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式教学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4 02:04:22

分组式教学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教学是现代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促使更多的人才掌握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应用的情况下社会对人才教学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为了能够提高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就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教学模式。现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分组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组式教学;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应用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下,新型社会人才必须要熟练掌握一定的基础计算机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开展工作,不断发展。这不仅仅是对高校学生而言,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同样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较差,要想使其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就需要因材施教,采取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模式。而分组式教学正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

对于职业学校来讲,其所招收的生源大都是来自初中,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程度较低,且很多学生对学习并不感兴趣,这就给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而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之前,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较少,甚至还有些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底子薄弱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特点。

2、分组式教学

所谓分组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按照学生不同的基础知识水平以及学习接受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教学。每个小组大约有5-7名成员,并由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来帮助教师指导学习以及反映小组学习情况。采用分组式教学方法可以极大的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通过合理的分组与恰当的分组教学,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也不会产生传统教学中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下”的情况,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般来讲,分组式教学可以按照两种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一是按成绩,二是按学习接受能力。而对于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来讲,由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都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在计算机方面, 学生的基础成绩相差不大。因此笔者建议在计算机教学分组时可以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分组。

3、分组式教学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采用分组式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这对于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其具体的教学步骤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

3.1教学方案的设计

由于分组式教学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因此在教学中最好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使用,通过给每个小组布置相应的任务,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交流能力,在任务的探讨和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全面把握教材的教学重点和每个小组学生的资质能力,合理的将教材中的教学重点融入到不同程度的任务中去,任务的难以程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3.2教师讲演,学生操作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计算机教学更多的注重对操作技能的培养。而操作技能不是单单靠教师讲解就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先将教学内容与所布置的任务进行简要的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对讲解的理解进行演练操作,完成各自的任务。遇到不明白或不理解的地方随时向老师请教。这样的互动教学更容易学生接受,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3小组讨论

在各个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时,可以使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展开讨论,在相互探讨中完成任务,教师应该从帮给予一定的指导,但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从而快速掌握知识要点和操作方法。

3.4考查评价

在分组式教学的考查评价中,要与传统的教学考查方式有所不同。即除了统一的期中、期末考试之外,还要对平时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查评价。这样能够更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成长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平时考查的内容中,除了要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能力进行考查以外,还要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进行评价考查,以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4、分组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组教学在教学中很好地实现教学内容的传递、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这种能力将会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为学生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分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4.1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了解学生的差异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4.2合理设计分组方案

教师在专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教学分组方案是否顾及学生的差异以及分组教学的可操作性。同时,教师在设计课时就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异质分组的优越性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小组内的相互学习。

4.3教学评价应该强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共性目标反映教学统一的要求和基本标准;个性目标反映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特长的发挥。评价为了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评价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练习兴趣和进步情况,真正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同学在鼓励中提高能力,获得自信。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面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这一现状,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而若能够采用分组式教学方法,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教学,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值得在职业学校的其他专业也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 计算机教育,2004.05

[2]刘剑光.浅谈分组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年总第461 期

[3] 冯敬益.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12)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篮球教学方法探究 下一篇:如何利用技巧联想记忆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