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掏心窝子的法官

时间:2022-06-13 10:23:17

为群众掏心窝子的法官

马打过滚的地方会留下毛,好汉走过的地方会留下福。这句话用在十三师巴里坤垦区人民法院民庭庭长马近灿身上再贴切不过了。他在巴里坤草原办案30年,他的名字,早已在大山深处长了翅膀。

8月中旬,正是夏收时节,笔者走进巴里坤垦区法院,见到了平民法官马近灿。

他太黑了,山里的紫外线在他脸上烙下印迹;他太瘦了,眼睛里透出超负荷工作的疲惫;他太朴实了,讲的都是对当事人掏心窝子的话,那些晦涩难懂的法理法条,被他消化诠释成温暖的常识情理。

山里山外,年复一年,全院60%的案件都是由马近灿带队翻山越岭到牧区毡房开庭审理的。同事们送他一个雅号——“山沟沟里的法官”。马近灿说:“雄鹰能够飞到的地方,法官也能走到。我们多动腿,群众就能少跑路。我们进山,牧工就不用丢下牲畜下山,数百元的食宿费也就省下了。”

每次进山,马近灿都要在车里放上铁锨等工具,山里的羊肠小道难走,一旦碰上吹雪天气,车陷入沟里,只能推车填沟,挖雪开路。

今年4月的一天,一对哈萨克族夫妻来到法院要求离婚。两个多小时的庭前调解,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回到家后,女方请求立即按调解书分割财产,双方再起争端。当天17时,溯风劲吹、飞沙走石,马近灿带领执行人员驾车两个多小时才赶到当事人家里。等待他们的是情绪失控、行为过激的家人,还有不少围观群众,现场一片混乱。马近灿没有急于分割双方财产,而是明法析理,耐心做说服工作。3个小时过去了,现场才平静下来。仔细分割完财物,山早就隐藏在黑暗里了,时针指向深夜。

自打进山办案,马近灿就多了一项工作,回访当事人。用他自己的话,就是看看调解结案的当事人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山里一位双目失明的妇女伊斯古丽,在马近灿的帮助下,被纳入了低保。原来,她的丈夫布里恒拜经常酗酒,伤了伊斯古丽的心,伊斯古丽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并提出离婚。马近灿曾经三次到草原上送达开庭传票,布里恒拜三次都醉得不省人事。开庭时,是其姐夫陪他来的,马近灿有意问了这么一段话:“如果你姐夫像你一样天天喝酒,打骂你姐姐,不管孩子,不干活挣钱,行吗?”布里恒拜答:“不行。”“你喝酒后动手打老婆对吗?”布里恒拜答:“不对。”马近灿就是这样,拉着家常,层层剥葱,促使布里恒拜认错,下决心改掉恶习。调解离婚后,马近灿每两个月就到布里恒拜家里回访,不断督促其戒酒,最终使这对夫妻“破镜重圆”。

哈萨克族群众常说,舌头虽无骨,却比铁还硬。马近灿办案,大多数都是群众遇到的烦恼事,但他却将法理与情理贯通,话语如穿石的水滴,切木的细线。

今年5月,马近灿曾办理过一桩离婚案,夫妻双方原本已在协议书上签了字,案结事了了。但在送男方出门的时候,他发现先前出去的女方还在不远处徘徊。这个小小的细节让他意识到,夫妻双方的感情还没有完全破裂。于是,他又留下两人,再次调解。最终,在他的千言万语中,两人选择了重归于好。

马近灿说,法官面对每一起案件所怀着的心情是相同的,那就是公平公正,心系群众,解除民忧。

马近灿连续3年保持着十三师法院系统无涉法上访、无发回改判、无违法乱纪的“三无”案件的纪录。

(作者单位: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兵团分院)

上一篇:谁让咱是儿子娃娃 下一篇:雷沃情系北大荒 黑土地上播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