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变成看得见

时间:2022-06-14 06:59:16

当你工作的时候,你是一把笛子,经由它的心,把时光的呢喃变成音乐。藉由劳动来爱生命,是与生命最内在的秘密进行亲昵,所有的工作都是空洞的,除非有爱。因为工作就是,把爱变成看得见

――纪伯伦

一、读书如呼吸

我的读书史,是从听书开始的。

在我上学的历史上,确实没有遇到一个老师,在读书上给我影响和指引。但是,我在童年,确实还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文学启蒙,靠的是一双耳朵。收音机,是我童年最亲密的伙伴,最好的老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收音机里的节目是让人心驰神往的。

小说,有老舍的《四世同堂》,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红尘》《穆斯林的葬礼》;话剧有《茶馆》《雷雨》《日出》《原野》《家》等;外国戏剧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这一长串的名单,给我带来无尽的欢乐,更带给了我许多的思索和丰富的知识。

值得庆幸的是,我上学早,大学时刚17岁,正是吸纳知识的好年华,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是最好的。一方面按照自己的兴趣,一方面按照自己的专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各种书籍,吞咽咀嚼。两年,几百本书读下来,整个人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读书,是怎么改变一个人的呢?大约就是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的吧,我不记得是哪一本书,让我从量的积累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却记得有很多本书,让我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是《约翰・克里斯朵夫》里,高脱弗烈特指着在绚烂而寒冷的天边显现出来的朝阳所说的那句话,“你得对这新来的日子抱着虔敬的心”,让我对每一个今天充满期待的吧?是阅读克里斯朵夫的艰辛成长过程中那一次次的泪流满面,让我获得迎接生活挑战的勇气的吧?“我有和你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我不是凭着习俗、惯例,甚至不是凭着可朽的躯体来和你说话,是我的灵魂在和你说话,就像我们都从坟墓里复现,站在上帝的脚旁,两人平等,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是简的这话,让我在多年之后的那个早春,面对无端的指责和打压,面对粗暴的干涉和摘点,依然在日记里呐喊“我们也是有灵血骨肉思想感情的人,我们不是机器不是木偶土埂不是简单的棋子,我们是活生生的人!同你一样,在精神上我们平等,穿过云气和地狱,在天堂上,我们握手时,也许你才会明白:人,生而平等,没有贵贱等级之分!”依然坚持自己的教学改革,直到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吧?是席慕容的“甜蜜的忧伤”“近乎琐碎的爱恋”让我在凡庸的日子里,张开了慧眼,捕捉到了那足以让人满含热泪欢欣微笑的一个个淡而又淡,轻极又轻,却甘醴醉人的幸福瞬间的吧?

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变,阅读的兴趣也发生了转移。文学作品逐渐不再是我的主要阅读对象,我的目光开始投向文化、哲学、历史、教育、思想等领域。于是,更多更广的人文视野渐次向我打开,小儿女的文学性“碎笔”也慢慢地让位给教育随笔和教育思考等更多关注现实的理性文字。

这些年来,我读书的最大感受是:

读书不在于多少,一定要读到最有价值的东西;

学以致用,反躬自问,实践之中,无论成败都是自己的老师;

否定自己,这是人成熟的一种标志;

“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要把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当作终生的勉励。

二、首先是教育

1999年秋天,我让高一新生作文――是个半命题作文《我的某某老师》,要求必须写现任老师。翻阅作文时,一篇《我的“传统”老师》使我陷入了沉思。

文中写到:“没有一些新观念、新教学方法,是我觉得老师们最可悲之处。前些天的《拿来主义》里说拿来应有选择性。而我认为老师们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好,比如语文老师,她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是有选择地吸收利用,而是照搬大部分。史老师在给我们讲《拿来主义》时滔滔不绝,分析问题精辟透彻,可我觉得她只会纸上谈兵,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该拿的拿来,该去掉的去掉。虽然她的教学方法比我初中的老师好,她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里透着灵气,讲课时脸上总挂着微笑,但我作为一名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实在不敢苟同……”

说实话,看了这篇作文后,我很难过,觉得特别委屈。反复看了几遍之后,终于冷静下来。我把文章工整地抄在读书笔记上,让它时刻警醒我;采取了由学生分组评议,然后小组汇总,集中汇报交流的方式来评改作文,让其他学生也看看这作文。那个学生,我没批评他,他本没错,我也没给他写一个字,更没向他解释我是多么多么尽心努力。我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越自我,不做禁锢学生思想的只会照本宣科、只不过把生硬的灌输伪装成绘声绘色、和风细雨般的,表面现代、本质守旧的传统教师!我一定要从根本上摆脱自己思想观念和方法手段上的陈旧落后!

