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青年如何顺势而为搞创业

时间:2022-06-12 05:41:24

“互联网+”时代青年如何顺势而为搞创业

【摘要】“互联网+”为人们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为“互联网+”浪潮下的创业提供了各类政策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者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形成“互联网+”思维,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

【关键字】“互联网+” 创业 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识别码】A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互联网+”创业的良好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互联网产业也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有研究显示,我国的互联网经济每年增速高达约30%,在这一浪潮中我国也涌现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企业,在全社会形成了互联网创业的氛围。目前,互联网已经与传统的教育、旅游、金融、物流等行业结合,发展出了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旅游、互联网金融等新的经济形态,这些都是“互联网+”的表现。当代青年应充分抓住“互联网+”这一机遇,利用其提供的更为广阔、更为平等的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模式,推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时代青年创业是顺势而为

首先,“互联网+”为青年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技术的进步使得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带来了大量创业机会,为青年创业提供了V阔平台。2014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通过统计预测,从2013到2025年间,互联网推动我国GDP增长0.3―1.0个百分点,由此推算,互联网将为我国GDP增长总量创造7%―22%的贡献。2015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的网络零售额已经达到了2.8万亿元,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超过10%,我国的网络零售交易额位居世界第一。到2015年我国的网络零售总额依然保持世界第一,金额达到4万亿元。这表明我国的互联网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青年创业机遇巨大。

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创业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以大学生为例,2015年有6.3%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选择创业,而2014年这一比例仅为3.2%。大学生参与创业人数的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如2014年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在银行开户、资金支持、工商登记、创业公共服务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降低了创业门槛,很多大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业。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大批通过互联网创业而崭露头角的公司,如美团网等各类团购服务网站、滴滴打车等交通服务软件平台等。这些创业者通过“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服务行业运作模式,获得极大成功。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业,“互联网+”模式已经席卷当下众多服务行业及领域,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更快速的服务。

“互联网+”创业应审势而谋

首先,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者应具备跨界思维。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线上与线下实现对接,不同企业之间实现跨境联合,本土化与全球化融为一体。所以,互联网创业者应具备跨界思维,打破不同行业、组织内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整合,发挥出最大效益。

其次,创业者应具备服务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创业者抓住了用户,便等于赢得了市场,所以创业者要想创业成功,必须通过完善的服务赢得用户青睐。创业者应站在用户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之法,而用户需求便是创业商机。在“互联网+”时代创业,很多创业者在早期为获得大量用户,往往采取免费模式,如淘宝、腾讯QQ等都是如此,他们通过赢得大量用户逐渐成就了互联网商业帝国,而一些非免费互联网企业往往很难获得发展。

再次,创业者应具备大数据思维。近年来,各个行业纷纷运用互联网思维寻求新发展,并提出大数据概念,即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进而实现精准化预测。为此,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也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以阿里巴巴为例,它掌握着大量企业运营相关数据和消费者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反映社会经济运行趋势,成为公司发展的决策依据之一。而数据部门也从原来一般部门变为公司运营的盈利部门,成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以,互联网创业者应具备大数据思维,能够对与创业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从而寻得商机。

最后,青年创业者还要具备平台思维。在“互联网+”时代要想创业成功,需要构建各方共赢的生态圈。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创业公司都建立了强大的资源整合平台,为用户、广告商、管理者提供便利。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借助淘宝、京东等平台整合实体卖家,还可利用途牛网、携程网等平台整合旅游资源。创业者还可把公司看成是员工的创业平台,将产品做成智能终端平台,并且针对用户创设精准营销平台。由此可见,在互联网创业中,平台思维应用广泛。

应势而变,为“互联网+”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加强“互联网+”创业机会预测服务。在“互联网+”时代,创业信息十分繁杂,青年人往往缺乏创业经验与商业眼光,因此在创业初期的项目选择上往往存在目标不明、选择迷茫等问题。而且互联网创业往往涉及跨界整合,这也要求创业者具备一定的阅历,但这些是青年创业者所不具备的,影响了创业者的项目选择,也打击了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因此,要想提高创业者利用“互联网+”资源创业成功的几率,政府可以为其提供创业机会的预测服务,帮助其选定创业项目。政府相关部门能够提供当地政治、经济、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整体数据,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可以对未来区域经济的走向作出预测,为创业者提供“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除了宏观预测外,政府还可以对各个领域的大数据进行微观分析,挖掘具体行业的“互联网+”创业机会,为青年创业提供项目咨询服务。如政府就地区制造业新产品开发、供应链优化等数据信息,对地区的零售业需求预测、促销优化、货架管理的数据信息,这些能够为青年创业的项目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提高创业者“互联网+”创业能力。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创业的主力,为此,我国应着重培养大学生“互联网+”的创业素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高校可以设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将“互联网+”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加强通识知识、商业知识、互联网知识、创业知识等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互联网+”创业的完善知识理论体系,为其创业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高校应引进具备“互联网+”创业思维和创业经验的导师队伍,他们自身的创业经验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最后,可以在学校中营造“互联网+”创业氛围。如学校可以设立创业基金、举办“互联网+”创业竞赛活动,为大学生实践“互联网+”创业提供平台,提升青年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能力。

构建“互联网+”创业项目孵化平台。“互联网+”时代创业信息与形势瞬息万变,创业者需要对市场高度敏感并具备前瞻性眼光。高校对创业人才的培育往往会缺乏实践性,为此要想提升创业者利用“互联网+”的创业成功率,高校、政府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采用企业家进校园、企业家讲座、组建创业指导委员会等方式对“互联网+”创业者进行创业实战指导,搭建“互联网+”创业项目孵化平台。具体来说,创业项目孵化平台应起到以下两个作用:一是指导创业者构建“互联网+”商业模式,如阿里巴巴打造的产业链平台、新希望乳业与顺丰跨界打造的“云牧场”模式等;二是对“互联网+”产品的运营进行指导,如京东在销售运营上将售前售后各个环节互联网化,追求对消费者的极致人性化服务,从而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

【参考文献】

①高博宇:《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17期。

责编/温祖俊 刘芋艺 美编/于珊

上一篇:经支气管镜大容量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 下一篇:如何让残疾人就业渠道更通畅