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与教学

时间:2022-06-12 11:37:10

心情与教学

心情与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是一位刚踏入教育行列不久的教师,凭借着自己在大学时所学的教学理论,信步走进了课堂。可是,正当我陶醉在自己的讲解中时,发现下面的学生只有两、三个人在听,其他同学都各忙各的事。顿时,我讲课的激情没了,转尔开始劝说他们,责备他们。

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心里难过极了。

此后的教学中,每次也都因责备学生一次而自己跟着受一次伤。

课堂上我愁眉不展,而同学们依然如故,他们不学习的还是不学习。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心情像天气一样突然转晴了。那是我最成功的一堂课,是我心情最好时上的课。同学们发言积极,热情很高;而我讲的又更加激情。这堂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课后,我仔细、反复地想,我为什么能把这节课讲的如此生动呢?我反复问着自己。最后,我终于明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的心情,我是怀着饱满热情走进课堂的。我发现,当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无论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临场发挥能力,都会比平时强百倍,而这些正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地方。我恍然大悟。

一位教师,如果上课时他本身都半死不活的,学生能听的好吗?学生都喜欢有朝气而开朗的老师。

知识的接受是主动的,就像吃东西,如果他本身不想吃,即使你逼他吃了也会消化不良。你逼着学生去学习,与他主动去学习区别是很大的。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要完成好这重要任务,心情很重要。因为,心情跟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一节好课下来,心情会非常高兴,会对自己、对学生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可是,如果课前没能备好课,没有设计好上课的活动,上起课来内心就会没有把握,教路也会零乱不堪;于是,整节课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就无法快乐地学习,无法较好地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一天,我的心情也会很郁闷。

我喜欢在活动中教学,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我不喜欢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当课堂被调动起来,学生踊跃参与学习时,我会更加激动,更加快乐,会讲得更好。

于是,我开始喜欢起探索来。通过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老师们学习,并及时对学到的东西进行研究与实践,在不断的研究与实践中,开始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堰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高中体育有效教学浅议 下一篇: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