决心一旦下定,马上寻找突破。

我确定了语文组教改十六字方针: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加深素养、提高能力。确立了生活化、社会化的大语文观念后,我决定主要采取语文实验课这种实践活动的方式,将语文的人文性、思想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激活课堂,推进改革。1999年到2002年,从高一到高三,针对不同课型,实践活动异彩纷呈,计划周密、组织有序。经过总结实践,我提出了“高中语文实践活动三结合原则”:随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趣味性与竞赛性相结合,开放性与序列性相结合。

2002年,开始专题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实践者进一步成长为研究者,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思想性和审美特点融合起来,将阅读与写作、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教师引导的不止是学生的行为,还包括他们的思维方式、分析判断方法、探索精神和研究意识与研究方法。这一运作过程中,我不再局限于校内课程,将社会、家庭、网络等这些校外课程也充分利用起来,甚至对校外课程之重视、之开发利用程度,更甚于校内课程。

28岁的我,连续在各种赛课中获得一等奖;又连续被评为首届市高中语文教学标兵,还获得了市名师、市骨干教师、市优秀科研型教师、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河北省骨干教师等称号。我却又产生了新的痛苦,而且比遭遇第一次事业失败时的痛苦更难以排遣:“我还能再做些什么?”

以我应对高考的经验和技术,我是有绝对的自信可以在面对高考的战斗中,师生共同取得优秀成绩,做一个常胜将军的。然而,我却不停地反思自省:如此,我们就真的常胜了吗?难道我们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一个考试吗?所谓“考试可以激励”,其实是最无能的办法。是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继续保持舞者的心态和姿势,从网络里挖个小孔,望望天,换换气,苟延残喘?还是寻找生存空间、定位生存方式、开拓生存领域、追求生存的激情与梦想,简而言之就是,换个环境,换个自己,重新开始?

其实,我的愿望很简单,只希望自己能够从高一带到高三,和志同道合的一帮人,安心踏实地做教书育人的工作,如此往复,直至终了。但是,这个愿望竟很奢侈。

我在十年前曾回答一个记者朋友的问卷,他有一个问题:你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

当时我说了四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我特别希望我能够继续上学――我希望我能读硕士、读博士,甚至出国留学。十年前我还在想这些,我当时想到大学里去上学,然后好好地再深造一下――我很喜欢读书,但是我觉得这是最难实现的。这是我第一个目标,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恐怕以后也没有机会了。然后第二个,我希望我能够把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的这些实践和改革继续坚持下去。我要不断地坚持下去,不管有什么阻力都能够坚持下去,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第三个,我希望我能到南方去,到南方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去,了解那个地方,从小学、中学中去了解,我要了解那些地区是怎么做教育的,然后有能力之后,再回来尽我的努力推动家乡的教育,让她发生一些改变。第四个目标,我希望我能够有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去写我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追求。

现在十年过去了,如今回首很感慨。十年过去了,在语文教学方面,我十年前所定的目标,初步实现了。现在,我在南方差不多有五年了,希望能回去推动家乡的教育。这五年中确实在努力。我曾经游说我们家乡的教育局组织人到南方来学习,到小学、中学去学习,我也曾几次回去在省里的初中老师、高中老师面前,还有高三的研讨会上给他们讲怎么让学生读书,怎样不那么非常非常野蛮地去做,这些我也都做了。有时间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我觉得现在好像也正在逐步实现。怎么实现呢?我现在有几个写作计划――除了语文教学本身的写作计划,还有其他方面的。一是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写一个北方农村六十年的变化,开头的第一章基本上已经写出来了,完全用纪实的方式,但是什么时候能把它写完还不知道。再比如我想写一本书,写什么呢?因为到明年我就教书二十年了,这二十年,第一届、第二届的学生是70后的,接下来的学生是80后的,然后现在是90后的――我已经教了三代人了;再往后十年我会教到00后的。我就想写一本书,以我现在的课堂为切入点,表现70年代到80年代、90年代,我们这三代人跟着这社会的变化,以一个老师的课堂还有三代学生的生活来表现。

与其说教育者应该去培育一个怎样的人,毋宁说教育者应该追求自己做一个怎样的人。

就这样,我确立了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理性、人性和主体性),阅读、写作、鉴赏三结合,还有语文实践活动,网络影视开发,文本案例研讨,专题探究分析……对于我的语文课堂,我越来越有底气和信心。我整合了自己的语文课堂,以语文实践活动课为活动轴,以阅读、写作、鉴赏为轴心,以网络影视开发、文本案例研讨和专题探究分析为辐射线,我的语文课堂旋转成一个丰富厚实而又开放自由、充满力量的粒子场,不断地吸纳融和,不断地更新创造,向着明亮温暖与开阔,优美地前进,欢快地生长。

“人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但绝大多数只是教我们知识,而很少有老师教育我们怎样对待生活、感情,怎样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锻炼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虽然这样的老师很少,但是,一辈子遇上这样一个老师是幸福的。”陈恺这样感慨。

其实,做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也是很幸福的。

史金霞: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依然在应试泥淖里纠结的当下,她的《不拘一格教语文》博得一片喝采。《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以巨幅文字推介,各级媒体追踪报道。她坚持在体制内寻求语文教育的突围,纵现实尘土飞扬,教育立人的理想之光不灭:追求自我完善,不拘自身之限;追求课堂开放,不拘教材之限;追求语文丰盈,不拘应试之格。

上一篇:生命的另一种五行与四季 下一篇:语文课:说好了,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