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效能

时间:2022-06-12 09:37:56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效能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至于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高数学作业的效能。

关键词:功能目标;层次化;生活化;开放化;多元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

作业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课堂作业的练习,让学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反映在作业本上,教师通过批改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同年级,作业的设计也该不同。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对课堂的节奏以及教师的要求都不能把握得很好,甚至有时候不能理解教师说的话。尤其是在他们识字能力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本班学生的程度去布置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练习,如果时间过长或是难度过大,会削弱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起反作用。

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例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购物(或模拟购物情境游戏),让他们自己去选购商品,让他们知道怎样付钱,怎样换钱,怎样找钱。学习完平面图形后,可以让学生自制七巧板,并拼出最具想象力的图案等等。这些作业不仅可表现在作业本上,还可通过他们的实际操作进行练习,这样能巩固深化新知,而且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作用。

二、尊重个性差异,作业层次化

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作业”的设计也必须遵循此原则,其基本目标是:打破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统一模式,从目前大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尊重个性,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学生实际能力和不同发展目标,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各环节实施分层、分类,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层次不同、层面不同的成功体验。从而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是几种作业类型,以供参考。

1.基础型作业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些与上课内容基本一致的作业,作为巩固和检测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基础型的作业,即是主要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本身掌握程度而设计,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全体学生都应达标。

2.思维训练型作业

在课堂教学后适当地给学生留一些难题,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这主要是针对优等生“吃不饱”而设计的,它可以成为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完成和掌握。但教师要适当地进行讲解,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为今后的学习开阔思路。

3.实践型作业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走向社会,多渠道、多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学数学,用数学,学了不会用等于没有学”。如,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的学习,光靠教师上课空洞的讲解,学生没有经过实践运用,学习就成了无水之鱼。因此在教学后,应布置回家帮大人买菜的作业,要求自己付钱,自己算出应该找回的钱。

4.学生自创作业

平时都是教师考学生,忽然让学生出题来考教师或其他学生,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新鲜的,积极性特别高,而且让学生自己编题,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逆反思维。从一年级自己出口算开始,直到出一张试卷,一步一步慢慢培养。

三、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作业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习题中揭示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所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布置有趣的生活式作业、丰富的调查式作业、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章“6.5统计图的选择”可选择这样的作业:

请你向父母亲调查,你家近五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的家庭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1)你用三种统计图,把你家近来的家庭收入情况表现出来。

(2)近五年的家庭收入变化,你有何感想?

评析:用统计图来反映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既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调查完成,达到知识目标,激发内在的智力潜能和数学兴趣,又让学生关心自己家庭的经济,把思想教育融在其中。

四、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作业开放化

开放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背景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式多样,有文字、表格、图画、对话等,不像封闭性习题形式单一呈现,叙述呆板;又解法灵活,不单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其深受学生喜爱。同时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时空途径。

作业设计:一个正方体,剪掉一个角,剩余部分还有几个角?

评析:这是一个结论开放题,寥寥几字看似简单,其实题目本身却会折射出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会通过截面的不同位置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而学生在思考、动手、探索、交流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五、采取多元评价方式

善待学生的错误,及时有度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让评分成为人精神生活唯一的、吞没一切的领域,如果一个人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因此,呈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作业的评价方式有很多,不应该是单一的批“优,良,中,差”或是写一段评语,它应该是多向的、立体的、互动的。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专门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例如,好的作业可以让大家传阅,并说说他好在哪儿,自己有哪些不足,可以从他的作业上学到什么,或是写完同桌互相交换检查;组与组之间,班与班之间交换检查,等等。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各个方面很不稳定,因此,评价不能一成不变,一以贯之。对学生的评价,要尽可能地以个性特征为参照,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比较中树立信心,在评价中不断进步,才会真正喜欢上数学。

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了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总之,提高数学作业的效能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个性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真正实现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刘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06).

[2]代玖.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凯里学院学报,2000(03).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义乌市吴店小学)

上一篇:根据教学实践探索高中英语新的教学模式 下一篇:“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