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6-13 11:08:36

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效率,高校课堂的打造为寻找这一途径奠定了基础。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的形成,教师导学案的应用、积极的评价为高效课堂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高效课堂;合作;方式;导学案

目前,改革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总结出了先进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的过程,学习过程成为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了学习的多样化、个性化、合作化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情、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做好下列两点是实现合作学习的关键点:(1)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素材。(2)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目标、方法以及在合作中评价的标准等等。学习任务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人人都有事可做,每个学生有了任务,避免合作学习的盲目性,体现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用独学、对学、群学的具体形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具体学习方式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发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是完全能够解决的,课堂和课后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

三、以“导学案”为学生的学习设计“路线图”

导学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设,是教师预设的框架,是教师教的线路图,是学生走向的路径。要有导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有教学环节、步骤、教学任务、教师活动、教师活动等具体的内容。

运用导学案应注意:

1.灵活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适应所有的学生,不能体现学生个性的学习特点,因此,使用导学案时,应当结合学习的实际进行再认识,使它能指导所有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教师导学生学。

2.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在感觉中去完善学习过程。应用导学案,就是要放手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引领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编写导学案,一定要了解学生、适应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按照设计的思路自主学习。

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评价。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积极的开发。在独学、群学、对学的过程中,在学生展示的环节中,用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及时给予评价。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起到积极的作用。

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很多,只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去思考,高效地利用每一分钟。教师也要把教学和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小社会,体现自主、合作、沟通、创造、竞争等内容,是体现学生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刘焕阳.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西区第一小学)

上一篇:分析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