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时间:2022-06-13 10:06:43

如何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内容摘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本文立足于《新课标》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机会使学生想学、愿学,最终达到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上每一节课要想学生对所学教材产生兴趣和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必须想尽办法,使单调乏味的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课改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具有鲜明地时代特征,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兴趣,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创造性的使用“what―why―how”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这样课堂的教学活动就活跃起来。培养学生这种兴趣,教师应持续不断,不能半途而废,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设计好每一节课,使其有趣味性,尽量多扬少抑,充分调动学生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主动去探求知识,增强他们学习的活力和动力。

二、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培养、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意识到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要使学生充满自信的上台来大胆地说英语,抓住每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迎接挑战。树立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人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他们用耳、眼、脑、动手的学习活动,长期形成习惯性的意识感,能够自辨、自治、自理、自学,使学生明白白学习并不是机械的记忆信息,而要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主人翁而出现。学习是一种充满竞争、挑战、理解和获取步入社会的信息过程,使学生自己激发自己的主动权,主动性去学习英语。

三、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合作的行之有效途径。它能激发、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尝试着将小组合作学习引进课堂,改变师生关系,更新讲课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四、多信息、多媒体、多渠道的英语教学方法

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来,必须要改变过去以书本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把知识的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转化为学生的智力。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外语信息量、信息源,更多的生动有趣、幽默的读物,而且要从不同角度地展开英语教学,听、说、读、写等,这样多信息地刺激学生思维能力的快速反应中,促进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长期有锻炼的勇气,逐渐培养出更多的学习英语兴趣。同时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

五、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实,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传递着一定的情感。因此,课堂上要提倡师生平等。教师不能居高临下,搞“一言堂”,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尽量做到让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总之,学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学习不仅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上一篇:对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体会 下一篇:对激发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