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

时间:2022-06-12 08:01:55

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

摘 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所有的高校也都在不断的扩招,随着扩招规模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就业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不论是在高校中还是在高职院校中,招生和办学的宗旨都是为祖国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给社会增添各种就业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过程当中,依旧要把就业当做改革的目标和导向,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型人才。

关键词:就业 高职 教育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水平的不断升级, 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急需在办学目标、培养方向、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现就探索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提出自己的认识。[1]

一、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职业性特征, 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

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首先必须解决其发展定位问题。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 长期以来重层次、轻类型,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它是一种职业特征明显的 “应用型”教育。不应把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这两个不同的范畴混为一谈, 虽然目前高职教育绝大多数是专科层次, 但从长远发展看, 还应有“应用型”的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 其一, 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 它是有别于学术型、研究型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技术型教育;其三, 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教育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改革中, 应当努力形成“学术型”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驾齐驱的格局。而且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使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 用终身教育的观念构建全方位的立交桥。使我国需要进入高等教育的人才,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多样化的需要,选择教育的类型和层次, 实现 “21 世纪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的目标。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面向大众的职业教育观念是我国高职教育体系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 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一流的教育与学校层次和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高职院校都应结合地方和行业的需要,办出水平, 办出特色, 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以较高的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2]

二、转变旧的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为目的,有着自身的教育特点和规律。过去,它的教育理念集中在学科型模式上,课程设置上也是三段式,教学方法通常都是以讲授为主,多数实践教学都是处于为理论课服务的地位。如今,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就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而真正践行“为成功的未来而开发技能”的教育理念。该教育理念源自英国政府发展教育的口号,目前来说它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理念的核心,它要求在全社会树立技能培训,使人拥有成功的未来想象,并不断提升技术人才的地位和待遇。除此之外,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以人为本”,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企业实际需求的理念综合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中,在通过整体性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学习,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求,使高职教育成为专业性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3]

三、调整专业的设置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就需要高职院校推陈出新,成立相关的热门专业,加强对骨干专业的建设,调整市场饱和的专业,不断引进一些先进的专业和推广一些复合型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在教育模式上,还需要高职院校在教育上采取与企业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高职教育成为企业所需人才的摇篮。除此之外,在专业设置上,还应该强调和突出专业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因为它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应有就业所针对的专业技能。基于此,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宽泛的知识层面,从而增强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其次,还应该加强对他们专业技术的培养,从而增强他们就业的针对性。[4]

四、加大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 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高职教育办学实践证明: 毕业生就业率高的专业, 都是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专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 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量, 决定招生的专业方向、招生规模。[4]

2.调整专业的课时设置, 减少理论课的课时安排, 增加实验、实训课的课时量。

3.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 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 将理论引导与实践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4.调整评价模式, 将单一的以考试为主的总结性评价,调整为指导性评价,鼓励、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专业的实习、研究。[5]

《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中强调: 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 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 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提高就业能力。

总之,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还需要不断探索,以适应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的要求。[6]

参考文献:

[1] 梁国民.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改革 [J]. 企业导报, 2010, (06).

[2] 刘素芬, 段交泰.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2).

[3] 薛建军. 以就业为导向, 探索高职教育规律 [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 (06).

[4]杨哲. 浅析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 J]. 职业教育研究,2008, ( 6).

[ 5]刘素芬, 段交泰.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 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 6).

[ 6]倪志红. 浅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对策 [ 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 9).

上一篇:试论新闻立法 下一篇: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