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场:主题化区域活动开展的新视角

时间:2022-06-13 04:02:06

实习场:主题化区域活动开展的新视角

1主题由来与区域活动场地的选择

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特别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对成人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用具尤其喜欢加以模仿摆弄,而且对日常生活中各种食品也产生十分好奇,关心食品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出来的。这种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与关注点,激起我们联系到“实习场”理论。实习场是当代教与学的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环境的一个隐喻,利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让学习者在活动中计划、操作、交往、协商和体验,知识的获得方式就是经历和行动,知识的呈现和接受形式就是经验。于是,我们就有意将所学的新理论运用于实践,生活化教育主题活动便应运而生。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活动,是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自由选择,主动学习。为了对所学实习场理论进行探索与实践,我们在班上专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让幼儿模拟成人日常生活的实习场,并命名为“休闲驿站”,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所开展的活动都是来源幼儿熟悉却又未曾能亲身参与的生活活动,如制作蔬菜、水果沙拉、碾米、和面、滚元宵、印米糕等。

针对这个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我们在班上选择了一块相对独立的区域作为“休闲驿站”的活动场地。这个区域靠近窗户有足够的光线,又离盥洗室仅有几步之遥,便于取水与洗刷,又是在铺有木地板的平台上,在高度上本身就能与其他区角较好地相隔开来,便于该组幼儿较相对独立开展活动,同时也利于教师的观察指导。

在“休闲驿站”里放置了一个铺上桌布的旧床垫作为操作台,铺上一次性桌布后,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工作台,还投放了老师、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来的装满各种儿童餐具、厨具、削皮器、安全的塑料刀叉、盘子、可爱的儿童用围兜、石磨、石臼、印模……加上老师布置的温馨环境,总之,这是一个缩小了的厨房,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生活小作坊。

2幼儿在主题化区域活动中的活动剪影

“休闲驿站”这一基于实习场理论而开展的主题化区域活动,持续开展时间是从大班上学期到下学期,共为期一学年。现就幼儿在该主题化区域活动的剪影如下。

2.1制作蔬菜、水果沙拉拼盘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了西红柿、黄瓜、苹果、梨、香蕉、桔子、火龙果等蔬菜水果,还有削皮器、塑料刀、叉子、盘子等各种工具,在讨论如何制作蔬菜水果沙拉后,幼儿开始动手了。首先是清洗蔬菜、水果,幼儿进步休闲驿站,穿上围兜,或两人或三人一起提着装有蔬菜、水果的篮子到盥洗室,挽起袖子有模有样地清洗开了。制作拼盘的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削皮器和塑料水果刀,有的幼儿先用削皮器削皮,再用塑料刀切块,有的幼儿尝试用手掰开橘子和火龙果,有的幼儿还研究起削皮器的特性,试试削皮器的反面是不是也能把蔬菜水果的皮削开,有的幼儿把削好皮的蔬菜、水果切成各种形状,装饰在盘子里……终于,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盘盘好看的好吃的沙拉拼盘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最后,大家一起品尝了好吃的沙拉拼盘。

2.2碾米、和面、滚元宵、印米糕等一系列活动

2.2.1碾米

活动前教师让幼儿针对“如何将米碾成粉的问题进行猜想。”幼儿猜想了很多种碾米的工具,如干面仗、玻璃瓶、石臼、石磨……。教师和孩子共同收集了他们猜想的工具并进行了验证,最后我们共同找出集中更适合碾米的工具,石墨、石臼以及电动碾米机。

教师将这些碾米的工具以及碗、小勺子、筷子、小桶等投入到休闲驿站中,幼儿进入休闲驿站、穿上围兜、清洗双手,开始尝试碾米了。有的幼儿直接将米放入石臼中,用石臼使劲捣;很多的幼儿对用石磨碾米产生极高的兴趣,他们先用小勺子舀一些事先浸过水的米放入石墨中,又加入一些水,随后转动石磨开始碾米,然后用小桶接流下来的米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要互相合作才能很好的转动石磨,他们还发现要时不时的加些水,才能让米浆流下来,另外还懂得借助筷子、碗等辅助工具,虽然转动石磨碾米需要很大的力气,也很辛苦,但看着白白的米浆随着石磨的转动流了下来,孩子们便乐不知疲了。有的幼儿还在老师的帮助下使用电动碾米机,体验古代人碾米的辛苦和现代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知道使用电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感知把米碾成粉的这一过程……最后,教师还和幼儿一起讨论并拍摄了照片,制作碾米的流程图张贴在休闲驿站的墙面上。

2.2.2和面

幼儿几次的碾米活动,碾出了许多的米浆,通过把米浆沉淀、晒干、碾碎等过程,我们有了许多的米粉和糯米粉。为了合理利用碾出的米粉,让幼儿感知米粉的用途和特性生成了这个活动。

教师在操作台上铺上一次性桌布,工作台中间有一些碗和小勺,碗里分别装有干米粉和糯米粉、水,每个幼儿有一只用来和面的小盆。一切准备就绪,幼儿穿上围兜,清洗双手,开始“和面”活动。

在讨论了“怎样将干面粉变成面团”的问题后,幼儿开始独立操作。他们先用小勺取了一些干的糯米粉或米粉,又加入一些水,然后开始和面。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时发现面团太干或水太多,便懂得相应地添加水或者面粉。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尝试用各种方式调整水和面粉的比例。最后面和成团了,幼儿看着自己沾满了面泥的手和做好的面团,开心地笑了。

2.2.3滚元宵、印米糕

有了上次碾米和做面团活动的基础,我们决定让幼儿滚元宵和印米糕。

教师将休闲驿站扩大分四个操作区:碾米区、和面团、滚元宵区、印米糕区,并提供相应的工具、材料。在这四个区中,印米糕和滚元宵是新内容。教师提供了相应的操作材料和工具,还请厨房人员帮忙做好了印米糕用的面团。

活动开始,教师向幼儿介绍了所有的工具和材料并提出活动要求后,幼儿开始活动。本次活动预先设想是想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尝试,尝试自己解决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因此活动前老师并未告知幼儿印米糕和滚元宵的方法。探索的过程当中完成得最好的是印米糕区,幼儿懂得运用印米糕的工具,基本掌握将一小快面团压进印模的力度,还懂得先在印模里涂些油,能更容易将印好的米糕拿下来。相比之下,滚元宵区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幼儿创造性的方法五花八门,如;有的幼儿将面粉加水搅一搅,然后将元宵馅埋在里面,只有少数的幼儿懂得先将元宵馅沾水滚一滚的方法,最后通过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幼儿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待分区活动时进一步巩固。幼儿做好元宵和米糕后,请生活老师帮忙蒸煮。在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他们十分的自豪。

上一篇:糖瓜香,糖瓜甜,甜甜蜜蜜过大年 下一篇:β-七叶皂甙钠与丹参联用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