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业投资治理的机制的探析

时间:2022-06-13 08:21:27

对创业投资治理的机制的探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失衡以及结构失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本文对创业投资治理的机制进行了析。

【关键词】创业投资 治理 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2010年我国GPD总量超过了日本,居于世界第二,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分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我国经济结构不均衡,主要以资源消耗为主的制造业为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导致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需要国家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力度,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这就需要尽快向创新型,以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经济模式转型。2011年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新产品应用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和拓展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可以看出,创业投资将成为我国未来进行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文从创业投资治理的机制的角度多我国创业投资发展进行了探析,以期共同商榷。

一、创业投资概述

创业投资也称“风险投资”。其主要是基于资本市场的风险报酬理论上的一种风险投资,通过追逐高风险来获取高回报,其主要投资对象是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生产和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企业,通过创业投资基金或管理上的帮助,促进创业企业的发展,使资本增值。其主要不是通过获取投资分红的方式来获取回报,而是当创业企业发展起来后,能够上市,然后创业资本家通过出售股票,获取高额回报,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形式。

二、对创业投资治理的机制的探析

(一)创业投资内部治理机制

1.短期激励机制。由于创业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其激励方式和传统企业的激励方式有明显区别,从短期来看主要有创业投资家超越投资比例的利润分成制度,这种方式是采用管理费和固定收入,与创业投资企业运行业绩无关。另外一种是创业企业通过利润提成与业绩挂钩,这部分收入在一般占合伙人收人的主体,远高于年工资加奖金收入。通过薪水分配制度的设计可以使管理者和创业企业运营情况挂钩,使委托双方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因此这种报酬制度具有激励相容的特征,但其主要缺陷是短期的而无法进行长期的激励。目前,部分创业企业通过包含看涨期权的线性薪酬制度来达到了激励作用,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导致该方法的应用还不广泛,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完善。

2.长期激励机制。创业投资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资本,不是以实现产业战略发展为前提,其追求的是在承担风险的情况边际现金流收益的最大化,而且他在投资获得效果后并不作为资本继续保留,而是迅速从创业投资中退出,进而重新寻找新项目。从本质上看,其是一种典型的循环投资。在这种循环的创业投资运作模式下,创业投资前期的业绩就成为投资者是否对其投资的最重要的指标,同时,快进快退也使其无法发挥长期激励的效果。可以通过促进创业投资家形成声誉品牌动机来形成长期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声誉机制,使得创业投资形成收益长期化,并影响到以后的收益,这样就使创业投资家将现在的行为纳入到一个长期的博弈框架中,导致其不能完全按照短期利益来行事,而需要考虑长期的发展需要,以稳定长期创业投资。

(二)创业投资基金的外部治理研究

1.创业投资资金的进入通道的疏通。我国政府对创业投资的资金扶持主要是通过向国有创业投资公司投资,但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下,其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显现,很难做到像一般创业投资管理公司一样能够公开、合理的进行投资。所以建议政府改革这种国有创业投资公司投资投资的方式,而是使国有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完全市场化,将国有创业公司的产权以及治理机制进行彻底打破并按有限合伙制的要求进行重建,政府只负责政策的制定和重点资金的投入,而由市场来提供专业的创业投资家,以确保创业投资资金的进入通道的疏通和合理使用。

2.放松对创业投资资本管制。要让更多的资金流入创业投资领域,光靠政府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国民营资本充足,为追求获利性而不断的在股市和楼市之间转换,成为我国经济过热的推动器;而另一方面,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创业企业却缺乏资金而无法开展创业活动,这种局面必须打破。政府可以逐步的放开对这些机构投资创业投资的管制,同时要求这些机构投资者加强投资风险控制,逐步批准一些风险控制机制比较完善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进行创业投资的直投领域,增加创业投资市场的资金,减少外部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对我国创新事业的不利影响。

3.加速创业投资退出通道的建立。由于创业投资基金是通过帮助企业进行价值增加服务而获取现金收益的金融资本,退出是必然的。为确保创业投资的良性循环发展,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退出通道。一是继续探索建立区域性的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市场。增加中小企业股权的流动性,使创业投资方便的通过区域性的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市场而退出投资企业。二是尽快推出我国创业企业板交易市场,发展完善股权融资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资本服务市场。通过二板市场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企业融资问题;对符合上市条件的,积极促成其上市,对高新产业,应通过创业版市场来积极争取上市融资。尽快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创业投资企业资金紧缺问题,使我国逐步从工业制造大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艺凡,中国创业投资退出与创业板制度创新研究[J],集团经济,2009(2).

[2]曹红辉,彭作刚.创业投资[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杭祥(1966-),男,泰州华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金融、投融资。

上一篇:浅谈我国项目融资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内资BOT模式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