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英语阅读课堂案例分析

时间:2022-06-14 04:56:45

高二英语阅读课堂案例分析

摘 要:怎样才能上出一堂生动有效的高二英语课?众所周知,高二年级处于褪去高一时的青涩而又走向高考的特殊群体,对于英语课堂“满堂灌”的形式心生厌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应采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学中的任务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提问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基础的同学要提出相应层次的问题;课堂用语简洁明了;要重视单词的讲解;尤其是小组竞争机制的引用,更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要避免这种机制流于形式,需要教师创造性思维。从而使这一特殊的群体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而此篇论文以教师在亲身教课田家炳高二的学生引发的许多关于教学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高二学生;策略和方法;小组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214-01

一、学生分析,明确学生需要什么

他们是重庆市北碚区田家炳中学的高二(三)班的学生,共52名。由于大部分人在小学初中时的英语基础没有打牢,在高二阶段又是学习英语的疲乏期,所以教想通过任务型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小组竞争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这一部分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对前面的阅读材料的补充,所以教师按照教学法,设置了三大步骤:pre-reading, while-reading 和 post-reading.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上课前带着学生预习了单词,但由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教师在上课时还要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记单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在while-reading 部分只设置了三个任务。而且穿插同伴合作和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降低任务难度。

三、内容分析,明确文章大意

四大著名网站:雅虎,谷歌,易趣,亚马逊。本文主要介绍他们各自的发展历程和它的优点。而且本篇文章结构清晰,一个网站介绍一段,便于学生理解。出现的生词会在pre-reading部分解决。

四、备好教案,以防意外

教师在此部分对目标,重难点及内容进行了分析,最主要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准备:教学流程,阅读方法与策略的培养和时间的分配。而教学流程分五步,也可说成是三步(分法不同),主要按照教学法的步骤。同时将指令语放在每个任务前,确保让教师说的课堂用语让学生明白。亮点在于从头到尾采用小组竞争机制,同伴合作及小组合作。同时单词部分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案内容主要包括Background information, Objects, Personal objects, Focal points, Difficult points, Contents和Procedures and Time Allotment等部分。

五、课后反思,以便更上一层楼

(一)授课中的优点

1、本堂课基本完成了目标,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凑。

2、从课堂开始便引入竞争机制,每个学生答对问题,该小组便加上一分,分数最高的小组会得到老师发的奖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中的不听课现象并且积极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见小组竞争机制的确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

3、在阅读前的单词环节采用各种方式包括猜词,英汉互译等,使学生有所期待并且不觉得枯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4、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激情澎湃,有亲和力并具有个人魅力在课堂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会振奋学生的精神,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授课中出现的不足

1、个别指令语不清晰,学生会不知道做什么。

2、在同学回答问题时,有时忘记说鼓励性的语言如:good,wonderful, perfect 等。

3、出现在说完整的一句英文时,会出现吞音想象,影响学生的听力并进一步影响任务的完成。

4、课堂的节奏感需要进一步紧凑,例如在教室抛出问题和学生回答问题之间。

5、在while-reading 中的选择最佳选项时,采用一个小组做一道题有些不合适,因为此题较难,而且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全班一起做会更好,以免出现冷场现象。

6、在讨论最喜欢的网站时,由于时间不够讨论不充分,导致展示环节不积极。

7、板书不清晰,个人教师基本功需加强。

通过此次授课的案例分析,让教师更明白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教师要明白任重而道远,坚持不懈探究与发现,会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 左昌伦.促进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2] 李树臣,张昌伟.再谈数学创新教育的实施问题[J] .中学数学杂志,2005(8).

[3] 刘保坡.新课改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究[J].才智,2010(10)

上一篇:小学数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下一篇:语文教学要加强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