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6-14 06:38:20

无偿献血者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明确枣庄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及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对2006-2011年间145 133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1/2检测,初检复检都呈阳性或单试剂双孔复试都呈阳性者,送疾控中心确认。结果:确证抗-HIV1/2抗体阳性7例,感染率为0.0048%,2008年开始在献血员中有感染个体被确认。结论:本地目前虽无输血传播HIV病例,但是HIV传播风险越来越大,需选择低危健康无偿献血者,提高血液检测水平,阻止HIV经输血传播。

【关键词】 艾滋病感染者; 抗-HIV1/2; 检测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0.047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侵犯CD4淋巴细胞为主,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特征的传染病[1]。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统计,目前HIV感染者中经血液途径感染者约占5%~10%,而在我国因采血浆及输注血液制品而感染HIV者分别占9.7%和1.5%[2-3]。为防止HIV经血液传播,提高血液质量,对无偿献血人群进行了抗-HIV检测的检测是防范措施之一。笔者对枣庄市2006年1月-2011年12月145 133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ELISA检测初筛,将阳性标本经枣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至山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站2006-2011年的无偿献血者标本共145 133例,年龄18~55岁,职业包括政府机关人员、大中专院校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农民和自由职业者等。

1.2 检测仪器 瑞士产Microlab STAR全自动加样系统FAME24/20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仪器设备经过定期校验合格。

1.3 检测试剂 抗-HIV检测试剂盒,分别为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均批检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抗-HIV质控血清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有效期内使用。

1.4 检测方法 无偿献血者标本分别用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试剂进行抗-HIV初复检两遍检测,对经实验室按检验操作规程判定阳性的标本,送枣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做确认试验。

2 结果

2001-2011枣庄市无偿献血者-HIV初筛阳性及确认试验阳性结果见表1,抗-HIV确认阳性表现情况见表2,抗-HIV检测结果见表3。

3 讨论

枣庄市1996年以来,逐步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到目前全市临床用血已达到百分之百来自无偿献血者。无偿献血人群相对于以前的有偿献血人群,血液质量高,经血传染疾病检出率相对低,对预防血液传播疾病有着重大意义。由于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已由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对无偿献血人群中HIV的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低危健康无偿献血者,阻断经输血传播HIV 的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3.1 结果显示本市最近6年间无偿献血者中2006-2007两年HIV感染人数为0。2008-2011四年共确认抗-HIV阳性感染7例,感染率为6年间无偿献血者总数的0.0048%(4.8/10万),明显低于沈阳地区感染率(8.99/10万)和郑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0.013%),显著低于中国全人群感染率0.057%(57.00/10万)[4-6]。其原因可能与枣庄属于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来人员较少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应引起注意是最近四年来,每年都有1~2例抗-HIV阳性在无偿献血者人群中被确认。这说明艾滋病的感染在普通人群中有扩散的迹象。

3.2 结果显示确认7名抗HIV阳性者中年龄19~30岁的5例占71.4%(5/7),这一年龄组的人群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社会外环境及个人素养的原因,这部分人群中的少部分青壮年者,成为性乱,吸毒等不良行为的主要侵害对象。这部分人群在献血者中属于高危人群,受HIV,性病感染的几率较高。因而把这一年龄组献血者作为动员、招募重点的同时,应该专门加强对这部分青壮年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体检医师的征询技巧和能力。笔者建议要提高体检时的有效沟通,学习有技巧的沟通方式,来提高高危行为告知率[7]。同时在献血时宣传献血后回告和保密性弃血的作用,用温馨提示卡等形式提高回告率,引导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到疾控部门做更为专业的咨询检测,预防艾滋病的需要,更是为了确保血液的安全[8]。

3.3 确认7名抗HIV阳性者中已婚2例,占28.6%。未婚5例,占71.4%。未婚5例中除1例为男男传播,其余为异性传播。这说明本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以性传播为主,71.4%为未婚。在高中,大学校园开展性知识性道德教育,培养青年人正确性道德观,提倡有安全的性行,在HIV的防治和安全输血方面有重要意义。

3.4 在调查中还发现7名抗-HIV阳性者全部为本市常住户口,男性多于女性(6∶1),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艾滋病流行在一些地区已进入快速增长的态势;感染呈簇状分布,在部分农村地区,感染者以男性为主,青壮年感染者占80%[9]。调查中发现献血员HIV感染,男性比例,年龄分布,都相同于上述报道相似。

3.5 在检测的145 133份标本初筛阳性标本212份,在初筛阳性标本中只有7份被确认阳性,假阳性率为96.7%,与文献报道ELISA法普查正常人群初筛阳性结果的97%为假阳性的值接近[10]。影响ELISA试验结果的因素既有试剂因素也包括试验过程的各个步骤,还与检测标本有关如CMV、EBV等抗原性物质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疾病本身的干扰。初筛试验往往呈假阳性,须被确认试验所排除。建议血站成立相关科室有专人对假阳性和单试剂阳性这部分献血者进行通俗科学解释,避免引发这部分无偿献血者的不良情绪和不当社会言论,对无偿献血员的招募照成不良影响。

3.6 根据本文结果本市HIV感染状况目前呈现一般人群(“健康献血者”)的特征,这就要求加强血站工作人员的沟通技巧提高高危行为告知率,选择低危健康无偿献血者,使用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这对预防经输血传染HIV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培华.输血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0.

[2]高峰.输血的病毒安全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2.

[3]季阳.输血相关HIV/AIDS[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6.

[4]王芳,栾燕,刘显智.沈阳市近8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8):1996-1998.

[5]刘英国.郑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2):135-13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R].2010.

[7]余世维.有效沟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8]韩素英,张燕林,朱莉莉.10名献血者保密性弃血调查与安全输血[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58-59.

[9]安永强.戴志澄谈艾滋病在中国[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7(5):259-262.

[10]顾菁,柳青.艾滋病检测方法及评价[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分册,2003,30(4):201-203.

(收稿日期:2013-04-18)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缺血性脑中风危险因素的影像学检测 下一篇: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