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道口的选择

时间:2022-06-13 12:09:05

作者简介:王静静(1989.12-),女,本科在读,湖北省襄阳市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创作出大量的传诵之作。他擅长用通俗简单的语言描绘淡淡的乡村景色,却又在简单中赋予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深受读者的欢迎。本文将对其著名的作品《未选择的路》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关键词: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艺术特点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一生获得四次普利策奖,先后接受了44所大学的各种荣誉称号,是20世纪美国公认的最受欢迎的现代诗人之一。在他87岁高龄的时候,受邀在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上朗诵自己的诗作,他也是至今唯一受此殊荣的美国诗人。

回望弗罗斯特的一生,几多坎坷和辛酸。诗人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失去子女。而文学生涯也是几经波折。他的诗歌最初在美国并未引起注意。1912年,诗人卖掉已惨淡经营了数十年的农场,倾合家之资,携妻拖子移居英国,这是年近40岁,写诗数十载,尚在默默无闻中的弗罗斯特所做出的大胆决定。1在英国,弗罗斯特得到了埃兹拉·庞德的支持,并开始出版诗集,逐渐赢得诗名。也许正是因为他生命里的波折沉淀下他对生活理性的思考,使得他的诗作语言朴素凝练,却寓意深远,对自然、人类和生命的思考在诗中娓娓道来。

《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的代表诗作。在美国,各种美国文选和学生的教科书几乎都无一遗漏地把这首诗歌作为弗罗斯特的首选诗歌。这首诗歌最早收录在弗罗斯特的第三本诗集也是诗人在自己的祖国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山间》之中,是此诗集的首篇,以《未选择的路》作为题诗,再联系诗人的文学生涯不难发现这首诗歌对于诗人的重要意义。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And be one traveler,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Oh,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这首诗歌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在树林里的一次散步。在深秋的林子里,诗人走着走着,面前出现了两条岔道口,放眼望去两条路都是一样的美丽,坦荡,令人向往。诗人无限的惆怅,不知何去何从。因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就必然舍弃了另一条,诗人虽遗憾不能同时脚踏两条路,但还是在伫立良久之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押韵抒情诗共分四小节,每节5行,诗人采用了传统的抑扬格四音步形式,abaab的韵式,但音步有变,有不少的抑抑扬成分。全诗除第二小节外,其他各节的第一三四行都是以元音结尾,并且每行都有押韵,如在第一小节第一句中road和yellow押[u]韵,第二节中的them和same中押[m]韵等等,都使整首诗音韵优美,兼有着传统诗歌的韵律、形式和现代诗歌所要传递的主题和基调,虽然弗罗斯特的诗歌采用的是传统的韵律,但是在题材,语言等上上打破传统,用平铺直叙的语言,简单的韵律来展现弗罗斯特诗歌的独特之处。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着音乐感。这也是他的诗作至今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的原因之一。他与二十世纪其他诗人比较起来,并没有一味的追求尝试诗歌新形式的实验,多采用抑扬格四音步体或五音步体以及无韵体,重点是在在诗歌的题材风格上做改变,所以弗罗斯特经常被称之为过渡性的诗人。

这首诗从语言上来看非常的质朴无华,反映出弗罗斯特诗歌的典型特征。词汇的选取简单易懂,基本没有艰深晦涩的词汇。意向的选择也是人们熟悉的,这与诗人早期的乡村生活离不开关系。在弗罗斯特的其他诗作,如《山间低地》(Mountain Interval)(1916),《小河西流》(West-Running Brook)(1928),《山外有山》(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1936),《见证树》(A Witness Tree)(1942),《在林间空地》(In the Clearing)(1962)都可以感受到弗罗斯特诗歌特有的田园气息。我们可以选择这首诗的第一小节分析它的意向。

