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时间:2022-06-13 11:48:34

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阅读课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尽可能多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提高兴趣,扩大词汇量,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章体裁及结构,学习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语言知识,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打下基础;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即快速阅读、细节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等,同时注意开发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比较、分析和创新等多种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上几点,上好一节阅读课呢?下面我以初一年级《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6第三课时Reading部分的第一节课内容为例:文章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装的变化,同时还描绘了学生在不同时期所穿的服装。北京阳光中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筹款而举办了一场时装表演。“阅读部分”着重扩大学生描述服装和用料方面的词汇量,鼓励学生识别一些不同时期穿戴的服装名称。此话题新颖时尚,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另外,从为“希望工程”筹款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训导,引导学生充满爱心、乐于助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本课时课文内容语法含量不大,语言现象不复杂,但词汇量较大,因此较适于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呈现。

首先,要创设良好心境,使学生投入阅读。焦躁不安的心态必然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每堂课课前几分钟的热身活动还是必要的,这可以稳定学生情绪,使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状态。一方面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词汇,为导入本课生词作铺垫。以本节课内容为话题,进行读前自由谈论,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也为课堂教学创设了轻松、快乐、和谐的氛围。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积极和自主地学习,在心理上、学习资源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创造条件。

其次,学会扫清阅读障碍。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不知道怎样快速处理生词,他们从心理对这种“拦路虎”感到发怵,老师要指导学生在遇到生词时一定要保持心理平静,不要因为一个生词打乱阅读而乱了阵脚,学外语时出现生词是不可避免的事。要指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梳理、联想、推理、判断出重要生词的大概意思。词汇量过大时,老师也可先创设一些情境处理部分生词,以扫清下面阅读障碍。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我们可以把生词以图片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图片的视觉刺激,将多种感官并用,可以提高学习、记忆效率。以7A Unit6第三课时Reading部分的第一节课内容为例,在呈现过程中,我将生词按服装、鞋子、质地和色彩分类写在黑板上,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归纳比较,然后带读单词,为开展Pre-reading做好准备。

接下来,阅读课文应分为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读后(post-reading)几个主要环节。读前,刚才学了服装词汇,接着欣赏一下时装表演以激发学生兴趣,也达到自然过渡到本课fashion show的目的。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新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所以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新颖别致的感官刺激,对兴趣的产生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这儿安排动感时尚,美轮美奂的时装表演,不仅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也将激发和培养学生进一步求知的兴趣和内在动力。

“思起于问,源于疑”,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好知心急,好表现心盛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悬念,在已过单词关的基础上,吸引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生活节奏快,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迅速查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另外,细节性阅读时,针对课文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可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判断正误或回答一些简单的如一般疑问句或选择疑问的问题,基础好一点的学生改正错误或回答一些wh-questions,这就使得教学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给所有学生都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发展自己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主动地、快乐地参与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反之,势必挫伤一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这遵循了循循善诱、兼顾一般的启发性和鼓励性原则,使课堂教学继续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当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提问这一环节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质疑也应是阅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没有疑问的教学就不是真正的教学,学贵有疑,学贵质疑,在学生的思维断层处及时予以释疑,不仅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教学一直处于面向全体学生和学习的全过程理想状态。

在学生质疑和教师释疑的基础上,教师再设置一些能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台阶,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运用的一些环节,如根据课文内容填充及用图片或关键词进行复述,从而达到巩固达标的教学效果。

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应用则可以检验并巩固阅读的效果,阅读和应用是相辅相成的。把所学知识再一次回归生活,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做到“学有所悟,悟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能活”。

阅读课教学我们也要善于挖掘其他因素,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交流合作、探究创新精神和民族主义情感及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在教学7A Unit 6第三课时Reading时,我构建了对应的“生活场域”――设计未来服装,以此作为活动平台,将创新这一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蕴含在设计未来服装这个鲜活的、趣味十足又富有挑战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人人争做创新的主体。这也是课文内容的一次升华,既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服装,那么关注未来服装的走向和流行趋势理所当然成为课本可以拓展的一个视角――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想象力,进行设计,设计本身可能是幼稚的、表达可能是英、汉混杂的,但是这一个个创新的小火苗一经点燃,无论对其本人,还是对民族、对国家都将裨益无穷。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终身,贡献于国家”。

最后,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在时装展示的舞台上,在跟重难点知识相关的旁白中,在《大眼睛》对爱的期盼中,升华爱与奉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最终实现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高度统一,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教学任务。

课后,还可让学生欣赏一些相关的美文,美文欣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同时又“以趣引情”,“以新诱情”,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既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又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上一篇:略谈课改下英语提高效率之途径 下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口语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