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分析

时间:2022-06-13 11:58:19

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分析

【摘 要】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图书管理方面,已经开始应用和普及数字化图书管理技术。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图书管理的需要,图书管理必须要进行信息化改革,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提高图书管理的科学发展水平。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管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期,推进网络资源开发、数字化建设,确立网络共享、网络互动发展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打破图书馆管理的孤立状态,改变全国各地图书馆的文献被过度保存、低效率使用的状态。创建在线数字图书馆,通过虚拟的信息平台,可以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文献资料管理能力,让读者更快地获取信息。

一、新型网络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管理方式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主要以图书借阅为主,其借阅流程多是借阅者到图书馆查询区查询、然后到指定的图书区域寻找相关书籍、然后再去前台办理借阅手续为主。但是大的图书馆图书规整较为困难,存在图书不在相关区域,或者归还信息不明确,造成借阅者找书困难甚至找不到相关书籍,造成时间的浪费。而网络化的图书馆,借阅者将直接从图书中央管理系统或者个人的图书系统终端进行图书的浏览和借阅,能够使借阅者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影响。能够最高效的满足借阅者的图书借阅需求。再有就是单位杜建一个图书资料集成管理系统,一个这样的管理系统需消耗一、二十万,而且需不断升级,花费过高。但是我们可以把管理系统和网络系统连接,实现资源共享的同事,也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总之,图书馆收藏的传统文献将更多是用于收藏的,而电子网络系统的文献以电子形式储存和使用。图书馆服务已经从主要以节借阅方式改变为主要以传递方式为读者服务。

二、科学利用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推动图书管理的科学高效发展

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要重视信息数字化建设,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图书管理应用的信息量加大,通过信息网络资源和先进的图书管理软件的支持,读者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查询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信息,数字化的图书管理工作可以在读者和图书管理之间架起高速信息传递的平台。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发展的条件下,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推动图书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发展。图书管理采用先进的图书管理软件,符合当前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信息建设的要求,伴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现代的图书管理过程中,向读者提供的图书资料不再是单纯的纸质资料,而且也实现了一个转变,即纸质图书资料向电子稿图书资料的转变,这种信息传递过程,信息依附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但是,网路资源的丰富,快速传播,让人们更看重这种检索信息和查阅信息的高效便利的优点。读者的要求就是对改革图书管理模式的客观要求的体现。

三、图书管理将走向多元化、系统化、综合化、国际化

传统图书馆是以纸质文献为主要的服务方式,也就必须要求借阅者亲自来寻找自身所需的文献资料,不能使得在第一时间获取所需,这也表现传统图书馆的效率较低,不能再紧跟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如今的读书刊物不再单单以印刷品出版,为了更好的为各个阶层和人群服务,形式更加多元。网络与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为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单一的图书馆所掌握的信息将通过互联网技术,形成一个整体;反之,其连接起来的网络将各个图书馆的电子文献共享,形成一个整体,使其电子文献形式和内容更系统化。又通过国际网络使其成为进入国际领域,与国际接轨,为我国高等人才与科研的发展提供帮助。

四、加强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1建立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图书馆的基本管理工作是藏书的整理和借阅,因此建立网络信息图书管理系统,先要做好借书、还书及图书分类工作。第一步,图书馆要将所有藏书进行详细整理和收录;第二步,开发图书管理系统手机应用软件,通过该软件,读者既可以自主查询图书名称、借书日期、返书日期、图书识别条纹等借阅信息,还可以了解近期是否有想要找的书;第三步,给读者办理个人电子借阅卡,提醒读者借阅是否到期;第四步,通过图书查询系统查找未还书记录,提醒读者按时还书;第五步,开发借阅图书时间段查询系统,分析信息需求情况,加强各项管理工作。

2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利用

传统图书馆过多关注辅助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忽略了信息的时效性和阶段性,导致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浪费了大量资源,因此有必要借助网络信息资源的力量,开发各种珍贵的图书资源。要分析读者的各种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利用有限的资金,有效开发和利用免费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在零散、紊乱的网络信息资源中严格筛选出学术价值高的免费资源,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各图书馆要坚持资源共享原则,参加图书馆联盟,享受联盟为成员馆提供的各种免费资源,并集体采购中外文数字资源。

3开发与配置信息资源

对数字图书馆来讲,信息咨询是一个知识密集的跨学科行业,因此,信息管理系统其实是一种智慧型管理系统。在图书馆建设中,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制订新的管理制度,完善资源配置,采用先进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实现社会功能,获得经济效益。

4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要有效实现数字图书馆管理,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人才是关键。图书馆管理员必须扩大知识层面,提高业务技能,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掌握文字处理技术、数据库检索技术和网络技术,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各种信息载体,快速、准确地完成图书的采访、编目、检索、查询等工作。高校图书馆一般为读者提供重点学科中外文献资料的借阅服务,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能熟练操作信息检索工具。必须对图书馆管理员进行继续教育。

五、图书管理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来看,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只有积极进行改革,发展一些特色服务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

1突出地方藏书特色。在不断的社会发展过程,虽然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但是并不能提高图书管理的质量。只有不断加强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才能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突出地方藏书特色方式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各个区域文化构成以及内容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部门应该依据不同地域的图书风格建立一些特色图书模块,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推动图书管理的发展。

2简化工作流程。在的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较为繁琐,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图书馆应该简化工作流程,在借书阶段,只需要出示相应的凭证,记录借阅时间以及归还日期,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避免读者错过归还日期。一般来说,在图书管理工作中都存在一些图书没有归还的现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网络环境下,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相应的软件对其进行查询,从而提醒读者按时进行归还,降低损失。

传统的图书资源管理已不能再满足现代化图书管理的需求,网络化是必然的,我们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以新的管理模式和方式来进行管理,以新的制度与新的分工来服务大众,能够极大地满足社会各个阶层需求。而网络化也将促进我国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吴少伟.浅谈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J].办公室业务,2014,(3):137

[2]陈晓春.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

[3]赵春霞,贾建红,祁钟林.浅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编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

[4]范佛全.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新模式构建策略[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2)

上一篇:浅议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