诗中诗人选取了路,树林这两个意向。树林是弗罗斯特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向。他的《采树脂的人》(Mining Resin People)《雪夜林边驻留》(stopping by Wood on a Snowy Evening),《进来吧》(Coming in)都选取了树林这一意向。树林给我们一种宁静却又神秘之感。也常常引起诗人的思索和向往。而路可以给人许多联想,因为我们不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又会有怎样的风景,诗人笔下的路,象征着人生命的旅程。在一条落满黄叶的林子里,诗人独自一人,面对两条叉开的路,截然不同的人生,要做出自己的选择。短短几句诗便将我们带入了诗人的世界。弗罗斯特在这里对于路这一意向的选取,所要传递的选择比散步小路的选择要深刻多。这首诗的关键在于诗人在诗中所做的选择,通过这一象征性地选择要我们来加入自己的想象或者要我们决定自己所面临的选择。在诗中诗人选择了“人迹罕至但更令人向往的”小路。但是之前,诗人却又说到这条小路与另外一条几乎一模一样,也正是表面上看来几乎相同的小路,却带来截然不同的人生。这从侧面向我们传达出选择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这首诗从题材上属于典型的冥想诗,冥想诗就是从较深的层次思考生活中简单的一件事,或其中的某一方面,从而暗示出一种深刻含义。3简单地说就是取材凡近而寄托深远。其特点是常以自然界的某一个景物或人们生活中的某一个事件开头,开始是描述,然后由景入情,由事入理。这时,自然界的景物或人生中的事件就变成了一个象征,诗中的深邃内涵也就随之而出。

诗人在诗中描绘的情境,在落叶林里,诗人面对不同的两条道路,必须择其一去走,选择一条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条道路。诗人自己的人生也是在进行着各种选择的,在早期诗人可以选择继续经营自己的农场事业,也可以去完成自己的写作梦想。或许在常人眼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平稳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中规中矩的做生意,养家糊口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每个人的道路是靠自己来决定,是自己去走,如果当时的诗人未曾选写诗,也就不会有这首《未选择的路》。现在的弗罗斯特或许还是新英格兰地区一位默默无名的农场主。而当弗罗斯特面对清晰可见的农场生涯,和完全未知却又十分热爱的文学生涯,这两条路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而对于当时创作《未选择的路》的弗罗斯特来说,他的难以做决定的是:当年自己的诗作在美国得不到出版才移居英国,从而一举成名。那么成名后,是在英国保住诗名,一劳永逸的写下去?还是重返故土,再次努力得到美国人民的认可?这是弗罗斯特当时要做出的选择,他没有选错,诗人最后选择了更为坎坷,难以预见的第二条小路。弗罗斯特的文学事业得到了最好的发展,获得了美国人民和世界的喜爱和支持。

的确如此这和我们的人生正是一样,有许许多多的选择分布于我们人生路上的各个节点上,不管我们如何看待他们,我们都必须要做出选择,那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继续。无论我们如何看待、选择我们都只能拥有一条道路,一种人生。当们站在人生的岔道口,面向未来,隐隐感知着可能的明天。一条平整宽阔,一条芳草萋萋,每条都有独特的景色,每条都意味着不同的人生,或是繁华热闹,或是宁静无扰。我们站在岔道口,带着对未来的那种无知,期待,犹豫,彷徨,交杂着的各种情感去做我们的选择,选择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因为生活还在继续。多年之后我们不禁会设想,如果我们选择另外的人生,我们的生命又会怎样,我们会在何处,又会有怎样的生活。时光流逝,当我们回首往日之时,感叹那时的我们,不管是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还是略微感伤,都已不重要,因为一切想象假设都是无用,因为生活不会再重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生命里每一次岔道口的选择。

弗罗斯特这样简单的一首小诗,在平常的生活中挖掘出关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从而引发读者的深刻的思考和共鸣。诗歌无论从题材,语言,音韵,还是对意向的选择都体现出诗人诗歌写作的特点。这就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带给我们朴素里的不平凡。初读通俗易懂,品味时却是回味无穷。(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指导教师:陈鸾

参考文献:

[1]刁克利.诗性的拯救[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226-240.

[2]Frost,R.The Figure a Poem Makes.Norton Anthology of

[3]American Literature (Second Edition)[M].Vol.2.北京: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总公司,2005:1032.

[3]曹文轩.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78-180

[4]常耀信.美国文学史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46-48.

上一篇:《紫蝴蝶》:情节的重组与故事的颠覆 下一篇:日本养老律令与中国唐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