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诊断肩袖撕裂的临床价值

时间:2022-06-13 12:08:30

高频超声诊断肩袖撕裂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 以肩关节镜为标准,评价高频超声诊断肩袖撕裂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48例临床疑诊肩袖损伤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横切、纵切并动态观察肌腱的连续性。诊断标准包括:全层撕裂表现为肌腱消失或局部缺损,部分撕裂表现为肌腱局部内异常回声或局部变薄。将超声检查结果与行肩关节镜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 超声诊断敏感性93.4%,特异性86%。准确性93.7%。结论 高频超声对肩袖撕裂的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高频超声;肩袖撕裂;肩关节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74-02

本文回顾性分析48例肩袖撕裂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与肩关节镜手术情况相比较,探讨高频超声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2008年6月――2012年7月均因肩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行肩袖超声检查,并诊断为肩袖撕裂的患者48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22-70岁,平均43岁,病程3天-14年,平均165天,超声检查与肩关节镜手术相隔时间0-106天,且均无肩关节手术史。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8MHZ。

检查方法:患者坐于检查椅上,操作者立于患者前方,首先确定肱二头肌键位置,将其作为标点,探头向内侧移动,得到肩胛下肌声像图,在上臂极度外旋位,探头斜向下上进行纵切扫查,垂直于该位置进行横向扫查,探头向外上即显示冈上肌腱,患者患肢搭于健测肩部,于肩胛冈下平行线或纵切扫查可显示冈下肌腱及小圆肌腱。诊断标准包括全层撕裂表现为肌腱消失或部分缺损,部分性撕裂表现为肌腱内异常回声或局部变薄。[1-2]对每一位患者常规进行双侧肩关节对比检查,同时注意观察三角肌下滑囊、关节腔有无积液,滑膜有无增生等情况。

2 结 果

48例肩袖超声检查诊断全层撕裂33例,其中表现为肌腱消失10例(见图2),部分缺损22例,部分撕裂15例(见图3),超声表现为肌腱局部异常回声10例,局部变薄5例,所有患者均行肩关节镜手术修复手术治疗,术中诊断全层撕裂33例,部分撕裂12例,假阳性3例。超声诊断肩袖撕裂敏感性93.4%,特异性86%。准确性93.7%,见表1。

3 讨 论

本文48例超声诊断肩袖撕裂声像图表现为肌腱消失10例,肌腱部分缺损23例,局部异常回声10例,局部变薄5例四种类型,与文献[3]报道相似。23例肌腱局部缺失显示冈上肌大结节附着处肌腱消失,断端回缩,结节表面,10例肌腱消失,三角肌深面与肱骨头相贴。上述33例病变超声及关节镜手术均已证实为全层撕裂,其中冈上肌腱撕裂占84.9%(28/33),因上述两类超声表现最具特征性,故未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我们认为肩袖局部缺失或肌腱消失可作为诊断全层撕裂的可靠指标。本组超声表现为局部变薄5例全部经肩关节镜手术证实为部分撕裂。局部异常回声10例中手术证实为肩袖部分撕裂7例,3例异常回声为假阳性。3例局部异常回声均表现为混合回声,出现异常回声的原因主要是经验不足及患者因疼痛无法配合检查造成,由于肩袖肌腱内不同的病变发生炎症、纤维化、肉芽组织增生等均有可能出现相似的声像图表现[4],因此超声对通过肌腱内局限性异常回声诊断部分性撕裂不甚可靠,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声束与肌腱的垂直关系,仔细反复动态观察并配合适当来加以鉴别。本文超声诊断肩袖撕裂敏感性93.4%,特异性86%,准确性93.7%。表明利用高频超声诊断肩袖撕裂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Zehetgruher H,Lang T,Wurnig C.Distinction between supraspinatus,infraspinatus and subscapularis tendon tears with ultrasound in 332surgically confirmed cases[J].Ultrasound

MED Biol,2002,28:711-717.

[2] 方凡,李泉水.高频超声在肩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3] 郭瑞军.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Soble MG,Alan D.Rotator cuff tear:clinical experiences with sonographic detection[J].Radiology,1989,173(3):319-321.

上一篇:数字化影像在放射治疗质量保证中的应用观察 下一篇:探讨如何提高医院物价审核监督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