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时间:2022-06-13 03:17:35

提倡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摘要】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已迫在眉睫。探究式学习有利于中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环节及其内涵。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性学习 创新思维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即从学科领域或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当前中学生学习方法概况

与探究性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现在的中学生学习,普遍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即简单的教师教,学生接受的模式。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价值。探究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好的事物等。

三、改变学习方式,采取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其实,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其实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接受方式来进行。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树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探索、搜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提高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应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四、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探究式课堂教学怎么探究,实际是要回答教学过程怎么操作。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具体操作程序和要求,可分为四步进行。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第二步:解疑导拨合作探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第四步:激励评价引深探究。可由教师进行,也可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

五、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关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环节及其内涵。

1.提出问题

学生感知问题的存在,提出科学的问题。教师应创设特定的情境,如观察、实验等引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例如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将一根红色的粗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让学生观察铜丝变黑,后将铜丝由外焰移向酒精灯内焰并接触灯芯,一会儿再让学生观察,发现内焰接触灯芯部分变成红色。由此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为什么”的探究热情与欲望。

2.假设与猜想

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和收集与探究问题有关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假设的方法,有根据地对探究的问题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明确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例如,苯的结构的假设,依据其分子式和同分异构现象及C、H原子的价键原理演绎出两类假设,苯的分子结构为不饱和链烃结构或为不饱和烃结构。

3.收集证据

就是收集检验假设或解决问题的证据。例如针对氯水漂白原理探究的两个假设,通过如下实验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将干燥的氯气先通过干燥的有色物质,再通过湿润的有色物质,分别观察有色物质的变化。通过观察得到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物质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物质褪色。

4.解释与结论

就是利用收集到的事实与证据,通过分析、归纳、概括、科学抽象等思维加工,来验证结论,发现规律,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例如氯气是湿润的有色物质褪色而不能使干燥的有色物质褪色这一事实论据,分析并科学地抽象出是氯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次氯酸的结果,因而验证了“水的漂白作用,是氯水中HCLO的作用”这一假设,得出HCLO具有漂白性的结论。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结底在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的程度来决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每一步探究让学生主动尝试,自主学习,才能让探究式课堂进入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J].上海教育科研,2000.1.

2.刘定一:高中生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J].上海教育科研,1998.9.

3.文庆城: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4.霍益萍:研究性学习[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10.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

上一篇:如何创设学习情景 激活课堂教学 下一篇: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