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勘单位“走出去”的融资方式

时间:2022-06-13 01:43:08

浅议地勘单位“走出去”的融资方式

摘要:目前,我国地勘单位在“走出去”过程中,大力发展境外项目,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压力下,境外地勘项目开发喜忧参半。本文主要以地勘单位国际化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地勘单位在境外面临的融资困境,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地勘单位 “走出去” 融资方式

1 地勘单位“走出去”的必要性及发展情况

1.1 地勘单位“走出去”的必要性 地勘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属于国民经济结构中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和能源产业,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是关乎地勘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才是决定地勘行业发展状况的主导因素。

如今,我国矿产资源虽储量大,但供需紧张,地勘领域也日渐萎缩,找矿难度逐年增加,勘查效益逐年下降,地勘队伍“走出去”面临“窘境”。事实上,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2001年,国务院总理在全国国土资源会议上综合分析了我国工业资源所面临的市场形势和主要任务,要求地勘单位要紧跟市场形势,走出国门进一步拓展地勘工作范围,努力开发境外矿产资源。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为迎合时展要求,我国应该站在资源全球配置的战略高度,秉承比较利益原则,认真分析以往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在地质勘探的内容和形式上寻求创新。地勘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走出去”战略规划,不仅能有效缓解国内资源紧张的供需矛盾,保障资源供应,而且也是地质勘探单位战略发展的基本要求。

1.2 地勘单位“走出去”的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基于此,地勘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缓解国内矿产资源紧张的供需状况,将稳定矿产资源供需状况作为国家战略规划去认真实施。在国内,资源开发“走出去”的浪潮中,国有资源型企业开始将境外区域定位为找矿焦点,地质勘探单位起步最早,但是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

国际矿产资源发展进程中仍存在严重的垄断和霸权主义现象:世界范围内约四分之三的铁矿石资源市场份额被国际矿业公司世界前三甲所控制,59%的铜矿市场份额被全球十大铜矿企业所垄断。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波三折,贻害连连,新一轮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反观国内市场,经初步统计,国内二十八家地勘单位平均总资产达到26.27亿,这个水平只能达到全球2010前八甲矿业开发公司平均资产的0.53%。相较于全球矿业企业而言,国内地勘单位相对分散,且未形成规模效应,综合竞争实力相对要差。

近几年来,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地勘单位市场竞争实力有所增长,大幅扭转了国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被动局面。一份来自商务部和国土资源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的地勘单位的矿藏资源开发项目遍及全球67个国家,地域广布各个大洲,当前我国已有76家地勘单位正在从事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在全国地勘单位所占比例高达一半以上。

尽管矿业资源开发利用形势看好,但是资金缺乏和国内运营体制的限制也逐渐成为地勘单位的快速发展的“羁绊”,尤其是在资源利用上总体表现为量大、合同额小、股本矿多,致使其与国有资源型企业以及跨国矿业公司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就整体形势而言,应当逐渐成长为境外找矿主力军的地勘单位,现阶段的整体投资依然无法缓解国内矿产资源紧张的供需矛盾。

2 地勘单位“走出去”所面临的融资困境

当前,随着国际矿业市场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地勘单位要全力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所面临的市场形势仍不容乐观。如果要转变这种态势,首先要求地勘单位强化管理,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同时要求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成为企业开拓境外市场的强大后盾。

我国地勘单位海外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面临着大量问题,如:信息获得渠道单一,缺乏对项目投资的科学理性评价,国内企业还缺乏合作精神,控制风险能力弱等。但是其中关乎项目成功与否的因素,就是融资。企业融资难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问题,而地勘单位“走出去”,更是受到融资困境的制约。

首先,地勘单位要走出去,原有的经营模式、发展理念、运营手段都会在项目中面临巨大冲击。相对来说,海外地勘项目的经营变数大、风险高,因而也相对更难获得生产经营中所需资金。

其次,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性商品,资金在出租或委托经营中极易受到侵害,成为所谓坏账,由此造成对经济和社会的连锁影响,因此,一般资金所有者或金融机构都会根据谨慎性原则处理有关资金融通事宜,这也是政府部门的要求,这就先天地决定了新兴项目的融资难度。再加上如同任何一般商品一样,零售比批发的成本高,地勘单位“走出去”的项目也面临着较高的融资“价格”,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是地勘单位“走出去”融资面临的一般情况。

3 地勘单位“走出去”的融资建议

根据以上情况,我国政府、行业、地勘企业三方面只有加强协作才能解决融资难问题,才能使我国地勘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运作模式,提高“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外矿产资源。面临困境,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地勘单位自身都应积极冲破融资瓶颈,努力形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措施,协同解决地勘企业“走出去”中的融资问题。

3.1 政府发展策略 政府作为企业开拓国外市场的强大后盾,要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境外矿业市场。但应针对国内地勘单位能力欠缺、国外市场可占用的市场份额逐步缩减和勘探资金不足的现状,政府应科学决策,适当调整境外勘查开发融资策略。

政府要转变职能,从台前退居幕后,特别是要弱化资源“走出去”的概念,以免对境外国家造成“抢食”的印象。现阶段,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等机构都已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境外地质勘查项目。各职能部门由于分工不同,在某些方面的业务接洽不连贯。笔者建议政府机构进一步优化职能部门人员配备,精简办事流程,降低地勘单位“走出去”的融资难度。

3.2 金融机构举措 在2008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上,境外多家金融机构在呼吁中国煤炭业进行多元融资的同时,不断向业界释放强烈信号,纷纷表示各自在能源的国际化融资过程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中国人民银行在此间也表示,把煤炭和金融结合起来,对于中国能源产业、金融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地勘单位国际化进程中,金融机构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该领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金融机构与地勘单位有必要进行对接,让“走出去”的矿业企业了解金融机构国际化、多元化的服务优势和主要产品,并将其运用到地勘单位的海外活动中,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升整体效益;进一步拓宽金融机构与地勘单位的合作领

域,达到金融机构与地勘单位、开发企业、用矿企业、矿业设备供应企业间的合作共赢;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丰富金融支持地方开放型发展内涵。支持地勘单位“走出去”的发展进程。

3.3 地勘单位自身手段 就地勘单位而言,“走出去”的工作重点,首先是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国家加大对海外地质勘探投入这一历史性难得的机遇,用国际化视野,从长远考虑,高起点规划。对目标国的选择,以法律法规完善,政治经济环境有利,资源能源开发潜力大,能够长期开展工作等条件为前提,本着“大地质、大项目、大产业”的理念来部署和安排。同时,海外地质勘查工作要遵循“自有矿权为主,大型企业合作,控股原则”的思想为指导,最大限度地防范、减少和控制风险,促进海外找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因而地勘单位“走出去”时就要打好基础,开发、完善有潜力、有价值的项目,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投资,开发项目的性质与质量,是解决地勘单位“走出去”融资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喜凤,惠宁.中国地勘单位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面向探采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矿业公司战略转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 25(1):33-35.

[2]邓旭,蒋政.浅议中国在世界矿产资源竞争中的全球战略[J].中国矿业,2009,18(6).

[3]陈丽萍,王威,姜雅,等.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面临的困境及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2009,7:34-41.

[4]张庆.我国矿业企业海外矿产投融资研究[J].中国矿业,2008, 17(11):15-18.

[5]朱玉立.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2008.

[6]刘忠业.煤炭地质单位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A01):99-102.

上一篇:大学生苹果手机消费心理探析 下一篇:浅谈隧道盾构始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