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新课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

时间:2022-06-14 05:25:50

浅析体育新课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

摘要:体育不仅强身健体,更能促进学生身与心整体的发展,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我们常说在体育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练,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会学习的学生。于是我们想让“问题”作为中介,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去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保持探究的学习心态,把“思”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地促使学生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粗谈几点体育教学意识。

关键词:体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一、什么是体育问题意识

学生的思维总是和问题连接在一起,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学习的动力。体育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常意识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带有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又驱使学生在练习中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我们把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体育问题意识。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问题意识

学生的提问一般都是从自己的运动实践与体会中发现矛盾和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这种问题意识是难能可贵的,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加以培养。

1、加强动作概念教学,为培养学生的体育问题意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培养学生的体育问题意识,首先要加强动作概念的学习,就动作概念而言,学生对动作概念的掌握,是以丰富的运到经验为基础,尤其是技术动作的直接经验更为重要。体育教师应当利用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通过比较、辩析上升为科学概念,如通过跳高的起跳与跳远的踏板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异同。因此,如何在学生原有的任知水平基础上导入新的动作概念,揭示动作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存在着如何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辨析、比较发现矛盾,深刻理解动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在关键处提出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和针对性。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体育问题意识提供适宜的环境

学生体育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习气氛密切相关。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宽松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不受任何干扰和暗示地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提出自己的质疑。这种思维的独立性所反映的提问是体育学习中极可贵的思维品质。

3、设置问题情景,为培养学生的体育问题意识,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生体育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发展,还依赖于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的材料,妥善加以组织,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训练状态,才有利于体育问题意识的培养。

体育问题设置的方式很多,如诱发式、激发式、情景式、对比式等等,而且的是要调动学生对体育问题探究的欲望。体育问题设置要由易到难、由间到繁,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

三、营造民主氛围,激发问题意识

心理学认为,中学生的好奇性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这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学生具有的这种潜在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民主的环境和氛围。

教师要真正放下“架子”,放弃自己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的“特权”,努力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在与学生交流看法时,尽量使用平和、商量的口吻。例如,在教立定跳远时,我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图中的动作像什么动物跳?动作轨迹又像什么呢?”“像青蛙跳,动作轨迹是抛物线!”“完全正确!那么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是我给大家总结,还是你们通过观察、体验自己探讨呢……”教师自始至终把自己看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在“商量”中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同时,要尊重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提倡学生与教师展开观点争鸣,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质疑发问。不要怕学生天马行空、放纵思维,只要他能说出自己的道理,就不要轻易地对学生说“你错了”

四、提示思路方法,强化问题意识

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或讲授解决办法时,一定要适时向学生说明自己发现问题时的思维和当时提出问题时的思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感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从而为他们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方面起示范作用。如,在进行“耐久跑”的教学前,我摘读了课本上的这样一段话:“耐久跑的特点是用中等强度坚持跑比较长的时间,经常进行耐久跑的人,肺活量大,心脏脉搏输出量也较大,心肌、呼吸肌发达,这表明他们具有良好的呼吸和心血管功能。”接着提问:“耐久跑能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经常坚持耐久跑练习,能否减少呼吸道疾病呢?”这一提问,向学生展示了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提示,问题意识油然而生。有的学生马上问:“老师,你对上面的问题是怎样认识的”、“你能给我们设计一些有趣的耐久跑练习方法吗”等等。如此反复,学生提问的能力势必会不断提高。

五、评价学生提问,促使问题形成

实践表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周围人特别是教师的评价。因此,对于学生的发问,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应,而不是轻率的忽略。其实,教师对学生提问的积极评价方式可谓是多种多样,最常见也最容易产生积极效果的,当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发自肺腑的赞扬。教师还可通过定期在班上评选“问题之星”,对爱提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也可把学生提出的独树一帜的见解在班级推广,从而推动、促进其他学生也参与提问。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家长面前表扬他的孩子敢问、会问,这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六、结语

总之,体育教学应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并尽可能地想法子设计一些适宜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向创造性活动,这正是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探讨 下一篇:浅论小学语文微格教学设计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