说得实在。

而班主任的工作是平凡而又琐碎的,对待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耐心的爱,需要细水长流地付出。

近几年,由于均衡教育的推行,一些边远的镇区学校被撤并,乳源中学招收了许多农村学生。农村学生,相对而言,学习习惯比较松散;另一方面,又是留守儿童居多。这些学生更渴望得到爱和关怀,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记得有一位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很懒散,各科作业,爱交不交,交了也只是随便应付的。老师的批评,如针入大海。后来,我了解到,他其实是来自单亲家庭,跟着母亲过。母亲在镇上一间采石场打工,天天跟石头打交道,是很辛苦的。而那个镇离县城不近,母子不常见面。学生住宿,每学期,除却寒暑假,只回家两三次。

我找他谈话,他只听你说,一声不吭。后来,我谈到他母亲的辛苦。采石场,粉尘飞扬,石头又沉又重,一个妇女干这种体力活,不容易。说着说着,学生的眼泪啪啪地掉。嗯,我心里想,这个学生还是有感觉的。

有天晚上,他突发性阑尾炎发作。我赶紧送他到医院。他的亲人都不在身边。我便一直陪着,直到深夜他母亲赶来。第二天,我带了一些水果,去探病。见到老师又来了,他很是吃惊,心里很感激,却讷讷地说不出口,只说得出谢谢两个字。之后,我也多多关注他。下宿舍的时候,会单独跟他谈几句话。后来,他的态度慢慢转变了,作业也开始认真对待,各科成绩,都在慢慢进步,连科任老师都开始表扬他了。”

张素琼跟学生交往时,很亲切亲近;但在学习上,张素琼对学生的要求却很严格。她从严治班,铁面无私。接手一个新班,开始的时候,其实学生私下都是很怕她的。随着时间的过去,张素琼慈爱的一面便渐渐显露,学生们便对她又爱又敬。所以多年来,张素琼带的班,都特别团结,经常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历史成绩,更是向来在全县名列前茅。

张素琼对待科研工作,也从不懈怠,认真研究课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从参加工作至今,每年都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奖。目前已有十多篇论文获得省、市、县各级的奖励,并有两篇在韶关教研刊物上发表。9个课例和3个课件获省、市、县各级奖励。

14年弹指一挥间,张素琼从一个初登讲台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位乳源中学的资深骨干教师,当初那青春洋溢的脸庞,如今已经稍染风霜。往事如烟,在张素琼依稀的目光中一一显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每读到艾青这诗歌,我的心总是感慨万千。是的,虽然我不是生活在1938年的中国,不是生活在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但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也一样对这片养育了我们的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而我从小的教师梦,也源自对这土地的深深眷恋。”

张素琼如是说。因为教师于张素琼而言,不仅仅是职业,更是理想。唯有理想,才能激发出内心最真诚的爱,激情而又长久,全身心投入到瑶山的教育事业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提升森林资源承载能力 下一篇: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兼顾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