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分析

时间:2022-06-13 01:48:15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分析

【摘要】工程预算和造价对于控制工程投资规模,缩短建设时间,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从严格取定概预算编制依据,广泛搜集基础资料,为概预算编制作准备,正确套用定额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常见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推行和财务管理中心地位的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企业管理方式的选择中,预算管理以其在企业经营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值得我们学习和合理应用。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树立预算管理的意识。并且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将预算管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为企业的经营服务。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三超”现象起着关键作用。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工程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一、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预算对于签证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建筑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进度变化以及地质变化,施工质量以及施工量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做好签证工作,签证工作对竣工结算提供了方便。

2、建筑工程预算可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质量

在对建筑工程预算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预算,会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完善以及施工工艺、材料、机械设备的选择,这些工作的开展在控制工程预算的同时,也有效的控制和保证了建筑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预算可以有效的对经济责任进行分担

在进行建筑工程预算控制过程中,建设项目中各方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并进行了合理的岗位责任制的划分。建筑工程预算的控制过程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并对各部门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建筑工程预算可以有效的对经济责任进行分担。

二、工程预算中常见问题

1缺乏综合管理意识

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没有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也很少进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虽做了工程概算,而且还细化到预算,但仍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因成本管理不严,或者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无法按期完成,致使贷款利息不断增加,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材料价格管理混乱

据统计,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因此,控制材料价格对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价格会随着市场波动而有所变动。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导致市场管理混乱,建筑材料价格涨幅失控,使得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同结算价格相差较大。

3变更随意性大

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没有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导致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且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也没有进行监督,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更改造成的损失。

4未考虑工程预算变更

工程预算无法预见诸如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技术规范、设计标准、设计手段、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对工程设计的影响和制约,另外,工程预算也没有考虑现场意外情况,如土方坍塌、地下障碍、基坑排水、文物、自然灾害等,致使结算超过预算。

5定额的限制

随着地区建筑市场壁垒被打破,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和企业逐年增多。但是我国各地区、各行业现行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有所不同,而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担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又不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致使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中经常出现差错。

6预算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欠缺

在实际工作中,除大中型企业有审核工程预结算方面的专业人员外,大部分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往往只具有从事概预算工作的资格,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无法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缺乏预算管理相关的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投资预算控制能力较差,不能将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且对较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没有独立处理的能力,索赔处理能力差,从而使企业和国家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若干对策

1、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预算管理。通过对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

2、适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近几年来由于市场调节的力度越来越大,建筑材料和设备价格大幅度调整人工和机械费也有较大提高,建筑行业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他行业对比,差距越来越大。

这就需要行政部门研究和掌握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配套措施,由市场经济所引去的动态因素科学、合理的反映到工程造价中,使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取费标准及工程造价计算程序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不断调整和改进,逐步对工程造价实现动态管理,以促进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

3、加强工程预算的监督和校审,工程预算环节需要进行监督和校审,防止出现大面积误差。工程预算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人为错误。工程预算的校审是完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目标的重要工作,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对建筑工程预算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对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 ,对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做好工程预算校审工作,首先,要分请工程预算校审的阶段的重点,制定出工程预算校审程序,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贷款银行的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校审中的职能和责任;其次,要严明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防止工程预算校审走形式,造成工程预算校审同虚设;再次,工程校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程预算经验,有能力承担起工程校审的职责。

4、对于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造价管理工作需要,就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投资预控,更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后果极其严重。

四、结束语

工程预算管理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强的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预算管理人员需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确保工程预算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陆家顺.分析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科学之友,2010,(09) .

[2]叶晓夏.浅述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步骤及审核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2(05):32.

[3]余代林.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5):132-133.

上一篇:关于铁路信号施工的探析 下一篇:影响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准确性的要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