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时间:2022-06-12 11:19:39

如何提高中职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摘 要】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较差,本文对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进行了研究,以期在实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生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180-01

目前,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弱,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显得非常迫切。笔者对提高中职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进行了以下研究,实践效果较好。

一 加强情感教育

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鼓励、少批评,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正确对待和分析学生的错误,承认错误不可避免,反对见错就改,注意保护学生表达的积极性。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实际创设情境,融入情感教育。如在学习Unit 10 Good Manners的听力课时,在Pre-listening环节,我课前找班上的两个“迟到大王”,请他们配合演出。第一个学生扮演有礼貌的,迟到了敲敲门说:“May I come in?”第二个学生扮演没礼貌的,迟到了不喊“报告”,还一脚把门踢开,径直向座位走去,我立即阻止他的行为,把他请回教室门口,教他如何做。然后引出话题——什么是好的礼仪。江苏职业学校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下册Unit 2,是青少年的热门话题——交友,可利用这个话题和学生探讨网络交友、朋友间遇到问题怎么处理;Unit 4 warmming-up环节活动二谈关于工作场所的着装问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仪容仪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对时尚的看法和对待名牌的态度。

二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

第一,英语教师要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英语的语言美。课堂上限制使用母语但不排斥母语,允许适当利用母语。当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遇到难以用目的语解释的语言现象时,使用母语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如果坚持使用目的语,无疑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想方设法调动课堂气氛。如让学生分组互助合作学习,并进行有奖竞赛,使学生从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语言交际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们乐于在做中学。这也是执行任务型教学时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助和团体竞争的意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这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交际活动的语言要真实,要改变明知故问的提问方法。

三 渗透跨文化交际知识

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第二语言中存在的与第一语言不同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某些学生不容易理解并难以接受,这就形成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甚至冲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语言材料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以消除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避免引起文化冲突。如要遵守国际礼仪惯例的女士优先原则,见面行礼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

四 视听法原则的运用

视听法主张广泛利用电化教学设备组织听说操练,把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结合起来。视觉形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条件,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外语。听觉形象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及遣词、造句的能力。

江苏职业学校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场景为主题和内容的来源,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内容新颖、适应性强的主题活动,如Listening and Speaking环节,非常适合使用视听法组织教学。首先,Warmming-up环节,提供了很多与听说主题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感知这一主题后自然进入到听说部分。此部分活动一让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听力相关内容。一般来说,他们在情境中能够快速和正确地做出反应,所猜的答案大都是正确的,这样学生们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并长期保持这种兴趣。活动二,要求学生再听一遍,画出对话中与主题相关的句子,这就对他们的听力活动提出了任务,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并进一步理解听力材料,对基本结构和句型达到自动化识别的程度,完成任务也就顺理成章了。此时教师适当讲解可能出现的生词、语法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内容。活动三是让学生们练习语音、语调、节奏的大好机会。活动四可以做到活用语言材料。以上教学实现了视听法教学过程的四个步骤,即感知、理解、练习和活用。

五 自觉实践性原则的运用

自觉实践法强调语言实践活动。它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大量的语言训练。要理解语义和实际用法,从自觉到直觉。语言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际活动。交际不但应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而且还应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检查尺度。

毋庸置疑,我们除了提高中职生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要使学生学会一些实用的职场英语,使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理查德、罗杰斯等.语言教学的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上一篇:如何走进中职学生的内心世界 下一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